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有多少本书?

目前按照教育局的规定,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没有明确的概念。中国药科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多学科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先后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建设高水平大学国家研究生计划、国家新型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中美药学院校联盟牵头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创建于1936,前身为国家药学院(本科四年制),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院校。1937迁回汉口,1938迁回重庆,1946迁回南京。1950更名为华东药学院。1952齐鲁大学药学系与东吴大学药学系合并为校,华东药学院成立。1953中南卫生学院药学专业并入学校。1956更名为南京药学院。1986与正在筹建的南京中医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2000年,学校从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转到教育部管理。2001江苏药校并入学校。

中国药科大学的历史沿革。9月,1936,国家药学院(四年制)成立;抗战时期,学校迁到汉口,又迁回重庆。华东药学院6月更名华东药学院1950。华东药学院1952 11。10月,齐鲁大学药学系与东吴大学药学系合并,成立华东药学院。1953,武汉中南卫生学院并入药学专业班。65438到0955,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6月更名为南京药学院1956。中国药科大学(1982)获首届硕士、博士学位。1986 10,与南京中医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项目”。2000年2月,直属教育部。2001,江苏药校合并。2011进入“工程优势学科985创新平台”项目。2015南京鼓楼医院成为中国药科大学临床学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加入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第一医院正式揭牌。2065438+200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的办学条件。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13个系,本科专业25个,专科(高职)专业5个。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化学、中药学、生物制药被评为国家级专业建设点;药学、中药、生物制药、药物制剂、药事管理被评为“十三五”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药学、中药学、生物工程、工商管理、制药工程被评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药学、药物制剂、中药、中药资源与开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临床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药事管理、英语等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25个专业中,有19个专业获得省级以上专业建设项目或荣誉。

中国药科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65438+2008年6月,药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学科博士点24个。两个学科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硕士点。设有药学和中药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可接收23个专业的博士后人员。目前有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工学硕士(制药工程领域)、应用统计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药学一级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药物化学、药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等六个二级学科。中药一级学科是江苏省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其中中药化学两个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药学、中药、药物生物技术、生物制药获“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批准。化学与工商管理学科是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

中国药科大学教学部。

截至2065438+2008年6月,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众多知名药学专家。在职教职工1653人,其中专任教师978人(学科教师901人,辅导员7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70,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8;博士生导师185人,硕士生导师210人。目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德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人选34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中国药科大学教学建设。

截止到2065438+2008年6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被众多药学院校学习和借鉴。获得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0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资源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开放课程2门),中国大学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络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江苏省精品课程/网络开放课程38门;编写了两种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三个规划期,共入选41种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中国药科大学对外交流。

截止2065438+2008年6月,学校是教育部指定最早接收药学专业留学生、进修生、高级访问学者的基地,也是接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的定点院校之一。先后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7所学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协议,与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瑞士、瑞典、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省立大学等一批高校建立了学术联系。为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博士、硕士、本科生和进修生。

中国药科大学学术研究。

截至2018年6月,我校已建立“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和功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与临床前创新药物研发各节点相关的18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和工程技术中心,实现了化学药物、中药和生物药物三大领域科研平台全覆盖。成立了药物科学研究所,从整体上推动学校新药的研发,为各种新药的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

中国药科大学科研成果。

到2065438+2008年6月,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通过的项目数和基金数均为全国第一。“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新药证书2项、新药临床批件13项、授权发明专利570项;发表SCI论文4000余篇。

中国药科大学学术资源。

截至2013年底,学校图书馆总藏书约125万册,现有中文电子期刊10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近4000种,形成了以药学、化学书刊为主体,相关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学科馆藏体系。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CACD、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国际药学、美国剑桥科学、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英国公共卫生研究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荷兰Elsevier SCOPUS数据库。《中国天然药物杂志》: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药学教育:全文期刊被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药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精选)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大型检索数据库收录。药学进展,中国药学年鉴。

中国药科大学校训。

叶静集群原本是国立药学院的校训。中国药科大学将校训改为“严谨求实、团结创新”。后来在2006年70周年之际,为了树立品牌形象,恢复了成立初期的座右铭。技术工人,兢兢业业,以药学为终身事业,勤勤恳恳,一以贯之,以达到拯救世界,拯救群体的最终目的。

中国药科大学校徽。

中国药科大学校徽主体由三个苯环和一个人组成。苯环意为制药法,其核心是人,意为以人为本的制药和教学精神。人形图案也像字母Y,与“药”字的拼音首字母相同,代表“药科”和药科大学的特色。

中国药科大学著名校友。

叶菊泉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专家,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许院士,中药材显微鉴定创始人。袁院士是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沈家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代制药工业生产和发展的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周军。胡志碧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生物技术的开创者谢景喜是著名的药物化学家。谢宗万是著名的药理学家和草药医生。类固醇药物研发领域的先驱之一。中国第一位执业药师刘。安登奎药物分析的主要倡导者。

中国药科大学评价。

中国药科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专科大学211。学校女生多,优秀学科多,优秀教授讲师多。缺点是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高。学校硬件设施完善,专业实验室设备齐全,图书馆新建,非常美观实用。学校女生多,男女比例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