求有历史背景的文物详细信息
司母戊鼎是我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用于皇家祭祀的青铜方鼎。3月1939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户人家的农田里出土。因腹部写有“司母戊”二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又高又重,又名司母戊大方鼎,高133 cm,口长110 cm,口宽79 cm,重832.84 kg。它有一个长方形的腹部,两个直耳(发现时只有一个耳朵,另一个耳朵后来被复制并由另一个耳朵补充),下面有四个圆柱形的鼎。这个鼎是商代的祖庚或祖甲铸造的,作为对他母亲的祭品。
丁文化在中国
鼎是中国古代的炊具。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陶瓷鼎早在7000年前就出现了。其发展的真正高峰出现在商代和西周,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礼器制作,盛行于商周,一直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它被用作“不上下,贵贱”,是表示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帝九鼎,七诸侯,五博士,三元士或一丁”,“铸九鼎,似九州”。还有成语,比如“一字九句,决胜中原”“三足鼎立”。青铜鼎,原为原始社会的陶制鼎,最初是日常食物容器,后来发展成为祭祀天帝、祖先的“神器”,被笼罩上一层神秘、威严的色彩。在古代,丁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古籍记载载有用鼎制度,即皇帝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此外,丁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左传》载:“杰失德,丁移商;商周暴虐,丁迁周”。鼎多为三足圆,但也有四足方鼎。(司母戊鼎是最著名的四足大方鼎)
司母戊鼎简介
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铸造。原器皿1939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造型宏伟,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这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最早是村民私自挖掘的,由于太大太重,难以移动,私掘者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被重新发现。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较厚,轮廓平直,显示出不可撼动的气势。司母戊有耳朵,方肚子,空腿。除了鼎身中央是一个没有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其他地方都有纹饰。在精美的云雷纹上,每个部分的主要装饰图案都有自己的形式。鼎身四面主要以饕餮围绕方形素面装饰,四面结合处以门边装饰,边上为牛头,下为饕餮。鼎耳外侧有两只老虎,嘴对着嘴,头在里面。耳侧饰有鱼纹。四个三脚架脚的装饰图案也很独特,三根弦上各施一张动物脸。据考证,司母戊鼎应该是商王室的重型兵器,其形制、纹饰和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的手柄装饰同样精美。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内含一个人头,后来演变成“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了自然和上帝的威慑力。现在有人推测该男子是主持占卜的处女。他主动把头伸进龙的嘴里,目的是炫耀自己的勇气和魔力,让人臣服于他的各种命令。完全有可能:当时的圣母出现时带着两兽,这样的图案在青铜器和甲骨文中经常可以看到。
此鼎体型巨大,浑厚有力,腹部铸有“司母戊”二字;这是商朝的祖庚或祖甲铸造的,用来祭祀他的母亲。司母鼎的鼎身和鼎脚是整体铸造的,鼎身铸造后再铸造鼎耳。铸造这么高的青铜器,需要的金属材料应该在1000 kg以上,而且要有更大的熔化炉。据测定,蒙脱石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余0.8%。与古代文献记载的铜锡比例基本一致。司母戊鼎充分展示了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司母戊鼎的发现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当地农民吴喜增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里发现的。
自安阳小屯村发现甲骨文以来,当地淳朴的农民逐渐认识到殷墟文物的价值,于是积极参与发掘文物的活动。
1939年3月的一天早上,吴喜增用探针在吴佩文的地里搜寻文物。当探测器钻到地下十几米的深度时,碰到了一个硬物。吴喜增把探头拿起来看了看。他发现坚硬的探针有一个卷着的刀刃,上面有绿色的铜锈,他意识到自己找到了一个宝藏。按照当地的规定,探宝是没有边界的,但是当宝藏被发现后,宝藏所在地方的主人会得到一半的售价。吴希曾和吴同意后,当晚就破土挖宝。挖掘是秘密进行的。午夜时分,挖了大约10米深,找到了宝藏。首先,器皿的底部被挖开,然后整个器皿显露出来。当时大方鼎口朝东北,柱脚朝西南,大如土中马槽,但只有一个鼎耳,另一个鼎耳不见了。人们在土里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估计是在埋到地下之前就坏掉丢了。
