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你眼中的汉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突出历史地位的皇帝。人们常说,这两位划时代的皇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和世界秩序。

汉武帝的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汉族历史上,他是一个有着特殊历史功绩的皇帝,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汉武帝时期,四夷的征服和疆域的扩张,为汉人奠定了一个普遍的居住区,也给了后世的人足够的生存空间。汉武帝时期,国家版图几乎同时向东西南北扩张。向东,水路并进,灭尉氏朝鲜,设四郡,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纳入中央控制;在西部,向匈奴投降的修土王、谢混皇后在河西屯田,切断了西羌与匈奴的联系,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阳关大道。并斩楼兰、破车、灭大宛,对西域各国造成极大冲击,为日后西域纳入中央管辖奠定基础;在北方,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经过河南、河西、漠北三次决战,扩张千里,令匈奴望尘莫及;向南,他们向许多国家投降,如南越、闽越、东瓯、云南、夜郎等。,他们的势力渗透到中南半岛。汉武帝在中枪之后,能够很好地巩固,以中原文化影响四方。汉武帝时期,中国的郡县分布面积与现在汉文化所覆盖的大致相同。除了汉民族的总部之外,还有两个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地方——越南和朝鲜。可以说,汉武帝将中华文明的火种扩展到四方,为华夏子孙奠定了生活区域,对后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其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士人有了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信仰,也让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有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认同意识。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思想上的统一是必要的。汉武帝刚接手时,中国多种思想并存,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占主导地位。汉初政治很不稳定,不断变化,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汉武帝通读百家学说,找到了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一思想。儒法结合的统治方法贯穿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这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汉民族的形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时候,以儒家思想为主线的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认同开始形成。

更进一步,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的军事能力,打败了军事力量如日中天的匈奴,制服了周边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确立了中国与周边民族的宗主关系。汉武帝自上而下改革军队,建立了强大的骑兵和海军,为汉军横扫四方奠定了基础。而且汉武帝的改革是在更深的层面上进行的——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通过改进武器和优化制度,保证了汉军的长期军事运气。汉武帝以后,整个汉朝和中原对周边部落都有很大的军事优势。汉武帝十分注意维护中原对四夷的武器优势,严格控制武器和铁器的进出,对不法商人严惩不贷。西汉时一个汉兵能打五个胡兵,主要是因为汉武帝创造的武器优势。

最后加强了中央集权,依靠政令,用政治和军事手段逐一削弱和消灭同姓诸侯国,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经济上收回铁盐铸钱三大好处,使中央政府对全国的控制大大加强。还设立了国子监,通过各种渠道选拔人才,这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对后来的科举制度起到了雏形作用。

当我有幸看到敦煌西部的汉长城遗址时,我肃然起敬,对当时的军人更是肃然起敬。正是在这片今天人类仍难以生存的广袤戈壁滩上,我们的祖先在这里辛勤劳作,得到了今天的辽阔疆域。而玉门关外残存的这一段长城,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雄伟,因为它是一个民族强大的脊梁。

1.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2.发布特惠令

3.驱逐百家,独尊儒术

4.强化监督体系

5.派卫青和霍去病去攻打匈奴。

对于这位才华横溢、武功盖世的大君主来说,如何评价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困难和有争议的问题。汉武帝死后不久,在其子刘弗陵继位八年后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他对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民族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批评。桓宽撰写和整理的《盐铁论》详细描述了这次会议的实际情况。东汉班固写《汉书》时,对汉武帝的评价主要是描述他的文治,首次提出他“罢黜百家,独尊六经”的功绩;换句话说,只提他的文学功底,不提武功——不提,就是含蓄的批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武帝死后,关于他的说法不一。司马光写《资同治鉴》的时候,公开批评汉武帝,说他穷兵黩武。

为什么对汉武帝的评价背后会有不同的声音?如何看待这些评价?汉武帝不是一般的国王。他是西汉的关键人物——西汉的鼎盛时期是汉武帝时期。如何评价和看待这个人,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汉武帝的匡朝武功

汉武帝16岁继位,享年70岁。他统治了54年。直到清朝康熙才打破这个记录,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这54年,我们和匈奴打了44年。所以很多人评价汉武帝的时候,都回避不了一个问题,抗击匈奴的问题。司马光评价他穷兵黩武,班固绕过他的武功。

匈奴作为古代中国北方的草原民族,存在了很长时间。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主要是为了防止匈奴对中原农耕民族的骚扰。

