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就这样筑起了乡村振兴的梦想。
农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建设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国计民生的根本。5月8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对2023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指出,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应,继续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农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推动打造齐鲁乡村振兴样板取得新成效,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牢牢把握农业大省责任打造黄河沿岸“齐鲁粮仓”
确保粮食安全,保住中国的饭碗。在稳住65438+亿山东人饭碗的同时,山东继续肩负起农业大省的责任,为中国的“粮碗”增添了1/12“山东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731亿斤。其中,山东全年粮食总产量110876亿斤,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今年,山东积极建设沿黄“齐鲁粮仓”,确保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亿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目前山东春播正处于高峰期。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最新农情调度,山东省春播总面积已完成1565438+万亩,占计划的49%。同时,601.2万亩小麦进入开花灌浆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在中国超级产粮县齐河,采取了统一配方药物、统一集中配药、统一飞防技术标准、统一平台监管、统一气象服务、统一农药包装无害化处理等八项统一措施,提高各类病虫害防治效果。齐河县政府党组成员、农业农村局局长邵说:“为夺取夏粮丰收,我们整合资金14万元,覆盖全县165438+万亩小麦。全县植保无人机数量达到430多架,日作业量30万亩。”
据卫星遥感监测,目前全省农田、麦田墒情适宜。在中国花生之乡莒南,40万亩花生大面积撒播,6万多台新型大功率拖拉机在当地投入使用,实现了花生播种全程机械化。莒南县金盛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钦通说:“一天能种40多亩,比传统机械效率高4到5倍,成本降低20%。”
“智”与“质”打造农业现代化的“硬核心力量”
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和措施。山东将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全链条升级产业集群,全方位塑造山东特色,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邹城是中国十大食用菌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过去,由于生产方式粗放,品种单一,这里的食用菌产业一度“低迷”。近年来,山东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四级体系”建设,建立了“园区+高校+高新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创新联合体。2015年以来,邹城食用菌产业园先后引进泰山领军人才20余人,搭建省级创新平台31个,培育黑木耳、羊肚菌等珍稀优良菌种26个,在全国率先实现液体菌种产业化、规模化。
传统产业在不断升级,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步伐也在加快。在乐陵调味品科技产业园,辣椒、大蒜等原料通过流水线转化成各种调味品,附加值至少提高了20%。今天,所有这些原材料都在当地生产。在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下,辣椒、洋葱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三年间扩大了近5倍。
从“智慧”种田到“智慧”种田,智慧农业才能振兴乡村。
南美白对虾智能养殖项目,位于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利津县刁口乡,占地2000多亩,总投资654.38+0.2亿元。布局了标准化养殖区、储水及尾水处理区、生产配套服务区,为虾构建了一个“智能池”,为其配备了一个“智能大脑”。
恒温的室内虾池,一尾虾在水中“撒欢”;虾池内安装的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可实现环境参数采集、自动数据分析和自动控制功能,创造最佳的养殖环境。实时监控数据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直接推送到管理端口,实现虾池养殖的远程智能监控和管理。
“以前养殖业靠天吃饭,现在我们用数字化的方法生产。”胡兆明说,水产品患病后很难被及时发现和治疗,远程水生态监测系统如果监测值超过常规值就会预警,甚至“小白”也能把养殖池塘管理得井井有条。溶解氧是对虾养殖的关键因素。通渭渔场虾池安装氧气监测传感器和微孔曝气设施后,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和控制氧气浓度。同时,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先进循环水设备,实现各养殖单元90%的水循环利用,以“物理沉淀-化学沉淀-生物处理”的方式净化养殖尾水,将各养殖单元10%的水用于养殖原水交换,使养殖过程更加环保。
不仅在水产养殖领域,在蔬菜种植领域,5G赋能也被广泛应用。“通过这些智能设备的精确控制,你可以知道蔬菜是否需要补充水分或施肥。通过云端监测菜棚内的温度变化,浇多少菜在手机上一目了然,省事省力。”利津县智联农业创新温室经理张海军提到智慧农业的便利,由衷感叹。
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传统农业充满了活力。利津县结合数字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大数据、互联网、5G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探索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农业管理的高效化,走出一条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推动农业生产主体由“惠”耕向“惠”耕转变,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齐头并进”,加快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农民增收。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是农村产业繁荣的典范。目前,山东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工业园区的联合创建。截至去年底,全省已获批创建国家级工业园区13个、省级工业园区100个,带动农民就业达33万人,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2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4.3%以上。
向往诗和远方!打造齐鲁特色、宜居、宜商的美丽乡村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协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宜居美丽乡村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山东牢牢把握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的方法,坚持全域全要素推进乡村振兴,创造了乡村振兴的齐鲁模式。在实施路径上,重点推进“一村两区一面四线”建设:“一村”,即梅河村,今年要建成2000个省级和梅河村;今年省级“两区”将超过30个,即齐鲁乡村振兴示范区和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一面”,即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提升等。全省各地;“四线”即沿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四条文化体验走廊,打造乡村振兴展示带。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山东文化旅游市场强劲复苏。乡村旅游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享受自然美景,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古村落的历史和人文...
位于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竹泉村,沂蒙山区腹地,竹林多,泉水流淌...据了解,五一假期前四天,竹泉村接待游客近110万人次,同比增长600.72%。竹泉村之所以叫竹泉村,是因为村里有一口清泉,旁边有许多竹子。它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闲谷艺术粮仓位于山东省泗水县城南济河街道夹山头村后。原址是上世纪60年代为战争准备的老粮库,青石瓦,四方形庭院。这里曾经荒芜,充满沧桑。它曾经肩负着战略粮食储备的历史重任,见证了新中国一段特殊的历史,是一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印记。
艺术是食物,感情是仓库。平等休闲谷艺术粮仓基于地方特色、人文地理等优势,通过“研究+文创+艺术+教育+农业+旅游”的运营模式,让偏僻的村落变成了很多人打卡的“诗”和“远方”。
为延续乡村文脉,济宁大力推进村镇历史文化保护展示体系建设,保存和传承乡村历史文脉,形成了上九三、葫芦套、王家口、上磨石岭等一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
树木成荫,溪水潺潺。在美丽的山林中间,有一家民宿星罗棋布。泰山脚下的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区,水泥路平整整齐,乡村游如火如荼。眼前的一切,很难和贫困的乡村联系起来。
俯瞰九女峰
九女峰地区位于泰山西麓,包括19个行政村,13000人。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闭塞,截至2016,仍有3个省级贫困村,1个市级贫困村。
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与山东吕雯集团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三产融合为核心,以产、学、养、游四大核心产业为重点,在泰安九女峰打造了集乡村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高效农业为一体的国家级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曾经贫瘠的土地上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山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增加动能,整体推进农村“五个振兴”。一幅齐鲁乡村振兴模式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