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红领巾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1945,12年8月,抗战胜利前夕,17岁的加利亚跟随苏联红军军官菲多尔·琴科来到要塞,解救了天长山日军要塞中的100多名中国人,她独自一人进入投降,从此一去不返。战后,人们只在山上发现了一条红领巾,是加利亚的母亲上山前戴上的。

详细介绍

Galia Vasilyevna Dubyeva,出生于2月1928,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边境城市绥芬河市。我的父亲张焕新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山东一个淳朴的农民,早年是个“暴走族”。我的母亲芬尼是乌克兰人。按照俄罗斯的习俗,她婚后随夫姓。她叫张·费约格拉,是白俄罗斯的后裔。所以,Galia是一个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混血女孩。

Galiya在温暖的家庭关怀下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春期。1941年6月,她和同学丽达获得俄罗斯侨民音乐会金百合歌手奖,歌曲{白刺花开}获得一等奖。1942 65438+2月,14岁的她从绥芬河欧桥学校毕业,1943-10留校做音乐课和日语课的代理,两周后回家帮父亲打理生意。她接受过正规教育,生活在多民族社会,与日本邻居相处融洽,所以很容易就学会了三种语言。

加利亚的身材大约是1.70米,五官精致,端庄美丽。17岁,正值壮年的她,命运却将她引向了战争的战场。1945年8月9日零时,苏军1.5万余人从东、北、南三面而来。绥芬河城被苏军攻克,但天山要塞的日军还在反击。在这个堡垒里,有以石岛昌吉为首的450名日军,还有以甲津摩市长为首的150名日军。苏军几次失败,伤亡惨重。

堡垒里的日本妇孺面临着与日军同归于尽的命运。苏联军队不能承受战争中的平民伤亡。在攻打天山要塞之前,它决定找一个懂日语的人来劝说日军拯救要塞内妇孺的生命,投降。当时在苏联红军登记处,一位负责人问在场的人:“谁会说日语和俄语?”不知道是谁用俄语回答:“加利亚·杜布耶娃会说日语。”绥芬河是一个有几千人口的小镇。Galia出类拔萃,很多人都认识她,所以大家都看她。与苏军交谈后,加利亚走到母亲面前,平静地说:“妈妈,红军军官让我当翻译,和他们一起上山劝降。”Galia的母亲不同意,Galia平静地说:“不要紧,堡垒里有我的日本同学。”根据后来的证据,堡垒里的一些日本孩子确实是加利亚的朋友。

加利亚的母亲摘下头上的花头巾,戴在心爱的女儿头上,看着她走向天长山。而这一次,善良勇敢的加利亚再也没有回来。从此,Galia走进了绥芬河人的心里,走进了传说,走进了永恒,走进了历史。

她陪着4名苏军士兵来到炮火纷飞的天长山要塞战场,深入虎穴,完成劝降任务。

相传伽利亚曾三次到过天昌山。第二次来,日本军官说给她多点时间准备,答应下午3点放下武器投降。第三次上山时,日军突然开枪打死了随行的苏军,加利亚被拖进了山洞。没有人看到那一幕,却成了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谜团。

山下的苏军等了一夜,没人下来。知道事情不妙,他们下令炮击。8月1945,15日,天长山要塞日军投降,只剩下26名士兵。战斗结束后,加利亚仍然没有回来,也没有任何消息。人们只在山上找到了加利亚的红色头巾,却一直没有找到任何人。当时很多尸体被炮火炸飞,走得那么安静,有的走得那么轰轰烈烈。

战后,26名在天长山要塞投降的日军士兵被遣返回国。苏联人也很快撤退了。没有人作证关于Galia。那个时候,怎么会有人关心一个死于枪林弹雨的平民?加利亚的死成了悬念,没有人承认她是烈士。绥芬河地方小结和简史稿中,只有一句“张焕新混血姑娘三次进山劝降”,并无具体记述,历史档案全部缺失。

目前,加利亚留在世上的只有一张1943年15岁时与大哥张的合影。照片中的Galia很美,安静,从容,矜持,大家都会很佩服。张首先把这张照片送给了她的朋友米。加利亚死后,米·林颜歌把它弄平,送回给加利亚的母亲。

一位名叫菲多尔·琴科的苏联军官因为这次投降获得了一枚红星勋章。沉寂30多年后,他在电视节目中两次讲述了加利亚的故事,认为勋章应该属于加利亚。时隔60年,加利亚重返绥芬河。绥芬河市的人们为了纪念“和平使者”加利亚,建造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园。在加利亚公园,33名苏联红军战士种下了加利亚最喜欢的桦树,俄罗斯抗日老兵种下了加利亚最喜欢的云杉。有心人将桦树和云杉组合成汉字“唇”,包含中国和。

1945 10 10月8日,这个17岁为绥芬河解放献出生命的中俄混血姑娘,如今已成为“友谊与和平天使”的雕塑,矗立在绥芬河和平广场上。中俄两国人民一起在新建的加利亚雕像前献花。老苏联红军说,“她总是表现出人民对友谊与和平的希望和期待。”

在新落成的加利亚雕像前,俄罗斯远东铁路的退休工人组成了一个小合唱团,并献上了两首为战争而写的歌曲{鹤}和{喀秋莎}。“我们把这两首歌献给永远17岁的Galia。”

世界著名的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已经完成了加利亚铜像的初步设计。从雕塑图案上看,加利亚步履坚定,挥舞着母亲留下的花朵头巾,回望故乡——这是一段凝固的历史,美丽勇敢的加利亚将永远屹立在她挚爱的故乡。

在中俄友好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亲笔写信说,“感谢绥芬河的这一良好举措”,并建议在纪念碑上刻上这样一段话:“俄中友谊意味着相互理解和信任。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