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跨欧亚的贸易运输线,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和中国的友好交流。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通过这条路线的贸易中,丝绸是中国出口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19世纪下半叶,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路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历史学家都认同这一说法,沿用至今。
“丝绸之路”一词源于中国,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里希特霍芬于1877年出版,有时简称为丝绸之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国家共同努力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通过两次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外交流的新时代。并成功拉开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从此,这条路线被踩出了“国道”,各国大使、商人沿着张骞开辟的道路络绎不绝。从王公贵族到乞丐囚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足迹。这条东西向通道将中原和西域与阿拉伯和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延伸至地中海。从广义上讲,丝绸之路东段到达了韩国和日本,西段到达了法国和荷兰。意大利和埃及也可以通过海路到达,成为亚欧非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1)西域:汉朝时,人们称西域为甘肃玉门关、嘉峪关以西,即今天的新疆地区及更远的地方。汉武帝以前,那里有很多小国,天山以北也有一些小国被匈奴控制和奴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汉武帝招募出使西域的使节,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共同进攻匈奴。渴望为国家做贡献的张骞毅然认购。
事情经过:公元前138年,他带着一百多名随从从长安西行,途中被匈奴人抓住,关押十年。他不忘使命,成功逃脱,抵达大岳。当时大岳早已西迁,无意再战匈奴。张骞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他在西域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想与汉朝交流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第二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一个代表团,带着成千上万的牛羊和大量的丝绸,去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方国家也派出使节访问长安。此后,汉朝与西域的交流更加频繁。
(4)西域的建立:
2.西域各国纷纷加入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 =建立西域都护,掌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归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班超管理西域;
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了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派甘英去大秦,派甘英去波斯湾。166年,大秦使者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与中国的第一次直接接触。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一般来说,丝绸之路可以分为三段,每段又可以分为北、南、中三条路线。
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汉代开通)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西到葱岭。(汉代开通)
西段:从葱岭向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唐朝开的)
以下是丝绸之路各段重要城市的名称(括号内为古代地名)。
东段
在东段路线选择上,要考虑翻越六盘山、翻越黄河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三线从长安或洛阳出发,加入武威、张掖,然后沿河西走廊到敦煌。
北线:泾川、固原、靖远到武威的路线最短,但沿途不容易通水。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到张掖,但路途漫长。
中线:泾川至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货源适中。Xi安(长安):须弥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武威(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敦煌(沙洲):莫高窟、玉林石窟。
公元10年间,北宋政府为了绕开西夏的疆域,开辟了从天水通往西域的“青海路”。它成为宋代以后的一条新的贸易路线。天水西宁府城索尔库里盆地(索尔库里)
中段
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中部主要是西部地区的路线,随着绿洲和沙漠的变化而变化。三线中间有很多岔路和分支,尤其是第四镇安西(640年建立)。
南路(又称于阗路):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途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地。敬聪灵。阳关若羌(鄯善)和乞蒙尼亚(精绝)是西汉三十六西域之一。和田(于阗)
中道:起于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市、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古墨)、喀什(疏勒)至费尔干纳河谷(大湾)。玉门关楼兰(由鄯善合并,现属新疆若羌县)吐鲁番(高昌):高昌老城、亚尔哈尔古镇、白子溪千佛洞焉耆(尉犁)库车(龟兹):基齐尔千佛洞、库木图拉千佛洞阿克苏(古墨)喀什(疏勒)。
北路:起于安溪(瓜州),经哈密(伊吾)、吉木萨尔(汀州)、伊宁(伊犁),止于碎叶。哈密,水路盛产哈密瓜乌鲁木齐,回文意为美丽草原伊宁(伊犁)的碎叶
段曦
从丛林西到欧洲,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其北、南、中、南线分别对应中段的三条线。从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航线是在唐朝中期开通的。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北岸,经碎叶、维罗特、阿斯特拉罕(Itil)等地至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乌鲁木齐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扎姆布尔城(维罗特,今哈萨克斯坦城)托克马克(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城)萨莱(俄罗斯)伊斯坦布尔,萨克(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
