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的风俗有哪些?
五舱舞是在古代天神巡祀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古典民间舞蹈。据考,始于西周,高淳丁口保留了这种活动形式。
五舱舞是由五个人戴着面具,穿着舱神的长袍,装扮成五个舱神,夹杂着土地神、城隍神、和尚、道士和士兵。
武苍神手持刀、剑、鞭、锤、叉等器械,出巡亮相,依次拜四方、排方阵、踏碎步、跑步通过、伸臂伸腿、前倾后仰、绕圈跑。
黑脸居中,绿红黄白神重聚。
舞蹈动作粗犷狂野,配以大锣、大鼓、大喇叭,气氛异常热烈。
这种活动几年才举办一次。丁布村地处偏僻,很少与外来艺术交流。至今还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格。
高淳的五支舞蹈入选《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录。
大马灯
大灯笼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至今仍在高淳的东坝、谷城等地流传。
有“江南一绝”的美誉。
大花灯在造型上比一般花灯的道具马高,是两个人表演的马。
前面一个人穿道具当马头,后面一个人弯腰抓住前面人的皮带,穿道具当马的身体,两个人互相牵制,表演难度更大。
在实践阶段,要求严格。打扮成马首先要熟悉一匹真马的气质、动态、静态面貌。二是苦练。
马在走路的时候,弹马头的走左边一步,弹马身的必须跟着右边一步。
只有两人的四条腿互相交叉,循序渐进,密切配合,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把假马演得逼真。
大水湖
打水浒不是水浒中攻打梁山的戏码,而是水浒人物武功的表演。
是武术大师们将武术融入杂技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武术风格和套路。
它集刚柔并济、粗犷与典雅于一身,既能强身健体、陶冶武德精神,又具有观赏和娱乐价值。
早些年,它遍布整个地区,尤其是胡丹和圩田地区的砖墙。
在锣鼓声的指挥下,滚、打、腾、跳,在梁山好汉中颇有英雄气概。
高淳武术历史悠久,在宋代相当有名。
明清时期形成了“高淳世家”和“高淳正宗”两大流派。
[50]
大水湖
龙路梯龙
高淳区的舞龙种类繁多,其中惜春镇的杨家举龙规模宏大,享有“龙中之冠”的美誉。
路畅已经有将近800年的历史了。青年路畅是北宋靖康年间南迁的移民。他与杨家将有缘,有忧国忧民的英雄气概。
杨家宗祖为孝敬祖先,提出推龙,于是设龙灯节筹款筹粮,能工巧匠杨义泰设红、黄、绿、白、黑五龙。
兴隆应该在龙年举行。
由于麋鹿的成本,清朝咸丰年间,长芦驮龙减少了青龙黑龙,保留了红白黄龙。
黄龙表示丰收,白龙表示风调雨顺,红龙表示阳光明媚。
传统舞龙从不离开长芦苇之地,只串起村庄,不进家门。
流浪的家
游子山是高淳的象征。
相传孔子周游世界时,曾登上此山,故名。
春秋末年,各国诸侯都不把周当回事,你争我斗,天下大乱。
有一个圣人坐不住了。他就是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于是,他辞去了鲁司法行政长官兼代丞相的职务,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一整套恢复周朝礼制的政治主张。
孔子此行的结果,后人将梁山改名为游子山,寓意游子想家。
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把乡土意识很强的高淳人形容为“见不得山就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