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典故和传说

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龙凤非常漂亮。图中,龙和凤各住一半。龙是上升的龙,张开嘴转过身,回望凤凰;凤凰是一只祥峰,展翅扬尾,仰头望着龙。周围云很多,一片祥和的气氛。

为什么龙凤会配合,相应出现?

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一件龙凤彩陶瓶。这件珍贵的文物表明,龙凤都起源于7000年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它们是同步的。

作为一种悠久而丰富的文化现象,龙凤都是中华民族的印记、徽记、标志和象征。如果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按照其功能效果进行排名,龙无疑会占据第一位,那么第二位就是凤凰了。

龙是古人对鱼、鳄鱼、蛇、猪、马、牛等动物以及云、雷电、彩虹等自然现象的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灵。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是龙的主要收藏对象,所以龙常被称为鳞甲之首,兽中之王。

凤凰是古人对多种鸟类和一些流浪动物的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灵。有翅膀的鸟是凤凰的主要聚集对象,所以凤凰登上了羽族的宝座,被称为鸟中之王。

龙有喜水、飞天、飞天、善变、超自然、吉祥、不祥、示范的神性。

凤凰有爱火、向阳、秉德、吉祥、崇高、尚洁、示美、比喻等神灵。

神性的互补和对应,把龙凤合在一起:一个是兽中之王,一个是鸟中之王;一变冲天,一变神奇,一变优雅,一变美丽,一变吉祥;当他们之间互助合作的美好关系建立起来,龙凤会应运而生。

凤凰的材料主要是鸟类,绝大多数鸟类喜欢温暖和阳光。因此,凤凰又叫太阳鸟、太阳鸟、火精,所谓冯丹朝阳、冯明朝阳、火凤凰。

就这样,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盛行的时候,凤凰大多以阴茎的形象出现。

而龙,由于取材多为水物、水兽、水象,所以形成初期基本为阴。

龙凤之间的协调、组合、对应,体现了古老的阴阳观念。

出土的商代战国时期的玉饰和玉佩,有的龙衔凤,有的挟龙,有的在凤之下,有的同龙凤,说明当时人们就意识到阴阳不同,相对而相关,谁也离不开谁。

殷商时期的龙凤冠人物玉佩就是典型。龙在右,凤在左,龙张嘴低头,凤弯脖子抬头。龙凤连体,同时戴在头上,既体现了阴阳和谐的观念,也显示了龙凤在当时受到人们尊重的程度。

如果说玉佩这个头戴龙凤冠的人物反映了古人对龙凤的尊重,那么反映在龙凤人物的帛画中的就不仅仅是尊重了。

这幅帛画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屏幕上的龙,尾巴垂直卷曲,头朝天,四肢利爪划水,跃跃欲试地往上爬。旁边是它的伙伴——昂首展翅的凤凰。龙凤之下,站着一个穿着礼服的女子,双手交叉,祈祷升天。

很明显,龙凤在这里紧密配合,* * *肩负着指引人们摆脱世俗尘埃,升天的重任,是人们膜拜和祈祷的对象。

在战国时期,也有一些龙凤交织的图形。

河北平山县中山国墓出土的四龙四凤非常有名。木箱表面已破损,箱座缠有四龙四凤,四卧鹿为箱脚,分别排列在底盘四周。龙有两身三尾,尾尖挂有龙角;龙肩生翼,龙翼相连。凤冠凤爪从龙尾的链子上露出来。龙的鳞片和凤凰的羽毛清晰可辨。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一批丝织品。上面的刺绣图案都是美丽的龙凤。有龙飞凤纹、凤追龙纹、凤飞龙纹、龙凤结合纹等等。这些图案中的龙凤或相互共舞,或其乐融融,或盘根错节,或憧憬人生。

有个故事说孔子专程去洛邑拜访老子。回来后,孔子三天没说话。他的弟子问他遇到老子说了什么?孔子叹道:我居然看到了一条龙!龙,合而为一成年,散而成章,乘云而飞。嘴巴闭不上,舌头不会说话。我该如何劝诫他人?这是孔子称老子为龙。

另一个故事说:看到孔子带着五个弟子走在前面,我问:前面那些是谁?答:鲁兹勇猛刚强,子贡有智慧,曾子孝顺父母,颜回讲究仁义,张子有武功。老子听了这话,叹道:听说南方有鸟,名曰凤凰,一凤鸟之文,戴胜应任,右智左智。这就是老子比孔子更凤凰。

龙凤是天生一对,孔老也是天生一对。如何解释这种自然巧合的现象?

