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霞的死确实令人悲伤。是故意的还是合理的?
田晓霞是好干部的女儿,是正面主角的情人,是美的象征。作者把她写到死的时候,可以说这是一种悲剧的写法,因为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掉给人看”,这样可以增加它的感人力量。既然作者写的是《平凡的世界》,就应该让这个《平凡的世界》更能打动人心!
路遥的人生已经太悲惨了,生活让他变成了一个更悲观的人。书中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都是一种只能品尝到一点点欢乐的生活。痛苦而坚忍的生活,是人生的常态,也是最平凡的世界。那些美好而成功的人生,太渺小了,无法展现它们的本来面目和常态。
路遥对田晓霞的最终安排让人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拥有最好的大团圆结局不是很糟糕吗?但是,我们个人对田晓霞的分析,最好还是回到当时社会的原点,回到路遥先生的人生经历,放到后来人们的反思中去看,你会觉得应该是这样的!为了这部作品,路遥先生赌上了生命的努力。写完作品,他泪流满面,把笔扔出窗外,发誓再也不称笔!可见路遥先生把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了创作中。孙少平其实是路遥先生的原型,也是当时社会无数人的影子!对爱情、社会、人生的向往和追求,难道不是当时思考人性理想的最好历史记录吗?
《平凡的世界》是我最喜欢的书。我个人认为,田晓霞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是今天,而是明天。个人英雄主义这么重要?你会想到爱你的人吗?我个人并不同情田晓霞,但我认为孙少平不配。这也是小说曲折情节的发展方式,所以结局更加跌宕起伏,悲剧给读者更大的心理震撼!也是给人心理悲伤的地方。同时也说明平凡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平凡的!这就是生活本身!不后悔,不计较!没有遗憾,没有悲伤!这也许就是路遥先生想告诉世人的故事。生活很平凡!但是生活本身就不平凡!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
《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看了两遍,没看原著。电视剧里,孙少安和润叶不能在一起,从头到尾都很遗憾。后来秀莲死了,孙少安和小霞不能在一起了。洪水冲走了小霞,润叶嫁给了一个只有一条腿的男人,润叶的哥哥娶了一个寡妇,少安的姐姐嫁给了一个不配的丈夫...看到剧情,没有不可惜的地方,反而让我想看一遍又一遍。路遥,或者说自卑,从来没有体验过美,所有的美似乎都与他擦肩而过。他的经历,他的幻想,或者在当时就注定是悲剧。看了你的解读,心里豁然开朗。只有当我真的感受很深的时候,我才会用文字写下心中最原始的寄托,通过速写的人物来玩我的人生。不管怎么玩,结局永远不会变。所以路遥笔下的人物是可悲的,是值得人们同情的。
田晓霞的热情和智慧,文化背景,一举一动和风格都能显示出她的世故,她的影子一直在路遥心里,祈求着现实生活的存在,却又飘渺。只有更多地刻画田晓霞的品质,他才能在针对他的采访中牺牲自己。当人民在洪水面前不愿后退的时候,她毅然要求救援人员举枪,就连去那里的高级官员也特别尊敬地看着她,要求她指挥救援。这些都能感受到田晓霞忧国忧民、无私、理性、爱国的形象。孙少平不得不佩服她对政治的掌控。
慧英嫂和邵平不合适,他们在精神和灵魂上的差距更大!邵平更想追求精神寄托。慧英姐姐只能照顾邵平的生活。她不可能在精神追求上与邵平的保护相一致。即使邵平毁容了,这两个人还是不般配。如果结合,邵平会不高兴的!那时,孙少平还是一名知识分子。此外,田晓霞和田福军并不迂腐。而孙少平也是积极的,你没看到还有很多知识几乎是结合在一起的吗?况且那个年代知识分子也不多。说到家人,其实他们也是家人,灵魂之门就是家人。在物质方面,当时的田晓霞也很富裕。当一个女人的物质好的时候,她会追求精神上的和谐。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拜金”。我已经满足了我所有的要求。为什么我找不到灵魂深处的人?写田晓霞之死的原因估计和题目对应。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这也是普通的生活。让孙少平接受普通人的痛苦极限。
不是解放,是路遥对现实的幻想和无奈,是路遥不能爱也不能说的无奈,是理想与现实的妥协,是当时思想进步与现实的束缚。路遥是善良的,对美好事物的冻结。如果小霞和邵平在20年后结婚,邵平将以中国人民的名义结婚。不必花20年,但10年后,历史将翻过新世纪,邵平将成为企业家。然而,路遥没有看到这一天,于是可怜的小霞不得不请求路遥安排她的死亡,这是可悲的,可敬的,可爱的。
我认为田晓霞之所以死,与《平凡的世界》这个主题密切相关。孙少平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他不能进入田晓霞的官僚家庭,只能过他的普通生活。路遥本人就是一个普通人。他加入了造反派,只能暂时改变身份。四人帮一倒,他马上打回原形。我认为田晓霞之死的悲剧在于摧毁了人们所能看到的美好事物。当如此美丽高尚的人,如此纯洁的爱消失的时候,孙少平对生活的气度和对人生的思考大大提高了这本书的思想性。田晓霞的死,即使对我们的读者来说,也是非常悲伤和令人心碎的。但其实这就是生活的真相。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在离去,只是早晚而已。
只有戛然而止的美,留下叹息和遗憾,才能打动读者!无论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田晓霞,孙少安的田润叶,还是田润生的郝红梅,都会有深深的遗憾。读完全书,读者会觉得无怨无悔,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弯弯曲曲,奔腾向前!路遥表达的遗憾是美。在邵平的内心世界,田晓霞的出现无疑是理想的象征,但现实是残酷的。即使两个人按照理想化的场景结合,未来也不一定完美。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你丰衣足食的物质必然不会给你浪漫的爱情,你得到的一切必然要付出与之相匹配的辛酸。我曾以为我的激情会损害梵天,但我进山时又害怕离开整座城市。世间若有二法,汝不负如来之责。
美好的东西都不会长久,包括有差距的爱情(作者自己的婚姻也是如此)。邵平无疑是一个真正努力建设的理想化人物。他不能浮在空中。邵平是扎根在煤矿里的老榆树,小霞是天上飘着的一朵云——是的,顾名思义,黎明时的朝霞,无论多么美丽持久,终究会在日出前消失,就像他们无尽的爱情一样。就算抛开门户地位的偏见组合,也未必比得上润物细无声,勇往直前。我不禁想起顾城的诗: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发现你看我的时候很远,看云的时候很近。尽管小霞因公殉职是残酷的,但这对他们的爱情来说也许并不不幸——小霞永远活在邵平的心里。
孙少平,作为主角的光环,不能死,但田晓霞,谁是热情,勇敢和理想。田晓霞会死,因为这样的爱情只能活在理想中,而不能活在现实中。是庞大的家庭背景扼杀了他们的爱情,是赤裸裸的现实扼杀了他们的爱情。这样的悲剧是社会注定的。按说,孙少平高中成绩不错,正常情况下应该考上大学。然而,孙少平甚至没有参加考试,这是不合理的。他觉得作者为了突出孙少平生活的艰辛,故意不让孙少平上大学,这个情节处理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