第二天晚上,吴喜增组织了四十多人把它抬了起来。他们在洞口支起一个架子,用两根五厘米左右粗的麻绳,一根绑在鼎耳上,一根绑在柱脚上。有些人用力拉它。有人在洞下撬起一端,用土填满底部,然后撬开另一端,用土填满,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往上提。走到六七米的时候,此时,天就亮了,洞口就被堵住了,防止别人发现。第三天晚上,特大号的方鼎终于被拔了出来。
某人[某事物]前进的方向
方鼎的发掘一直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消息还是泄露出去了。不久,安阳机场的日本守备队长来“拜访”,随后北平的古董商小也来暗访,提出以二十万银元买下,但要求乡亲们把鼎砸成四块或十块,以便分批装箱运走。在二十万银元的诱惑下,村民们真的开始肢解方鼎。首先他们用钢锯锯,但是因为方鼎硬度高,没有动,就用锤子砸。最后,他们砸碎了鼎耳,导致方鼎严重受损。后来村民们觉得毁了方鼎很可惜,又怕小不要了,残缺的方鼎就很难卖了,于是村民们就不再肢解,把方鼎埋了。
后来这个消息传到了日伪宪兵队的耳朵里,他们多次前来搜捕。为了防止财宝被日本人抢走,村民们采取了迷惑敌人的方法,将方鼎移到远处掩埋,而其他出土文物则埋在方鼎原来埋的地方。日本宪兵找到了埋葬地,抢走了文物,但方鼎得以保存。(破了的丁耳朵也是因为岁月的原因掉了)。1946六月再次发掘,原作先存县衙。同年10月底,为庆祝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大寿,驻军用专车将其运到南京作为生日礼物,蒋指示交由中央博物馆筹备处保存。
1948年夏,该鼎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江亲自参观了它,并在它前面拍了照。但国民政府因其重量,并未将其运往台湾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鼎保存在南京博物馆,并于65438年至0959年移交给中国历史博物馆。方鼎丢失的鼎耳一直没有找到,专家通过模仿鼎上的另一个鼎耳补上,完整无缺。
相依事件
2000年,南京博物院技术部申请“泥范铸造制作司母戊鼎工艺研究”课题,2006年7月,仿古代泥范铸造工艺初步铸造出了原司母戊鼎。
2005年9月下旬,为准备殷墟申请联合国“世界遗产”评估,中国历史博物馆将藏于北京近4个月的鼎真迹运到安阳殷墟博物馆。2006年7月13日,殷墟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保护原鼎藏品免遭日军劫掠的42位村民之一的吴佩文被增补为安阳人。
国家象征
仪式和乐器
人们提到丁,首先想到的是政权和国家。丁灿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
在商周时期达到顶峰,一直持续到汉代。在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它被用作“不上下,贵贱”,是表示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帝为九鼎,诸侯为七鼎,大夫为五鼎,士为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似九州”。)(又有成语“言而有信,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相当于一个锅
常见的鼎形有圆腹、双耳、三足、盆碗,还有少量的斗形四足方鼎。一般都比较重。
当人们尊重三脚架的价值时,他们往往忘记了它最初的目的。其实是一种炊具,多用于祭祀或仪式时烹煮鱼、猪、牛、羊肉,相当于现在的锅。
向母亲献祭
司母戊鼎因其腹部内壁刻有“司母戊”字样而得名,是商王祭祀其母(吴明)的纪念物。
传奇经历
司母鼎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鼎,它有着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此鼎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昱瑶家的农田中出土。因为鼎太重太大,很难移动,所以人们想把它锯下来,然后抬出去,但是只锯了一只脚,它就一直锯,于是他们就悄悄地把它埋了。后来消息泄露出去,日本人搜寻未果,于是出70万元买假币,当地人又巧妙地送了一个鼎,算是留下了。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再次发掘,但已丢失一只耳朵(后补),先存安阳县政府。同年10月底,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60大寿,当地驻军将鼎作为生日礼物,用专车运至南京。蒋介石指示交由中央博物馆筹备处保存,于1948年夏第一次值得。蒋介石亲自去参观,还在它前面拍了照,可见它的高度重视。后来国民党政府想把这个鼎运到台湾省,但是太难了,放弃了这个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鼎保存于南京博物院,于1959移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在它成了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