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看懂了春秋七十国,也看懂了春秋一半?

春秋时期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友好的时期。时间久远,文字晦涩,史书记载简单;局势复杂,国与国、诸侯与周王之间公子公孙无数。所以很多历史爱好者都远离春秋。

但是,春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精彩的时期。

刚刚从周礼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知识分子群体,被开放的时代和互不统一的政权赋予了无穷的生命力。他们用文字和时间思考文明和科学的奥秘,催促时代的发展。

他们最终汇聚成百家争鸣,争奇斗艳。他们在让中华文明的天空繁星璀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春秋时代的洪流。

但在争夺他国霸权的战争中,贵族气质和兵士血战同时相遇,最终影响了时代的走向,开启了战国的血战时代,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

可以说,中华文明的系统形成不是在夏商周,也不是在秦汉,而是在春秋时期。

所以,寻找中华文明的源头,了解中国的文化走向,理清历史的规律,春秋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时代。古代名将关羽、杜宇等都爱不释手,可见春秋之重。

然而500年后,如何梳理脉络?首先,把那些春秋时期的国家整理出来,就整理了一半。

所以,米子先带你梳理一下春秋时期的国家,开始了解春秋的第一步。

一.公元前的联合国

如果把春秋时期比作中国的一个联合国,这将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在卑诗省的这个联合国地区,有几个国家:

第一个只有一个国家,周。因为周王是所有诸侯国名义上的宗主国,也就是联合国的创建者,但实际上对诸侯国的控制力相对较弱。可以直接控制的地区,也不过是周朝洛邑周边的土地。而且春秋五百年由于内外因素,土地不断减少,周王室的权威逐渐丧失,直到战国时期。

二是中原诸侯国。虽然诸侯的权力越来越大,但他们并不是完全的主权国家。除了在礼法上受制于周王,他们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霸主。霸主之所以能存在,除了综合国力相对强大之外,更重要的是诸侯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带领大家一起对付周围的蛮族国家。中原诸侯众多,众所周知的晋、秦、齐、鲁、宋都属于这一类。

三是中原诸侯国之敌,蛮族戎狄国。他们是诸侯国能够保持相对统一,没有像战国时期那样大打出手的主要外部威胁。野蛮人不是铁板一块。他们被分成许多小部落和国家。因为文明发展水平没有中原那么高,史书上有简要记载。他们还会互相争斗,甚至联合中原各国进攻其他蛮族国家。著名的楚国(从夷到夏)、夷曲、西戎、孤竹等。都属于这一类。

既然如此,要厘清这个联合国,主要还是要厘清第二、第三国家的构成和作用。

二、中原诸侯国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有周的豪杰,有周昭安的地方实力派首领,也有圣贤圣贤的后代。它们的组成和来源非常复杂。米子曾经在《解读西周封建制度》一文中做了详细的分解,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只是终点有很大的不同而已。纵观春秋时期的综合实力,米子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一流,霸王和准霸王诸侯,晋,楚,齐,秦。

这是春秋时期的头国。几个国家往往是霸权或有资格称霸的大国。他们凭借自身的国力,通过战争和外交影响春秋时代历史的发展,掌握着时代的主动权。

其中,晋国和楚国长期占据霸主宝座,各自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诸侯国。楚谨经常凭借自身的实力向其他诸侯国施加压力,在外交上胁迫其他诸侯国参加其战争或服从其意志,同时也向较小的诸侯国收取一定数量的朝贡。它在春秋时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宗主国。晋文公之后,晋国长期占据霸主地位,直到后来国内清族势力占据较大地位;春秋之初楚国挑战中原,直到楚庄王时期才称雄,之后一直与晋国角力。

所谓?一部春秋史,还有楚谨的半壁江山?他们在春秋时期的地位可见一斑。在楚谨称霸的整个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晋国占了上风,但楚国经常主动挑战。

齐国和秦国,强大的时候可以冲锋陷阵,独霸霸主宝座,与楚谨抗衡;弱小的时候可以独善其身,以独立大国的身份参与国际外交和军事行动。齐桓公称霸,之后虽有所衰落,在有过短暂的中原霸主地位,但大部分时间只是保持着不从不从的大国地位。秦国真正成为诸侯国是在春秋初期,但得益于地缘优势的迅速发展,在穆公时期短暂称霸,并得到周王的认可,但大部分时间只是着眼于一个西方大国的地位,对中原霸权的参与并没有其他三国那么大。

四国的定位是东齐、北晋、南楚、西秦,地处中原四个方向,具有中原角力的天然地理优势。

二流,中原地方势力,这类诸侯国数量比较多,以卫国、鲁、郑、宋、陈、蔡为代表。

这些诸侯国的国力虽然不足以称霸,但其国力在强大时可以抵御四大国的进攻,摆脱臣服的地位,在弱小时又能确保地区大国的地位,这是霸权诸侯的主要目标。他们服从了,霸权在他们手里。

其中,郑和宋是争夺过霸权的国家。郑在庄公时是春秋三霸之一,一时风光无限。宋国在项时,曾在齐桓公死后争夺霸权,最后因国力不济被楚国打败。因此,一些历史学家也将郑庄公和宋襄公列为霸主,属于第二类强国。