我们说孔子把龙比作老子,拿龙升天潜渊,善变的神性,来比较老子的静态和动态的样子,以及他不拘一格的思维能力。我在拿凤凰和孔子比较的时候,把凤凰的亲德仁义的神性,和孔子的智善乐的性格,和仁本、自律、利人的德性进行了比较。

这大概是文献中最早关于龙凤协调对应的记载。

自秦汉以来,龙凤关系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继续对应组合,如秦代龙凤鎏金银盘;陕北榆林出土的汉墓石门上的四神纹瓦和龙凤纹;北魏墓志铭边缘装饰画:不朽的乘龙跨凤石雕;隋代青瓷凤头龙柄壶;唐代龙凤铜镜;宋代凤龙柄玉碗;元代龙泉窑应用有龙凤图案的贴花盖罐;明代天坛龙凤图、龙凤石;清代的搪瓷龙凤双瓶,绣龙凤吉祥图案,彩绣龙凤双喜纱帘,等等。

这种对应和组合一直延续到当代。

另一方面,龙开始有了象征君主和皇帝的神性——君主和皇帝都说自己是真正的龙的儿子,比如秦始皇自称龙的祖先,汉高祖生来就有母亲的龙感,生来就长着一张又长又准的脸,王莽要做神仙龙,汉光武帝梦见一条赤龙,等等。

自从皇帝们称龙为比龙,作为对应,皇后们开始称凤多于凤凰。皇帝拿着龙袍,皇后戴着凤冠;皇帝住在狄龙,皇帝会住在丰楼;皇帝有龙袍和火衣,皇帝有凤头鞋,等等。

与此对应,凤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阳到阴,整体上趋于阴柔。由于帝王绝大多数是男性,手中掌握着至高无上的强大权力,又由于物的广泛,龙集合并拥有了许多阳具的特性,其呼风唤雨的力量和飞动变化的能量也与阳气所属的男性相一致;由于其美丽的外表,冯更接近喜欢打扮漂亮的女性。

还有凤凰,凤凰的简称,分雌雄:男为凤,女为凤。所谓凤凰寻烧。但对应龙为帝后,是男是女,整个大地女性化。

在湖南衡阳的牌楼乡,有一座牌楼,名叫王子与歌女。相传早年有一位皇帝巡游至此,结识了聪明美丽的卖酒人李,并由此演绎了一段王子与舞女的故事。有人还据此编了一部剧。

后来,李不幸去世。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写了一封信,在当地的凤凰山脚下建造了这座石牌坊,以示纪念。

相传,唐朝初年,精通星象的袁天罡从京城长安南下蜀地,在端阳节到达利州城,即今天的广元城。当时嘉陵江正在举行龙舟比赛,大约有一家来自利州的勇士也坐在官船上观看。突然,一个乌龙从河的深处跳出来,飞向西山;几乎与此同时,一只凤凰也带着彩霞飞来,在东山山顶鸣响,然后向北飞去。众人和三军统帅夫妇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袁天罡却大声笑着说:“这叫一龙一凤,必有贵胄在此。”。第二年正月,武将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孩,就是后来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据说武则天两岁的时候,武将还邀请袁天罡来看照片。当时武则天穿着男童装,被奶妈抱着。研究了一会儿,袁天罡惊呼:“太阳好美,天珠中的凤凰好美,伏羲之相极为高贵。”。当我得知是女孩的时候,我还是断言:如果是女人,那也是世界的主人。

这样的传说,很难摆脱捏造的嫌疑。但是,神话思维和造神活动本来就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有意义的传说一般会流传很久,越传越奇,成为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比如,根据龙凤成贵人的传说,利州人把西山、东山改名为五龙山、凤凰山。五龙山建有黄泽寺,凤凰山建有凤凰塔——两座建筑已经成为广元城的标志。

晚清名义上有皇帝,实际权力在慈禧太后手里。皇帝是龙,皇后是凤,龙为主,凤为从。这是传统文化。慈禧不高兴,但也不能完全改变。折中的办法是龙凤兼顾。于是,清朝皇宫里就出现了一些叫龙凤的场景。

