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国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华侨及其事迹

美籍华人杨振宁1957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李政道1957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丁肇中1976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朱棣文1997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崔琦1998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李远哲1986诺贝尔化学奖。

美籍华人高行健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

自1901年诺贝尔奖颁发以来,* *已有6位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分别是、、、、、朱、。

从65438年到0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过程成为可能,为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做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朱因“发明激光冷却和囚禁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德国的霍斯特·施特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研究中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简介。

杨振宁,安徽合肥人,民国11年8月22日出生。

1928年就读于厦门小学,1933年就读于北平崇德中学,1938年转入昆明昆湾中学,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院,1945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任教后赴美,1948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秋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获诺贝尔奖195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65年,他受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托尔的邀请,成立了石溪研究部。1966年,他离开普林斯顿,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物理研究所担任教授。1938年,杨考入当时由清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后改为物理系。

1957年,他与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贡献受到高度赞扬,被认为是物理学的里程碑之一。虽然已经入了美国籍,但也是“美籍华人”,中国人都以新闻为荣。杨也为自己受到中国文化的陶冶而自豪。那年他们接受诺贝尔奖的时候,他代表他们发表了一个演讲。在最后一段,他说:“我深深意识到一个事实,从广义上说,我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和谐的产物,也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想说我为我的中国传统感到骄傲。同样,我致力于现代化。

1957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简介。

1945年春天,突然一个胖乎乎的少年来找我。拿了一封介绍信。信是梁大鹏师兄写的,他是我1931年刚到密歇根大学时认识的。梁不学物理。他已经十多年没有我的消息了。不知道怎么想到我。他介绍给我的那个孩子叫李政道。他原本在宜山浙大,读高一。日军逼近宜山,他就往重庆跑。他姑姑认识梁,梁把李来坤介绍给我。那时候是学年中期,我不能不通过考试就转学。我在大会上和教二年级物理和数学的几位先生商量,让李在课堂上参加考试。如果他通过了考试,他可以在暑假正式转到二年级时免上二年级的课程。其实这对我来说只是一种合理的方式,并没有得到学校的官方认可和批准。

李有充足的空余时间来应付这门课程。他每天都来我这里,让我多给他一些阅读材料和练习。他渴望学习,这真的很奇怪。有时候我风湿疼,他给我揉背。他帮我做家务。不管我给他什么难的书,什么题目,他都很快看完,还要更多。从他做题的步骤中,我很容易发现他的思维敏捷,与众不同。说实话,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因为自己的问题生病了——管氏(吴医生的妻子——编者);日常购物、做饭、做菜;物价一天比一天涨,我实在没有心情给他准备很多参考书和题目。好在他天赋高,不需要我解释。

1945年,曾昭伦先生突然来找我,说军政部部长陈子修先生和第二部长俞大猷先生想和华谈一谈为军政部筹划一些科学工作的事。我和曾虽然做了十几年同事,做了六七年中国,但友谊并不深。陈郁先生从未见过面。我学的物理和实用性无关。不过你想想,说说也无妨。于是,他随华赴渝,先后会见了俞、先生。

陈裕基先生想知道如何规划帮助国防科研工作机构。我想了几天,我提了个建议,认为我们国家缺人才。任何计划都要从根子上入手,即(1)成立研究机构,培养基础工作人才,(2)初步派出物理、数学、化学人员出去学习,观察各部门近年来的科学进步,提出一个具体建议,计划建立一个研究机构,立即派出优秀的年轻人。

经过考虑,二先生认为我要写的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就是让我和华负责数学系和物理系。我们也建议化学系由曾昭伦负责。

回到昆明后,我把这一切都告诉了世人。当谈到选择两个年轻人学习物理时,关实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政道。当时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和助教中,没有像李那样勤奋的人才(已考入清华赴美留学;黄坤通过中英庚留学英国)。

李政道说,尽管他在吴大猷手下只呆了一年零两个月,但那是他一生中受益最大的时期。他说我从武师身上学到的不仅包括人格的培养,还有对知识的“忠诚”。然而,李政道并没有过多谈论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因为他觉得我和吴诗的关系很久了,而且不是一句话就能说完的,不然也没关系。他承认吴大猷是对他影响最深的老师。

1976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简介。

1936 10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国。

65438-0956,去密歇根大学物理数学系学习。

1960硕士。

1962获得博士学位,在瑞士CERN工作一年。

从65438到0964,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76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7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简介。

