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的历史渊源
苏绣起源于苏州吴县,现已遍布江苏省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丝绸丰富,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地。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织锦,多彩的花线,为苏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就已经用苏绣做服装了。
在三国时期,吴国已经用它来做衣服。吴王孙权曾命赵大成的妹妹亲手绣制列国地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江河、海洋、城、行等图案,据说是“一锦绣万国”。晋代《吴注》王甲:“孙权常慨叹魏蜀未征伐,两军有隙。那些认为绘画好的人把山川画得像军队一样。达()是他的妹妹。石泉写了关于九州方悦的趋势。夫人说,‘丹青之色易褪,不可久珍;妾能在各国帛书上绣写五岳河海之线的形状。“已成者,入主吴,人谓之‘针绝’。
据宋代《清秘藏》记载:“宋人刺绣,针线精细,一两线,一针细如发丝。精美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远处的山川很有意思,亭台楼阁里的人物深有传神之感,花鸟很是婉约贪吃。最好的都比画好。”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明朝时期(1368 ~ 1644),苏绣已经成为苏州流行的群众副业,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绣”的盛况。江南已经成为丝织手工业的中心。在绘画艺术上,以唐寅()、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它的发展。艺术家们结合绘画进行再现,绣出的名作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素有“以针画”、“出类拔萃”之称。从此,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艺术园地里美轮美奂,与字画相抗衡。
我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写道:“原来绣这个花圈的人,也是一个苏州女子,名叫慧娘。因为她也是书香门第,以前擅长字画,偶尔也会绣一两针图好玩,这是不卖的。这个屏风上绣的花都是仿唐、宋、元、明的名花。所以它的格式和配色都很考究,不是有钱的工匠能比的。每一朵花边都用古人关于这朵花的旧句,或者诗词歌赋各有不同,都用黑绒绣上草书大字,字迹与笔法无异……”用慧娘绣的花圈,一笔一划写下了苏绣艺术的神韵。
清代(公元1644 ~ 1911)的苏绣以“精致典雅”著称于世,当时的苏州还被称为“绣市”。清代中后期,苏绣在刺绣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进步,出现了新的精美的“双面绣”。仅在苏州,专营刺绣的商人就多达65家。
Xi永靖的妻子诸葛适,十五岁返家,成了寡妇和姑母。雍景日玩周易,石在绣九宫八卦图,经纬巧密...(《苏州府志》)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可谓流派纷呈,名家云集。王室享用的大量产品几乎全部出自艺术家之手。民间丰富多彩,广泛应用于服装、服饰、被子、枕袋、窗帘、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刺绣精美,配色美观大方,而且有喜庆、长寿、吉祥寓意的图案和花纹,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一种“画绣”,属于高级欣赏,称为“闺绣”。吴县的和曹,吴江的和沈关关,无锡的和薛文华的名作,都曾名噪一时。
尤其是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迹象。光绪年间,技艺高超的沈在苏绣界颇有名气。她将西方绘画中沈皛仿真的特点融入刺绣中,创造了一种新的“仿真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沈绣了佛像等八件作品,为她祝寿。慈禧太后写了“长寿”和“祝福”两个字,送给沈和她的丈夫玉珏。从此,沈改名为沈寿。后来,她的作品《意大利王后艾琳娜画像》作为国礼赠送给意大利,在意大利政府和民众中引起轰动。耶稣画像在2005年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价格高达13000美元。美国女子沃贝克的画像在美国展出时,其盛况空前。沈寿的“仿绣”享誉世界,为苏绣翻开了新的一页。在她的倡导下,江苏苏州、南通、丹阳、无锡、常熟等地举办了工作坊、刺绣工程课程、刺绣工会等。她去过苏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给学生上课,培养新一代。当时,其他著名艺术家包括、唐、李培凯、蔡群秀、和金静芬...他们的作品先后在“都朗国际博览会”(1911)和“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1965438)展出。20世纪30年代初,丹阳郑铮女子职业学校刺绣工程主任杨守玉开创了纵横交错、层层叠叠的刺绣,丰富和提高了苏绣的表现力。
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艺术家的创作打开了一个新的广阔的世界。苏州、南通、常州、无锡、扬州、东台等地相继建立了研究机构或工厂,让艺术家们可以安心投入研究和创作。失传的技艺被挖掘、总结、提高、发展,让古老的苏绣艺术重新焕发光彩。中国苏绣博物馆建于1986。
整个民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苏绣业一度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绣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1950后,国家成立苏绣研究所,举办刺绣培训班。苏绣从18针发展到今天的40多针。19年底,刺绣大师沈寿继承传统,吸收西洋画精华,创造了“仿真绣”。20世纪30年代,杨守玉突破传统,发明了“乱针绣”。1958年,凭借扎实的素描功底和娴熟的针线技艺,任继贤开始了“虚实相生的针线”。任继贤的第一幅作品《列宁半身像》,以刺绣织物的色彩为基础,运用粗细结合、虚实排列、留白等手法,表现丰富的画面。线条轻松活泼,针迹不露,色彩简单,整体感强,人物表现生动。在全国刺绣质量鉴定会上,这幅作品被定为“人像刺绣质量标准”,后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获得金奖。现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