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建立于1206年,1280年达到鼎盛,1388年灭亡,1449年复兴,1635年灭亡。他们指的是什么事件?

蒙古帝国建立于1206年:中华民族的英雄领袖铁木真通过残酷的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各部落。太和六年(公元1206年),铁木真被各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在漠北建立政权,国号“叶克蒙古鲁勒斯”,即大蒙古帝国。

1280年的繁荣:蒙古帝国(1206~1635)在1280年达到顶峰(4500万平方公里),但分为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大元帝国五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尤其是大元帝国,也就是今天中国所说的元朝。它占地2200万平方公里。

1388年战败:1388年,明朝大将蓝玉在渔儿海之战中击败了元帝·托古斯蒂穆尔。

渔儿海,又名清水湖,位于明努尔戆徒境内的哈拉儿生,也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九月,永昌侯作为大将军,率军进攻北元。次年四月,兵抵青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当他们听说元主脱穆斯提穆尔,正在海中打鱼,便藏起旗帜,一路前往,元军并不知情。大军赶到后,袁太尉蛮子仓促拒战,被杀。帖木儿帖木儿和天宝奴、王子以及其他几十个人骑马走了。明军被授予奴隶保护第二,已故太子毕丽图妃和公主120余人,其中官员3000人,男女7万人,马、牛、骆驼15万匹,还有珍贵的印章、书籍、金银印章等。

明朝建立后,蒙古人虽然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但在北方草原地区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该国的许多地区,如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和贵州,仍然在元朝统治者的手中,这一直是明朝的一个主要威胁。洪武四年,蓝玉从傅友德、克棉州伐蜀。五年从徐达北上,先出雁门,败元兵于乱山,再败河。七年,他是一个英俊的士兵,他赢得了五十九人,包括李的国公。十一年随西平侯为西征,俘虏了他的酋长手下的三名大使,并获得数千人。明年老师归来,封永昌侯,食二千五百石,赠天下券。

洪武十四年秋,穆莹修建的昆明忠义坊,朱元璋命傅有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总,穆莹为右副总。他骑三十万大军征云南,蛮族全部投降,云南一平。木英、蓝玉、傅有德将齐聚云南,共同宣布喜讯,并做好善后准备。读了穆英公的书,他命令穆保卫云南。从那以后,海蓝宝石也受到了明太祖的青睐。洪武十六年三月,召南师回,穆英留在云南。

洪武二十年,袁太尉出那霸,占领多座金山,屡次入侵辽东。朱元璋任命盛丰为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二十万北伐。明军“金山之战”成功,投降了元军将领那霸。但北元衰落后,前元出现了几个蒙古割据政权,那霸楚只是其中之一。那霸投降明朝,只能说是明朝向最强大的蒙古割据政权之一投降,解除了对明朝的威胁,但并不代表蒙古各部都投降了明朝。

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蓝玉率15万大军北上,从大宁进军庆州。海蓝宝石听说元帝托古寺帖木儿在大海(今贝加尔湖)捕鱼,于是她抄近路,长途跋涉。往白岩[1][2][3][4][5][6]嗯,离渔海还有四十里,仍不见元军踪迹,蓝玉要领兵回去。部将王弼不同意,说:“我们领兵深入漠北。我们回到了我们的师,没有看到敌人。我们怎么向上级交代?”蓝玉同意王弼的意见,下令各军继续前进,并采用王弼的策略,在山洞中烹煮,使敌人看不到烟火,军队可以秘密前进而不被发现。调查之后,人们知道元帝营地在捕鱼海东北80英里处。蓝玉命令王弼作为前锋,迅速出击,直奔元帝大营。

而元帝·古蒂穆尔以为明军和那霸很快就要出去打仗了,粮草匮乏,不会再深入北方打仗了,所以对敌军视而不见,没有做任何接应的准备。无独有偶,明军前锋进攻北元可汗帐篷营地时,恰巧风沙遮天,数十步外不见一人。直到汗帐外出现明朝的兵马,才被北元军震慑。在这一点上,塔古斯·帖木儿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蛮子,北元的指挥官,冲进战斗,很快就被击败和杀害。托古寺帖木儿得以逃脱,带着太子天宝奴、致远跪、丞相列门等数十人逃往哈拉、林方向。蓝玉带领精骑追赶,但未能追上。

