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名词解释

《文心雕龙》是我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撰写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谨、论述详尽的文学理论专著。该书成书于501 ~ 502年(南齐二年,中兴元帝)。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体系严密、“大体贴周”(《章学诚诗论文史》)的文学理论专著。刘勰《文心雕龙》的名称出自黄的《秦》。他对序言的解释是:“一个有文学头脑的人带着写作的意图说话。以前(袁环)写,王孙聪明漂亮,用得好。”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为上、下两部分,各25篇)。它以孔子的美学思想为基础,吸收了道家思想。认为道家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学者学习的典范,“儒家经典”是文章的典范。一个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天赋、精神、学识、学习。《文心雕龙》还系统地论述了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并在探索和研究文学创作观念的过程中,强调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的基本特征,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和特征有了更自觉的认识,开创了用形象研究文学思维的先河。本文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美学成就,并对语言和文学的审美本质以及创作和欣赏的审美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探索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