青铜龙凤被陈列在颐和园仁寿宫前的平台上。当年慈禧太后接受大臣们的膜拜,听她讲政治。

寺庙前有三棵大松树。据说,为了取悦她的主人,李在三棵松树上挂灯笼为慈禧庆祝生日。一棵树上装饰着龙的形状,另外两棵树靠在一起,一棵树上装饰着凤头,一棵树上装饰着凤翼和凤尾。合起来就叫龙凤。这样的生日礼物让慈禧心花怒放,奖赏了李,并让她在公园的所有大厅里安装电灯。这几乎是中国最早使用电灯的记录。

颐和园昆明湖中,南湖岛最大,俗称龙王庙。它位于湖的东南面,岛上有一座龙王庙。这个圆形的岛叫凤凰码头,原名游龙阁,是龙王的宫殿。相传慈禧曾游湖问岛名及由来。太监如实告诉她,慈禧很不高兴。——专制的皇太后,当然不喜欢龙无处不在。李见此情景,想出了一个改名的主意,于是游龙阁就成了凤凰码头。

这个凤凰墩与龙王庙对称,构成了颐和园中又一个龙凤呈祥的地方。

在龙凤对比中,突出凤凰可以说是慈禧一生的追求。她在德和园的时候,座位不叫龙位,也不叫龙椅,叫金漆珐琅百鸟朝凤宝座。据说一开始她经常请光绪皇帝陪她看戏,但她没有给孩子皇帝让座。可怜的光绪只能站在她身后。后来,刘赶三,一个又丑又出名的人,过得不开心。他在表演的时候故意加了这句台词:你看,我是个假皇帝,我还有位子坐,真皇帝连位子都没有。也许是慈禧看戏心情好。她没有责怪刘赶三,而是为皇帝搬了一把椅子。

清陵中的丁咚陵是慈禧和慈安的陵墓。慈禧陵寝的三大殿,由于耗金巨大,工艺精湛,比不上明清二十四帝的宫殿。尤其是龙恩殿正中的单笔石雕更是别出心裁。这个石雕宽1.6米,长3米多。图案是凤凰引龙:一只高飞的大凤在空中展开翅膀,穿过云层鞠躬;一条小龙出了水面,低着头,抬头看着大凤。同样的道德图案也出现在龙恩殿周围的汉白玉栏杆上。平台上,喜抱石上,凤在上,龙在下。这些群凤,昂着头,翅膀微张,似乎充满了野心。他们简直就是自大的凤凰!而生活在较低位置的龙,头小身瘦,只盼着高傲的凤凰,实在可惜!

慈禧这种龙上养凤的做法,在龙凤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并不多见。一般情况下,龙为主,凤为从,龙第一,凤第二;同时,大部分龙高凤低,龙大凤小,清晰地反映了中国男权社会的现实。

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金冠,用细金线制成,饰以栩栩如生的二龙戏珠,称为龙冠。女王佩戴三个跳岩企鹅,一个是三龙三跳岩企鹅,一个是九九龙跳岩企鹅,一个是六龙三跳岩企鹅。上面装饰的金龙都在翡翠凤凰上面。

龙凤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圣物,体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皇帝和皇后自然不可能全部独占。

龙凤的协调对应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中。其寓意是阴阳调和,婚姻爱情美满,求好运福。

居住在东北的朝鲜人有一个传说,龙儿先变成蛇郎,再变成帅哥向三姑娘求爱。婚后,三姑娘的姐姐偷了龙儿留下的蛇皮,让中考的蛇郎只能以龙的身份飞回。三个女孩自杀了,变成了一只燃烧的凤凰。于是,龙、凤凰和宋都飞到了天上。

一种拓片在北京夫子庙出售。图案以上龙、下凤为主,配以松柏、仙鹤、麒麟,组成一个大生辰字,取名龙凤吉祥。

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随着尼山朱砂石的发现和发掘,兴起了雕刻龙凤印章的习俗:孩子出生时,选择龙为男孩,表示希望儿子成为龙;如果你是女生,选凤凰,代表期待女人变成凤凰。或者男青年选凤送女青年,女青年选龙送男青年,寓意龙凤成婚,幸福长久。