匈奴与汉朝的矛盾在刘邦统治时期一发不可收拾。刘邦曾亲自率领32万大军征服匈奴。结果被冒顿的40万精兵围困在邓白山七天七夜,形势十分险恶。陈平提出用重金贿赂匈奴人阏氏,刘邦的军队被清除了。这个惨痛的教训让刘邦清醒地认识到,西汉在军事上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匈奴抗衡。从此,刘邦制定了以亲疏为手段缓和与匈奴关系的政策。刘邦死后,这一政策延续了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三个朝代。

在六七十年代,汉朝没有大的战争,但是匈奴对汉朝的掠夺从未停止过。早期的主要目的是掠夺财物,掠夺边境地区的人民为奴;后来的目的是报复。

汉武帝16岁继位。第二年,他在全国各地搜罗人才,投奔大月氏。因为他了解到岳家曾经是匈奴的天敌,所以想联合岳家对抗匈奴。大使是张骞。虽然张骞过了10多年才回来,但我们可以看到,17岁的汉武帝作为一个年轻的皇帝,已经下定决心联合岳家对付匈奴,并有了对匈作战的全盘计划。

这种魄力,这种胆识,这种战略眼光,都是非常难得的,更何况是一个17岁,刚刚继位两年的皇帝。

当然,打仗需要大量的战略物资,打仗就是烧钱。汉武帝有这样的远见是因为他登基的时候,西汉的经济实力是空前的,这是他的经济资本,也是他的资本。

但是,除了谈基础,首先要看到汉武帝的魄力。

每一代国家* * *,都会面临他那个时代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他有没有勇气面对这个问题,有没有勇气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一个皇帝不是以后宫妃子的数量来评判的,而是以他是否敢于承担作为一代皇帝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来评判的。汉武帝很清楚自己的历史责任,所以汉武帝采取的方式就是对匈奴发动战争。

说到梁武帝抗击匈奴,必须提到三个人:卫青、霍去病、李广。很多人喜欢卫青和霍去病,叫他们卫帅和霍帅。其实真正的“帅”是汉武帝,他是整个对匈战争蓝图的起草者,是战略的决策者,是战役的制定者。每一场战役,进攻的目标,将领的选择,部队的装备,后勤的保障,都是武帝亲自安排的。卫青和霍去病是大将,汉武帝是大将。他们是没有军队的军事战略家。

汉武帝的永恒文明

再来看汉武帝对文化行政的另一方面贡献: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西汉政府之前没有明确的治国理念,更不用说儒家和道家了。汉武帝继位前,同时接受两种教育,既读道家的书,也读儒家的书。

由于窦太后的影响,西汉以前实行的是“无为而治”——当时因为经济实力弱,做事没办法;汉武帝执政的时候,想做一些事情,所以需要儒家思想作为他的执政思想。

所以汉武帝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尊儒。但是,这个“排他”需要正确理解,当时其他百家争鸣还在发展。实际上,汉武帝是王霸,王道是儒家,霸道是法家。

封建统治者的特点之一就是独裁,法家是他们的最爱。法家告诉他如何治官,如何控制人民,但他也希望天下人民按照儒家思想来尊重和有序。对外宣扬儒家,我喜欢法家,这是历代君王最本质的东西。

汉武帝的作用是设置五经博士,建立御学、乡学,设置举荐人才的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以儒家思想为价值体系的文人。这些文人作为西汉政权文官的后备队伍,为知识分子指明了一条道路,形成了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官集团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种统治力量:文官、武将、宦官和外戚。四大势力中,文官执政,政治清明;军事指挥官掌权往往导致分裂主义;宦官和外戚是中国政治中最黑暗的两股力量。

汉武帝在尊儒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当于为后世开辟了一个体系,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他是一个建立制度,制定规则的人,所以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汉武帝统治文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加强中央集权。

他首先要解决的是诸侯问题。诸侯王始终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一方变大,形成挑战中央的形式。从刘邦杀异姓诸侯,到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初几个皇帝都在和诸侯斗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汉武帝。

他用的是两手办法:实行封赏令,让诸侯王的每一个儿子都可以封到领地,把一个大的诸侯国由大到中、由中到小的切割,表面上是封赏,实际上是挖了诸侯国的根基,大大缩小了诸侯国的面积,对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手的,借金(诸侯祭祀祠堂时所做的贡献)质量并不好,一次就拿了106个诸侯头衔,几乎拿走了所有诸侯头衔。如此大规模的罢黜非常罕见。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央政府太强大了,可以把你的印章割了,把你的国家随意拿走。这是汉武帝时期独有的。

再者,汉武帝开始削弱相对权力,加强皇权。汉朝宰相的权力一直很大。汉武帝不相信这些。他想加强皇权,削弱相对权力。他的做法不是废除宰相,而是实行内外朝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选拔许多青年才俊,并加了一个辅佐官的头衔。和他一起在宫中制定政策,以书信的形式送到宰相手中,宰相从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变成了国家政策的执行者。

