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乐器,唢呐起源于哪里?

最初的唢呐是一种流传于波斯和阿拉伯的乐器。甚至唢呐这个名字也是古波斯Surnā的音译。唢呐在3世纪出现在中国,演奏唢呐的形象已经在新疆拜城基齐尔石窟第38窟的艺妓音乐壁画中发现。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期,就传到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技艺丰富、表现力极强的民间管乐器。其发音欢快豪放,响亮清晰,柔中带刚。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婚、丧、婚、礼、乐、礼、祭、秧歌节等民俗仪式中。据史料记载,唢呐在波斯流行?伊朗的洞穴?雪阿拉伯地区。金元时期传入中国。据文字记载,明郑德?点1506-1521?雪年时,王喜楼的歌词里有这样一句话:“唢呐唢呐,调小腔大。”明朝弘治年间,朝鲜在《乐学规范》中写道:“唢呐系统和小号...不知起源于何时,但也是军中一乐,今常为民所用。”到了明代,唢呐被收入《回补乐》,称为“苏尔奈”。中国流行唢呐的民族有20多个,在不同的疫区名称也不一样:汉族有唢呐、迪达、海迪、小号、纪娜、乌拉瓦、暖子、梨等多个名称,而明清时期有苏尔奈、德利、笛、金角口、聂江豆等名称:维吾尔族称苏乃。

然而,唢呐是一种世界性的乐器,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30多个国家。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叫法:在东北亚,在日本叫茶叶叶米罗;朝鲜、韩国称太平肖;东南亚国家称之为萨拉沙露娜;中亚的达吉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国称为祖尔奈或祖尔奈;唢呐南亚的伊朗、印度、阿富汗等国分别称为唢呐、莎娜、祖尔纳;阿曼、科威特、叙利亚等西亚国家称为斯利;北非的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分别称为米兹马尔、祖尔纳、祖卡纳;在欧洲,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叫苏尔勒,俄罗斯叫祖纳。唢呐是近代的统一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