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戏和花鼓戏合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很久以前,扬州人就有在厅堂摆放香柜的习俗。据说香柜是专门用来烧香拜祭国王的。

清初,从祭神烧香发展到制作表演与娱乐并重的香会。当他们的表演发展到用唱、读、做、打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时,就成了戏剧。因为源于香,所以人们称之为“香戏”。

他的剧本大多改编自神书,曲调多达三四十种。古代扬州人喜欢唱歌、看香火戏。到清朝嘉庆年间,江都已建有近30座专门表演香火戏的万年戏台。

香戏分内坛和外坛两种。内坛有很多神话故事,比如“目连救母”“秦始皇驱山挡海”。外坛有许多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花鼓之乡,每个镇都有打花鼓、湖上荡船、渔民捉蚌、老人推车、舞龙灯、踩高跷、逢年过节送麒麟等习俗。

有许多民间艺人精通这项技艺。花鼓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对打”“踩双打”,演变为“二小”“三小”,即萧声、肖丹、小丑的花鼓戏。古画戏在扬州城乡都很流行,男女老少都会哼几句。

古代古画戏有两个角色,即“面条”和“包头”。面孔是小丑,包头是肖丹。演出时,全体演员表演一个集体歌舞,然后由小绵和包头载歌载舞,称为演对手戏或踩对手戏。

这种古画戏形成于1736年至1795年。在民间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吸收了徽班等剧种的剧目,能演出40多个情节简单的剧目,如探亲、种青稞、借妻、僧僧下山、湖上泛舟和。

1919年,扬州古画戏首次从农村到杭州演出,获得了成功,引起了京剧界的关注。第二年,他再次登上上海世界舞台,在各个游乐园引起轰动。

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演员们把淮扬小曲中的唱词,如《盲王算命》、《下山小尼姑》等,改成了剧本。在音乐方面,除了梳妆台曲调外,还加入了一些淮扬小曲的曲调。

扬州花鼓的曲调是在戏剧舞蹈表演中产生的,音乐节奏清晰,适合刻画喜剧人物,具有欢快、活泼、幽默的风格。

其代表曲调如《夫妻种麦》中的种麦调、《王磨豆腐》中的磨豆腐调、《盲人算命》中的算命调等,都是后来形成的扬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时,古画歌剧已经发展到了全盛时期的地步。演员胡大海第一次觉得古画戏这个名字已经不适合当时的演出了。在他的倡议下,改名为“淮扬文戏”,以区别于淮扬大班。

淮扬文戏在上海立足,开始招收女徒弟。第一批杰出的女演员是肖兰珍、肖、陈和著名的昆曲金云贵。

女演员的增加对扬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古画戏的唱腔只是用丝弦伴奏而不是锣鼓,所以观众称淮扬剧为“小开”。

虽然小开是一种融合了古画戏和清曲的表演形式,但它又不同于古画堆戏和清曲。早期的人物只有小脸和发髻,也就是一个丑和一个花旦。后来发展成三包四面,也就是三丑四花旦,多角度同台。

小开篇剧多为生活剧,如探亲骂娘,上坟放牛,瞎子看灯,道士王取妖打城隍等。

剧目从两大两小,即种大麦、大雾凇叹、小尼姑下山、小寡妇上坟,发展成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离别衣襟、孟姜女、柳茵故事。

小开篇曲调轻松活泼,委婉悠扬,主要有大锣板、相思调、隔叠、青纱扇等。原来唱淮扬大班的演员改唱淮扬文人戏,淮扬文人戏加了武术锣鼓,淮扬大班也用了弦乐伴奏。

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两者相互吸引,逐渐融合在一起,不断吸收民歌和扬州清曲的优秀唱段,内容和形式日趋完善。

1920左右,当扬州古画戏在上海演出时,香火戏也到了上海。香火戏在新民剧院初演时,改名为“淮扬大班”,在民间影响很大。

香火戏以锣鼓为伴奏乐器,曲调有七言、十字句、斗法、七锣、娘娘腔、水瓶等。高亢、质朴、粗犷、雄壮,观众俗称淮扬大盘戏。

扬州香是用大锣大鼓伴奏,而不是丝弦乐器。主要曲调有七言唱法、十字唱法、风宫划船、赶山挡海、刘爵子等30多种,都是粗犷、有力、高亢的。

此外,扬剧还从民歌和其他剧种中吸收和改造了一些曲调,如《打牙牌》、《十杯酒》、《杨柳青》、《吴城调》等。这已成为扬剧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时,闸北新民剧院、虹口常青剧院和太平桥同庆茶馆等专做大戏的剧院相继开业。此外,阿纳金路上的淮阳大舞台也上演了大开场,越来越多的演员来上海演唱。

上演的剧目逐渐以世俗家庭题材为主,如《琵琶记》、《牙痕》、《契约》、《柳荫》、《三元》等,被称为“十戏九录”。化妆也发展起来了。花旦用面纱裹头,换上戏服;表演模仿京剧,会表演武术。

1935年,淮扬剧和淮扬大班终于正式合并,史称“淮扬剧”,阳戏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由苏北香剧团和扬州古画剧团联合演出的《十佳》,标志着这部新剧已经破土动工。

早期的扬剧虽然有宽口和窄口之分,即分大嗓和小嗓,但曲调和腔是一样的。自女演员出现以来,江腾蛟等人创造了一种同调异弦的演奏方式,以解决男女同台演出的问题。同时吸收了京剧、昆剧的锣鼓,打音乐牌,丰富了现场音乐。

扬剧唱腔曲调丰富,包括扬州清曲、扬州古画戏、扬州香火戏等100多种曲牌,其中扬州清曲占主导地位,其中满江红、梳妆台、剪靛花、银扣是扬剧的主要曲牌。

扬剧音乐中曲牌的运用有四种方式:多唱一曲、合曲牌、连句、换老歌。一曲多唱是指同一首曲子在节奏和旋律上适当变化以表现多种感情。

曲牌组合采用扬州清曲的套曲形式。根据剧情需要,有规律地组合调性相近的曲牌,多用于长篇叙事和人物抒情。挑句连接是根据歌词内容的需要,把曲牌的一些乐句挑出来组成新的唱段,更好地体现词的意思,使词与歌的结合更加贴切;老调的变奏是对原调的翻新。

扬剧伴奏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以高音二胡为主,中音二胡或胡俟为辅,琵琶、扬琴、三弦、秦越、竹笛、唢呐为辅;舞阳有鼓、锣、钹、鼓、锣等。扬剧的韵主要是鼓、锣等打击乐器;许多锣鼓经典和弹乐牌与京剧相似,此外还吸收利用了扬州清曲的弹乐牌。

以上来源的音乐曲调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逐渐形成了和谐统一、完整的音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