如果他高兴得生了双胞胎、三胞胎、四胞胎,人家就配双胞胎。

语言方面,有龙凤舞、龙张凤比划、龙蟠凤逸、龙眉凤目、龙肝凤髓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挖洞、龙懂珍珠、凤懂珍宝、牛马只会稻草等等。

龙凤也进入了广告语。比如陕西西凤酒的一则广告是:西凤酒,西凤酒,陪我龙到永恒。

喜欢收藏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种珍贵的铜币叫龙凤鲍彤。龙凤鲍彤是元朝红巾军农民起义迎韩林儿为帝,建立元朝龙凤时铸造的货币。这枚硬币的正面是楷体字杨雯龙凤鲍彤,字体凝重。但是正反面都没有龙凤图案。

龙凤图案的钱币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是极其昂贵的。这种大钱不是用来流通的,是开炉性质的纪念币或者是专门铸造来庆祝成功的。已经发现的大款有六七种。最大的一只重约九磅,其大小和重量均为历史之最。大款正面双龙抢珠,背面双凤。

龙凤金牌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83首次发行的一套两枚高纯金纪念章。它的正面图案是一只翱翔的龙凤。

双喜龙凤铜章也是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奖牌。上海造币厂制造,发行号1984。全套两件。正面图案为喜字双喜鹊,背面图案为飞龙飞凤,寓意幸福吉祥。

龙凤也一起飞到了国外。

可以说,中国文化在那里传播,那里龙凤呈祥,健康华丽;中华儿女的足迹所到之处,都有龙凤呈祥。

虽然这些龙凤图案因国而异,但它们的基本形式都来源于华夏的龙凤。其寓意也与中国当地的龙凤相吻合:阴阳和谐,婚姻美满,吉祥如意。

应龙在汉朝是一条很受欢迎的龙。应龙是一条长着翅膀的龙。翅膀应该是凤凰的特征。到了清代,凤尾龙也出现了,龙身蜿蜒,凤尾羽花。

凤凰的翅膀和花尾出现在龙身上,这条龙有凤凰的成分,龙有凤凰的性质。

商代有一种鹳,底部有畸形的凤纹,有龙角,有龙尾。《说文》讲凤凰的时候说凤凰有龙。当然凤凰是有羽纹的,这个羽纹和龙身上的鳞片在古人眼里其实是一回事。这些都说明凤凰也从龙身上吸收了一些东西,凤凰里也有龙。

龙凤相吸,体现了龙凤崇拜的交融与渗透。就像世界上的男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男人一半是女人),龙凤也是如此。

没有凤凰,龙是孤独的龙;没有龙,凤凰是一只悲伤的凤凰。龙因力而生,凤因美而生。龙的力量为凤的美丽提供了支撑和归宿,凤的美丽为龙的力量提供了目标,增添了特别迷人的风采。一般认为龙凤是古人发明的神话动物,但这种虚构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演绎的结果。

甲骨文中的“龙”字为蛇身兽首,头顶有“辛”的符号,代表刀形器。动物的头部表示分层的闪电以平面形状照亮了云层,类似于动物的脸,给人以苍天愤怒的震撼力;蛇身代表带状闪电;符号“辛”代表“被驱使”。“龙”这个字的读音正是“隆隆”的雷声。因此,龙被天空驱使着去驾驭那在云中撒雨的闪电和隆隆的雷声。

甲骨文中“凤”字是头上有“信”符号的鸟。这只鸟其实就是与雨有关的风,也就是凤凰。“风”的发音是模拟耳朵吹四五种风的声音,介于“砰”和“嗡嗡”之间。所以凤凰是天空驱动的风,吹着风,像鸟一样飞翔。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脱离农业生产的休闲阶层。这些人缺乏对龙凤的直接感知和体验,只看到“龙”和“凤”两个字,在两个字形中只看到动物的头部和一只鸟的形状。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对龙凤进行美化和神化,最后将龙凤推上神坛,将龙凤“造雨送雨”的原始形象以一种雄壮有力的面貌封存起来。后来根据带“龙”字的动物头部形状,龙被附为鳞虫之王,兽以威武雄壮著称,后又被附为皇帝的化身;根据“凤”字中的鸟形,凤附为鸟中之王,鸟以其美丽、华丽而著称,进一步附为皇帝后妃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