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让喀秋莎火箭一战成名。
苏联一直重视火炮的研制和生产。斯大林曾经说过,炮兵是战争之神。所以苏联红军的火炮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说到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能快速向目标倾倒大量炸药。同时,这种火箭炮价格便宜,容易生产,但精度低,装弹时间长。总的来说,从二战开始就很活跃。
火箭筒:苏俄最擅长的简单粗暴的武器。
虽然火箭最早是中国发明的,但是说到大口径火箭(也叫火箭),我们不得不承认早期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应该是俄罗斯的。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苏俄历史上一直主导着大陆国家的思维,但军事实力一直是陆强海弱。他们历来推崇大陆主义和大炮兵主义,非常重视炮兵建设,不遗余力。
苏俄缺乏科技实力,但擅长以独特的方式制造简单粗暴的武器。火箭发射器就是这样的武器。苏联火箭武器的发展里程可以追溯到俄罗斯时代。一战爆发后,由于飞机上装备的武器不足,俄罗斯人想在飞机上安装威力强大的航空武器。大口径机枪和加农炮太重,后坐力太大,无法安装在简陋的战斗机上。
聪明的俄罗斯工程师想到了航空火箭。但由于对自己技术的不信任,俄罗斯高层未能允许该厂研制航空火箭。十月革命成功后,为了抵御白匪军的骚扰,苏俄的火箭专家设计了可以用卡车运载和发射的火箭。在1928的一次实验中,火箭的稳定飞行距离高达400米。经过多次改进,射程达到了1800米。
1939年诺门坎战役,苏联飞行员用空射火箭炮狠狠教训了嚣张的日军。不过这个时候火箭射击流传的还挺广的,火箭设计师最后设计了一个直筒火箭筒。它由八条轨道组成,每条轨道的上下各装有一枚火箭弹,这样一辆卡车就可以一次发射16枚火箭弹。
发射16火箭用时不到16秒。射程达到8500米,远超当时坦克炮的射程。将发射装置安装在卡车等车辆上,就成了BM-13喀秋莎自行火箭炮。这种靠密集攻击和巨大威力取胜的火箭炮,成为二战战场上敌人的噩梦。
喀秋莎在二战中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喀秋莎火箭炮自问世以来,由于高度保密,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种神秘感首先表现在它名字的由来上。该火箭炮由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生产,以共产国际俄语首字母K命名,印在炮车上。就连苏联红军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于是根据字母K,把这种武器命名为喀秋莎,一个女人的绰号,很快在苏联红军中流传开来。
其次,喀秋莎火箭炮发射时有明显的烟火,完全没有防护。所以不适合在敌人火炮威胁比较大的地区作战,这也决定了它在作战中使用的时候往往一枪就跑了,在重创的敌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
喀秋莎火箭炮的火力与重炮相当,但比重炮灵活得多,可以轻松搭载在各种卡车、吉普车甚至轻型坦克的底盘上。操控性极佳,打完就能跑。1941 15年7月,喀秋莎火箭炮在白俄罗斯奥尔沙首次实战使用。一支德军装甲部队一占领火车站,苏联发射的火箭炮弹就带着愤怒的轰鸣和耀眼的火光被打得粉碎。
火车站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德军无处藏身,被炸成了狼群。愤怒的德军指挥官以为这80发炮弹来自苏军一个炮兵师,但空军前去调查时,只发现5辆卡车在高速撤退。因为目标小,所以没有发动攻击。喀秋莎火箭炮在一战中显示出巨大威力,从未见过如此可怕火炮的德国人惊恐地称之为魔鬼火炮。
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误以为我们用了原子炮。
时间来到1950,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当时苏联和中国属于同一个阵营,所以喀秋莎火箭炮自然传入中国,奠定了中国火箭炮的基础。当时在抗美援朝战场,中国志愿军出动了当时的火箭炮兵21师,经过紧张的改装,21师进入抗美援朝战场。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艰苦、最激烈、最残酷的一场战役。在只有3.7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敌我双方共投入65438+万兵力,反复作战43天。最后,我们的志愿者坚守阵地,赢得了战斗。在这次战斗中,志愿军炮兵21师209团战功卓著,喀秋莎火箭炮大显神威。步兵特别喜欢喀秋莎,并称之为炮兵之王。
喀秋莎火箭炮一般都被我军藏在山洞里,连我们自己的部队都不允许靠近。进入战时状态后,我们会悄悄地选择阵地。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发出警告,大炮直奔阵地,停下来打,然后撤退。在整个40天的上甘岭战役中,喀秋莎火箭团采取的就是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前后参加了10次战斗,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却毫发无损。
当时美军认为中国刚刚被战争洗劫一空,没有可用的武器。但美国在得知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后,直接惊呆了,惊呼志愿军用的是原子炮。可以说,喀秋莎火箭炮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战无不胜的武器,这也奠定了我国火箭炮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