中线:从喀什出发,走费尔干纳谷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伊朗),加入南线。喀什或者喀什白沙瓦:Khala Horin Avenue Kabul巴米扬: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毁。
南线:从帕米尔山脉出发,可以从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以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地前往欧洲。Mashhad(伊朗)Sabze Valh Hecatompylos (Fandou和Xie)可能位于今天的Iranda Mugan和Shahrud之间。)德黑兰Hamadan Kerman sahan Bakubai(伊拉克)巴格达Abu Hareb Fallujah:顺着幼发拉底河到阿勒颇。拉马迪·阿利波(叙利亚)大马士革·阿达纳(土耳其)科尼亚·安提阿·布尔萨·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公元前1世纪以前的古代
早在远古时代,虽然人类面临着难以想象的自然和危险挑战,但欧亚大陆的事情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孤立。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北部的草原上,有一条草原之路,一般由许多不连续的小规模贸易路线连接而成。这一点已经被沿途的许多考古发现所证实。这条路是最早的丝绸之路的雏形。
在早期的丝绸之路,丝绸并不是主要的贸易材料。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已经出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购买产于现在新疆的和田玉石,出售海贝等沿海特产,与中亚进行小规模贸易。纯种马和其他适合长途运输的动物也被人们所利用,使得大规模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成为可能。比如阿拉伯经常使用的单峰骆驼,口渴、耐旱、饥饿。公元前11世纪用于商业运输。据说分散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在公元前41世纪左右开始养马。双峰骆驼将很快用于商务旅行。此外,欧亚大陆腹地是一片广阔的草原和肥沃的土地,可供游牧民族和商队运输的牲畜随时随地定居,并就近补充水、食物和燃料。这样,一支商队、商队或军队就可以长途跋涉,而不会让沿途的大国注意到他们的存在或激起敌意。
新疆软玉的最初发展是在对商帝武丁配偶墓的考古研究中发现的。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前13世纪,中国就开始与西域甚至更远的地方进行商业往来。据人郭璞在《穆传》中记载,公元963年,带着丝绸、金银等贵重物品西行至里海沿岸,将和田玉带回中国。虽然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尚无定论,但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中,确实出土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丝绸制品。中国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有相当规模的对外经济交流。《史记·赵时嘉》中记载了与会文的一段对话:“马狗不下东,昆山之玉不出,三宝不归王。”用赵国通过对外贸易获得的财富来威胁赵惠文,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因为人们相信“昆山之玉”是产于昆仑山脚下的软玉,而胡狗是产于中亚和西亚的狗品种。
随着公元前5世纪左右河西走廊的开辟,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商业交流,鄯善、龟兹等西域国家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出现。当时欧洲国家已经出现了“Seres”,源于希腊语“Si”,由汉语中“Si”的音演变而来。)——中国的名字。这种小规模的贸易交流表明,在汉代以前,东西方之间已经有了长期的以各种方式进行的贸易交流。青金石是早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之一,现在也是重要的宝石。不仅是丝绸,丝绸之路上的另一种著名商品,来自阿富汗巴达克山的青金石早在公元前31世纪就开始出现在中国、印度和埃及,这意味着中亚地区的商业贸易比这一地区一些国家的诞生还要早。大约1000年后,青金石贸易开始传播到印度的哈拉帕。后来成为佛教七宝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许多考古发现证明埃及人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在北非、地中海和西亚从事贸易。人们相信在公元14世纪,埃及人已经建造了船只。在埃及,发现了5000多年前产于阿富汗的青金石,表明埃及人已经开始沿着当时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道路进行一定规模的贸易。有人认为,在1070左右发现了丝绸碎片,这意味着埃及至少在1070之前可能与中国有过间接贸易。然而此后不久,丝绸在埃及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史书中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
同时,这些前11世纪的丝绸究竟是中国养蚕技术的丝绸,还是来自地中海沿岸或中东的“野丝绸”,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在统一巴比伦和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皇帝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1至485年)的统治下,四处扩张的波斯在中亚和西亚建立了地区势力。历史记载表明,皇帝喜爱爱琴海出产的鲜鱼和他的家乡帕提亚的水。正因如此,大流士建立了一条连接安息帝国首都苏萨(位于底格里斯河下游)和小亚细亚及全国各地佛教寺院的“波斯帝国之路”。这条只供皇室使用的帝国之路,在沿途各个路段设立驿站,皇室需要的一切都通过这条路在第一时间送到首都,然后皇帝的指示就传遍了波斯全国。按照帝国道路的效率,一个人给大流士寄快件只需要9天就能送到首都,而同样的距离普通人需要3个月。
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这样一条古老的国道,一方面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统治,另一方面也直接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动。亚历山大建立了横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大帝国后,他的继任者托勒密一世终于在前323年控制了埃及。希腊人开始通过希腊管辖的港口积极促进小亚细亚、印度和东非之间的贸易活动。在陆地上,希腊人在贸易领域也非常活跃。这一时期欧亚经济贸易的繁荣不仅仅是希腊人的成就,阿拉伯半岛和中亚的阿拉伯人,尤其是那巴特提斯(106年被罗马帝国摧毁)在中亚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幅兽皮壁画上的士兵可能是希腊人,但也有人认为是受希腊文化影响后出现的西域士兵。据推测,这幅画的绘制日期是从3世纪到2世纪。希腊人的第一步是利用帝国在中亚乃至东方的扩张,开辟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陆上丝绸之路。帝国的东部边境可能已经到了大元国(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今中国新疆省西部。如今,人们发现了329年前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库占城(希腊人民称之为“最东方的亚历山大城”,即亚历山大东征的最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