制定和实施是两回事。执行,最多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制定规则往往涉及利益分配。汉武帝一下子把郭襄从规则制定者变成了执行者,于是汉武帝13时期的任相国丞相府就废了,没了权力。

这个政策好不好?也值得商榷。以前和总理讨论政策时,总理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决策时多了一层监督。现在他成了皇帝,地位卑微的人制定政策,导致皇帝更加独裁。

汉武帝还建立了13的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行政区域。刺史的权力是监督这个地区拥有2000多块石头的高级官员。换句话说,他首先实行的是中央的监察制度。

汉武帝是一个创造制度、制定规则的人,所以他在文化行政领域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

武帝的评价褒贬不一。

综合以上两点,汉武帝在文武上是有很大成就的。他知道自己的历史责任,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而且他把秦朝的疆域扩大了一倍,现在的云南、贵州、四川,包括广东、广西、黑龙江都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所以他的贡献非常大。

但这个人,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暴君,是军国主义的。有吗?他确实有任性和暴虐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善与恶。所以,每个人都面临一个问题:压抑自然恶的一面,放大善的一面。但是,作为一个皇帝,谁来控制他性格中邪恶的一面呢?没有有效的权力来约束。这导致了武帝人性的巨大变化。

汉武帝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皇帝,晚年逼死了皇后卫子夫,逼死了太子刘智,逼死了三个孙子中的两个,没有留下一个年长的太子站着。

郭赖昌俊。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掌握在一个成年人手中。汉武帝死时只有四个儿子,两个没用。他选择了刘弗陵,他的第八个儿子,著名的皇帝赵涵。

选一个8岁的儿子当皇帝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他的本意。从理论上讲,四十多岁的易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他逼死了他。幸运的是,他在让小儿子继位时,为8岁的儿子找了以霍光为首的5位大臣做助手,从而维持了政权的连续性。你想想,一个有成就的皇帝,晚年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梁武帝评价的复杂性

对汉武帝的评价很复杂。有人说他是暴君,有人说他是贤明的国王。有人称他为英雄,有人称他为平庸的大师。时至今日,评价仍有分歧。其实汉武帝是一个多元的人,他自身的多元导致了他对自己评价的多元。

以汉武帝的人才为例。他既爱才又爱才。汉武帝一共用了13个宰相,死了6个。封建社会的最高官员是郭襄。但是汉武帝中后期,谁想当宰相都怕得要死。公孙贺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抗匈战士。他的妻子是卫子夫的妹妹,是一位高级官员,一位著名的士兵和皇室亲戚。汉武帝任命他为丞相,他在地上哭。他的哭声也让汉武帝泪流满面。当然,汉武帝最后还是咬咬牙走了。干了十几年,公孙贺一家被灭族。

汉武帝手下的大臣汲黯曾经强烈批评汉武帝,说“你早晚要把天下的人才都杀了”。汉武帝回答说:“天下人才不可杀。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眼光。”很少有皇帝这么说。

他喜欢一个女人,可以对她好。当他喜欢卫子夫的时候,她的姐姐和哥哥都被重用;当他喜欢李夫人的时候,李广利封了第二师的将军。他一旦不喜欢,立马变脸。卫青受宠时,三个幼子都被封了;但是,在晚年,他过得很苦。他的三个儿子失去了工作,他的大儿子魏恒被杀。

汉武帝的多元太明显了。当一个皇帝犯了错误,有两种方式:做一个罪人,做一个自己有罪的人。自我批评,得罪自己;拿别人出气吧,罪人。

他曾听信人们的话,认为智造反了。结果刘智和黄被逼死,当时帮助太子的人都被杀了。后来得知“叛乱”是冤案,为太子平反,就把镇压太子的人都杀了。这种做法无异于把所有错误的做法都归咎于朝臣。

汉武帝是个性情中人。他一生气就杀人,一高兴就封人。罪人的一面非常突出,但他自己也犯了罪。晚年颁布《关于周转台湾罪责的上谕》,批评自己打了44年匈牙利,耗尽国家钱财。同时,为缓和矛盾,对政策进行了调整,赵和延续了这一政策,产生了赵宣中兴。

所以汉武帝既是君主,又是暴君。说他是君主,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历史责任;说他是暴君,是因为他的任性。

对汉武帝评价的多样性,在于他是一个多元的人。比如他对女人好不好,就不好说了。好的时候他很好,差的时候他很穷。他是如何对待人才的?既爱惜人才,也爱惜人才;当他对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他既是罪人,也是罪人。这种多样性让我们现在很难评价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