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作者:周慧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既是“按标准教学”的终极追求,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有教材教”的最高境界。如何实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无缝衔接?2009年舟山一位老师的优质课,在浙江省历史与社会评价中给了我们一些启发。课程标准的个性化解读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阶段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的指南,是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用教材教”的重要出发点。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术感受,教师要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和学生,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找到两者之间的连接点,根据课程标准实现个性化解读。那么,如何实现课程标准的个性化解读呢?分解课程标准。以上述评价课程的课程标准为例,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社会信息,分析教学重点,即入口(“选择合适的社会调查方法”)、前提条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和最终学生学习后的表现(“获取社会信息”)。整个分解过程就像聪明的医生在做手术,一定要小心。选择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可能在一堂课上全部实现。因此,教师需要选择课程标准,确定课堂学习的具体内容要求。课程标准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确定学习目标。如何了解具体情况,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调查方式等。,都是可以挖掘的课程资源。只有大胆选择,才能化繁为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涉及三个基本问题:教什么,教什么,最好教什么。由于通用教材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基础性和系统性,成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材是通用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具体的困难,难以达到学习目标。在准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激活”、“重组”或“新编”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活”教材。激活教材就是把不适合学生课堂学习和教师自身特点的教材换成合适的,不合理的换成其他的。当然,教师也可以用“转化”和“拓展”来激活教材。“转化”是指静态教材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动态信息和资源,平面教材转化为立体教材和新型多媒体教材。“扩展”是指增加或扩展教学内容。“重组”教材。这是教材中的某一项内容不能独立满足课程内容标准要求时的一种“以教材教”。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中知识的逻辑顺序重新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新编”教材。这是在教材中的某一条内容达不到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或者教师有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时的一种“用教材教”。对师生的素质要求更高。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内容标准的理念选择和积累一些材料。这些资料可以从书籍、多媒体、网络等渠道获得,也可以通过教师自己的调查研究等社会实践获得,甚至由学生提供。有了教材,教师也要按照课程标准和内容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创作,使教材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课堂上全面论证“因标施教”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要突破传统狭隘的教学观,用联系的、全面的、开放的观点理解教材,突出知识与知识、现实、方法、情感的四维一体,让课堂呈现更多亮点。知识和知识的综合概括,其要求是实现理论的综合,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总结被调查者的相关知识,同时介绍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相关知识。除了学科内知识的全面概括,还应建立学科间的全面联系,将地理、人文等不同类别的内容混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从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中解放出来,建立学科间广泛而充实的知识横向联系。知识与现实的全面对接,要求理论与现实的融合,构建新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事情为主题,选择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课堂上的各种信息,从而体现知识与现实的全面联系。这就要求教学要“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走向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合作探究,最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课堂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一举两得。知识与方法的综合渗透,要求理论与过程方法的整合,在课堂上创建综合方法的新体系。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示范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调查方法获取相关信息,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阅读,主动提问,自主讨论,自我评价相互评判,从而达到“高效实现学习目标”的目的。知识与情感的全面融合,要求实现知识与激情的融合,课堂融合的新体系。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运用情感渲染,使课堂散发独特魅力,激发学生思维,实现情感升华,体现知识与情感的全面融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选择合适的支点来激发感情,从感情中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激情。课程标准的个性化解读、教材的创造性运用、课堂的全面呈现,将使教师的预设精彩,学生的生成真实而富有活力,有助于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有限的课堂管理中创造无限的课堂、无限的课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