在这场战役中,明军俘虏了123名奴隶、公主嫔妃、3000多名官员、77000多人、15万多匹马、骆驼、牛羊以及大量印章、书籍、武器和车辆。

在逃亡途中,蒙古帝国托古寺帖木儿一行与北元相遇。苏蝶儿也是阿里布格的后裔,阿里布格是拖雷的幼子,成吉思汗的第四子,忽必烈的弟弟。蒙古可汗执政时,驻扎在哈拉和林。蒙哥死后,蒙古贵族准备推举阿里布哥为可汗。忽必烈在前线,闻讯在开平登基。两兄弟争斗了四年,以阿里布哥的失败告终,忽必烈最终从阿里布哥手中夺取了可汗的位置。也速死子一直对忽必烈的帝位不满,见元帝脱古帖木儿兵败,乘机进攻,脱古帖木儿和太子天宝奴被杀。知书院不敢来,丞相失门而逃。无奈之下,他只好再次南下,投降明朝。之后北元内斗不断,开始分崩离析。“部都督分,五次传至昆帖木儿,帝名已不知。”

海钓之战是北元政权最大的挫折。蒙古帝国的中央汗国元朝虽然离开了中原,但在漠北一直保持着完整的官僚体系。经此一役,北元的官制基本被摧毁。如果说在此之前,蒙古贵族或许还有重整旗鼓,重新入主中原的希望,那么在海钓之战之后,这个希望就彻底破灭了。从此逐鹿中原只能成为他们难以实现的梦想。

还有对北元政权更致命的打击。钓鱼洱海之战后,黄金家族失去了在蒙古部落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大部分蒙古部落不再承认黄金家族的宗主权,宣布独立。为了争夺新的宗主权,蒙古各部落陷入了持续的内斗,再也无力反击明朝。与此同时,蒙古虽然几经统一,但从未构成推翻明朝的胜利。

谁能想到,在元顺帝逃离中原60年后,并不是黄金家族出身的蒙古瓦拉部首领,在中原大地上第一个活捉了明朝的明英宗皇帝。即使明朝大获全胜,也没有一个蒙古帝国的可汗,“北元”皇帝或者蒙古部落的可汗被活捉。这是历史的一大讽刺。

1449中兴:明朝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瓦拉部落首领也派2000多人进贡马匹,请明朝政府。由于宦官王镇拒绝给予更多的奖赏,并将马的价格降低了五分之四,他们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他们制造了麻烦。今年7月,他统率各部,分四路骚扰大陆。在东路上,辽东受到了拓跋部华和乌梁哈的攻击;西路,派将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是攻击的重点,分两路。一个是归阿拉之所指挥,一个是归傅玄外赤城直接进攻,一个是归大同直接进攻。又先攻大同一路,“兵极锐,大同兵败,塞外堡陷”(《明史》卷三十二《土木之变》)。大同将军吴昊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局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镇的煽动和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况野、侍郎于谦“据理力争,六师不可掉以轻心。”吏部尚书知望给大臣们出主意,但英宗偏袒王镇,坚持亲征。16年7月,英宗和王镇[1][2]率领50多万大军出京。由于组织不当,所有军政事务都由王镇专断,但随行的文武大臣并没有让他们参与军政,军队处于恐慌状态。19日出居庸关,怀来,到傅玄。1年8月,明军进入大同。第一,为了引诱明军深入,主动撤出北方。当王镇看到瓦拉军向北撤退时,他仍然坚持向北推进。当他听说前面的惨败时,他惊慌失措,退缩了。我本想让英宗退兵时经过他的家乡禹州,显示他的威望;我怕军队破坏他的田园作物,所以行军路线反复改变。至傅玄,瓦拉旅追兵,明军三万骑兵“被杀被掠”。13,狼狈逃往土木堡,瓦拉军已压明军。土木堡又高又没水,士兵又饿又累,心急如焚。瓦拉军四面围攻,骑兵冲进来,用长刀砍杀明军,“大叫扔刀者不杀。”于是明军将士“裸舞而死,覆野而堵川。”朱祁镇和秦冰乘公共汽车突围,但他们不被允许离开,被抓获。几乎所有随同远征的军队都在战斗中牺牲了,而被护卫将军范所杀。明五十万大军,“死伤过半”这场战役在明史上被称为“土木之败”。这次战败影响深远,成为明朝由前期走向中期的转折点。

1635年亡国:蒙古帝国中央汗国大汗力丹汗,虚弱到只在漠南蒙古,被后金、清、皇太极合力击败。

1635年,多尔衮、岳托率领万人渡河,向叶哲投降了李丹汗的军队,李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叛变,交出了汗玺,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的版图,蒙古帝国的汗位就这样被切断了,蒙古帝国永远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