英国皇家科学瑞典学院1997 10 10月15日宣布,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朱棣文(Steven Chu)、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菲利普(Philip)和法国学者基翁·塔诺吉(Keon Tanoji),以表彰他们发明了通过激光冷却在低温下捕获原子的方法。这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也是四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

1998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简介。

1998年10月13日,英国皇家瑞典学院宣布,将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物理研究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崔琦是培正中学的毕业生。

据瑞典皇家瑞典学院13日发布的新闻公报,斯托默教授和崔琦教授于1982年在强磁场和超低温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电子。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流体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一年后,劳克林教授解释了他们的实验结果。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们相继有了一些重大发现。公报强调,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领域的重大突破,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的新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崔琦和斯托尔默在强磁场和超低温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电子。他们把砷化镓和氯化砷化镓两种半导体晶片压在一起,使大量电子聚集在两个晶片的交界处。他们将这种芯片组合置于只有绝对零度十分之一(约零下273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施加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一百万倍的超强磁场。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流体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例如电阻的消失和一小部分电子电荷的奇怪现象。一年后,劳克林教授解释了他们的实验结果。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们相继有了一些重大发现。

电子量子流体现象的发现是量子物理领域的重大突破,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的新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4月,崔琦获得了美国著名的富兰克林奖。

崔琦在互联网上自己的网站上说,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研究将被用于开发更强大的计算机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崔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1939年出生于中国河南。50年代赴香港求学,1957年毕业于培正中学,后赴美深造。1967年,他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然后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自1982年以来,他一直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目前从事电子材料基础性质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

在美国,新华社引用中国崔琦教授的学生李继群的话说,崔琦很随和,但他对学生很严格。他头脑敏锐,在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13日早上,崔琦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大家祝贺他的时候,他像往常一样笑笑,只是说了句“谢谢”就躲了起来。据报道,崔琦非常关心祖国,经常与中国学生谈论祖国的发展。

1986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简介。

李远哲于10月29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1936 165438,就读于新竹小学和新竹中学。1959台湾省立大学化学专业毕业,1961台湾省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硕士。

65438-0962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学习。1965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跟随布鲁斯马恒教授做博士后研究。从1967转入哈佛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1968年被芝加哥大学聘为化学系助理教授,1971年副教授,1973年教授。1974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担任教授,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担任高级主任研究员。1979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被聘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力学、分子束和光化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分子束方法是一项新技术,在1960中试验成功。起初,交叉分子束方法只适用于碱金属的反应。后来,在1967中,李远哲与D.R. Herchbach教授合作,将其发展成为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强大工具。十多年后,李远哲不断改进这项技术,以研究更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设计的“分子束对撞机”和“离子束对撞机”已经能够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各个阶段,使人们能够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各个阶段,使人们能够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进程提供了新的前景。

李远哲从65438到0986年先后获得美国化学会的哈里森·豪奖、彼得·约瑟夫·威廉·德拜物理化学奖、梅元斗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会的法拉第奖和诺贝尔化学奖。此外,李远哲还被各国学术组织和大学授予荣誉博士、荣誉教授、荣誉讲座教授、杰出校友等数十个荣誉称号。

李远哲教授尽管科研和教学工作繁重,但仍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参加国际学术团体、美国联邦政府、加州州政府和加州大学的各种咨询工作。李远哲一直关心家乡和祖国的科学教育发展。在过去的十年里,他每年都要多次回国,穿梭于海峡两岸,主持学术讲座,参加学术会议,尤其是为中研院原子分子研究所的筹建注入了大量的心血。1994年1月,李远哲回国接受中央研究院院长重任,同时决定解除美国国籍,致力于推动国内科研的发展,体现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1946年,亚利桑那州的王永福成为第一位被选入美国州议会的华裔州议员。

当夏威夷于1959年正式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时,Hiram Fong被选为美国国会参议员。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参议员。

20世纪70年代后,美籍华裔女性余江月桂出任加州国务卿,是当时美国大陆最高级别的华裔民选官员。

20世纪80年代,华裔吴彦祖(Shien Biau Woo)当选特拉华州副州长,陈李琬若当选加州蒙特利公园市副市长。吴家玮成为旧金山州立大学的第一位中国校长,田长霖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第一位中国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