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介绍一下贺兰山岩画的历史和意义吗?
贺兰山气势磅礴,是西北地理、气候、生态的重要分界线,也是历史上军事、政治、文化博弈交融的地方。从古代到汉代一直到西夏时期,先民们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插画——岩画,创造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蔚为壮观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和大麦地的岩画也以其丰富的数量、密集的聚集和精彩的内容展示了中华文明庞大根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近日,北方民族大学(原西北第二民族大学)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物联”,相互支持,推出了又一大型岩画项目,即新出版的贺兰山岩画。
从数量上看,贺兰山岩画大大超过了学术界“300多组”的预估,达到400至500组;在质量上,首次揭示了对文化历史极其重要的新材料,例如许多灭绝的动物种群,首次发现的穗状和羽状植物,比以往任何出版物都多很多倍的人脸,以及在北方首次看到的红色彩绘岩画的空心手印,等等。
薛正昌在《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二期上指出,一般来说,岩画的内容是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后人研究当时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活化石。贺兰山岩画,以古人特有的艺术手法,以简单、凝练、粗犷的笔法和画风,通过岩画的纯天然表现,从经济生活、社会活动、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记录和展示了人类早期的历史活动。当我们回望古代先民在贺兰山历史文化长廊上留下的岩画时,这些史诗般的历史记载,反映了先民的生存轨迹和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人类学、艺术史、美术史、民族史、宗教史等等。它们和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一样,也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源头。贺兰山地区人类童年的生活场景早已被时光的隧道湮没,但留在岩石上的画卷却成为文字产生前宁夏人类活动的永久信息和重要石刻文献。也是古代人类与今天人类交流的历史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