鲁曾经与东方大国齐国角力,失败后与齐国成为友好邻邦,这是春秋时期的礼仪责任。卫国因接近蛮夷而屡遭攻击,但并未参与争霸,但对中原事务的参与度颇高。地处楚国北部的陈、蔡,多次阻挡楚国北进的步伐,确保了楚国的独立。大部分时候都是楚国的半诸侯国,但对中原事务的参与度很高,所以勉强排在二流国家之列。

第三流是夏蛮国,代表国(楚)有吴国、越国、中山国。

这种诸侯国的特点是,与周朝的中原体系若即若离,但后来又并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员,甚至在中原霸权上获得了一定的优势。

严格来说,楚国也是一个蛮夷入夏的诸侯国,因为春秋初期,楚国一直反叛周朝(参考米子《楚国思想》一文),但由于几代人的积累,其实力可与中原大国齐秦相提并论,属于这类国家中最成功的诸侯国,所以被列为一等诸侯国。

吴月本脱离中原体系,但在楚谨的支持下,迅速向中原文化靠拢,迅速崛起。春秋末战国初,一度成为中原霸主,光芒盖过中原诸侯。但他们毕竟国力不够强大,繁华也盛,灭亡也快。在维持了一代霸主之后,国家迅速衰落,甚至灭亡,没能参加战国七雄的角逐。

孙中山是另一种国家。孙中山地处晋、燕之间,曾灭,是中原诸侯之敌。差点被晋国灭了,但是春秋末期晋国内部纷争,中山又复兴了。只是到了战国时期,魏、赵两次灭国,才彻底宣告灭亡。

这种诸侯国和中原是友是敌。他们起初并不属于中原文化序列,却是促进中原国家统一的威胁和敌人。但他们一旦强大起来,就主动学习,融入中原文化,就像中原一样。楚国作为中原霸主角力已久,吴越一度称霸黄池与徐州之会,战国初期中山与中原诸侯?王祥?等待时间显示了他们对中原的影响力。

第四流,小国,大诸侯国的诸侯国,以此类推,这类国家的数量更是数不胜数,代表的国家有曹国、谭国、郭旭等,鲁国的诸侯国有牟国、朱国、郭飞等,金国的诸侯国有郭毅、霍国等。

这类国家是除上述之外的周王室封建国家,数量非常多。春秋初年,这个数字可能超过100,但对于春秋时事来说,属于凑数的国家。他们或成为一场战争中的导火索,或在一次外交事件中充当炮灰,或成为霸主装点门面的联盟参与国。他们总是活跃在春秋时期的舞台上,但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舞台上的主角。到了春秋末期,大部分已经随时代消失了。

当然,除了中原的诸侯和逃出蛮夷进入夏季的各国,还有很多国家活跃在春秋时期的舞台上。它们统称为。蛮族荣帝?。

第三,蛮族国家

蛮族戎狄的名字出自周。周朝建立后,他生活和影响的地区被标榜为中原,周边部落被称为蛮夷和戎狄。如西方所说?文明?然后呢。野蛮人?定义完全一样。

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劳斯特的话可以很好地说明中原与蛮族戎狄的区别:并不是生活在这里(蛮族地区)的人不如其他地区的人,而是由于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其他地区(中原地区)早已摒弃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得以保留。

准确地说,这些分布在中原周围的部落国家,与中原不属于一个文化圈,但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并不代表他们就弱。

而且在春秋初期,他们一度比中原诸侯国还要强大。春秋后期,中原的科技发展终于超越了他们,进入了全面征服的阶段。对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他们绕不过去。

蛮族国家中,比较强大的有:齐晋之间的希迪(唐林史茹、刘绪、高洛世);晋与燕之间的中山(鲜危、肥、鼓);燕国北部的灵芝和孤竹;晋国北部的娄烦和胡林;秦西北的夷曲、乌石、西戎(党舍);秦晋之间的白蒂。

这些部落大多是中原诸侯的敌人,在周朝衰落后入侵,所以前期对中原诸侯的威胁很大。但到了春秋中后期,大部分被中原征服,一部分成为中原诸侯国的藩属,如、、翟等,都去晋国朝拜。如伊曲和胡林,直到战国时期才被征服。最后大部分都融入了中原文化圈。

春秋时期其实就是一部征服史。

也有在周朝没有完成征服,而在春秋末期衰落的蛮族,如徐、周莱、。严格来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并不是蛮族,但由于山川与中原并没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春秋末期才逐渐出现在中原的视野中。比如蜀中的蜀、巴;汉中一代的平庸与绞杀;长江流域的吴越蜀。

米子说:整理70个国家,读500年。

如果把春秋时期的华夏地区比作一个联合国,那么周王室就是联合国名义上的创建者,但已经靠边站了。金、齐、秦、楚是常任理事国,有召集联合国大会的权力。但他们之间采用轮值主席制,轮值方式不是投票而是打,还需要创始人周王室的同意。

中原其他诸侯,如郭玮、鲁国、郭征、郭颂、陈果、郭裁等都是联合国会员国,受常任理事国轮值主席保护,缴纳大量会费。楚、岳、吴本来都不是联合国会员国,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成功成为联合国轮值主席国。

在联合国之外,还有另一批势力,即蛮族国家。他们试图颠覆联合国会员国的政权,但遭到了联合国会员国的抵制,最后被轮值主席国领导的中原诸侯国打败,大部分被兼并,少数投降加入了联合国。

其实看了这些国家500年,也就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