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个姓氏的由来,为什么这么排列?

百家姓的由来

中国姓氏

“姓”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姓是有明显区别的。至于“姓”,《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姓是人所生。古代神圣,因感天道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人到生活,生活也是健全的。”这个解释说的是“姓”是形声字,其中“生”只表示读音,其意义来源于“女”。“姓”的本义可以理解为:* * *谐音源于同一个女性祖先。姓氏起源于母系社会,同姓表示同一个母系家族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氏多出自“女”的一面,如:江、瑶、夷、夷等,说明这是由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来的氏族集团。姓氏的产生是根据父系确定血缘关系的结果,只有在父系制度建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所以,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烈山氏,姜姓”时,我们就可以明白,中华民族* * *原本属于两个由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个姓姜,一个姓姬,他们分别有烈山和轩辕氏,表示他们的宗法首领。姓氏与姓氏严格区分并同时使用的情况,说明母系制度已经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这种影响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失。

姓氏的起源和发展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国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原始部落和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度语,原意是“超自然保护者及其亲属”。在古代,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种自然形象或动物或植物,如太阳、月亮、星星、山川、雷电、花木、龙、凤、虎豹、牛、羊、狗、马、鸟、虫、蚁...氏族的原植物母亲只要接触和诱导它,就会产生后代,于是图腾形象就成了氏族的祖先,成了氏族祭祀和崇拜的守护神,也就是识别血缘和亲属。

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中,也有不少姓氏起源于母系社会图腾崇拜的例子。如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有鸟、蛙的形象;仰韶文化的彩陶上,除了鱼、鸟、鹿、蛙的形象外,还有人面、兽头的形象。这些可能是当时氏族的图腾,也就是最初“姓”的象征。殷商甲骨卜辞中还可以辨认出200多个带有“图腾”含义的氏族名称。

在先秦文献中,源于图腾形象的原始氏族部落及其祖先的神话传说更是屡见不鲜。如神农,其母姓安邓,因感应龙而生于,故神农以姜为氏;黄帝轩辕氏的母亲富宝怀孕了,因为她在野外看到北斗七星周围有闪电。她生在轩辕山,长在汲水之滨,所以以姬为氏。夏祖的女儿梦想扮演一个明星的角色,并把它变成了一颗神奇的珍珠,薏苡(车前子)。后来她怀孕生下大禹,于是夏人以薏米为图腾,以夷为姓(夷是夷字的演变)。商朝始祖巨蝶,吞玄鸟之卵而生,故以鸟为图腾,以子为氏(子即卵);周祖姜元因修习巨迹(熊迹)而生于后稷,故周人以熊为图腾,以姬为姓(右为熊迹之形,姬从女侧)...

在母系氏族社会,“人知母不知父”,所以血统的计算只能以母系为基础。一个氏族名下的所有成员都来自同一个母系祖先,他们从母亲那里获得姓氏,这在《左传》中被称为“以生代姓”。所以《说文解字》解释姓氏的构词结构是“从女人到生活”的认识字。中国古代很多姓氏多为女字,如瑶、姬、桂、孕、姜等。商代甲骨卜辞中也有“扫帚”、“扫帚妹”、“扫帚善”、“扫帚妃”的描述,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姓氏从母系社会图腾崇拜的历史渊源。

因为所有同姓成员都源于同一个母系祖先,有着相同的血缘关系,而且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先民们逐渐明白了“男女同姓,终身不少见”的道理,所以在先秦时期,禁止同姓通婚。所谓“不同姓氏的人可以结婚;这就是不同姓氏的人不能结婚这一习俗的由来。所以在订婚之前,要先“分清男女姓”,就像以姓氏结婚一样。虽然血缘关系较远,但也被视为违反礼仪制度。“姓嫁”的社会功能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礼仪,完全符合现代优生学的科学理论。

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到姓氏氏族的组织,这是姓氏的第一次演变,也就是姓氏的产生。这时,姓氏作为氏族的标志和徽记,其作用是维持这个“同姓”所有成员的同一世系,以区别血缘不同的氏族。从此,姓氏成为区分族群、维系血缘的历史证据和血缘纽带。

史的产生与演变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象征部落和宗族的徽记包括姓和姓。甲骨文中“是”字的构词结构解释为“木本”,即植物的“根”。所以“寻根”一词常用来表达某一姓氏在认祖归宗、追根溯源中的文化情结。

《左传·隐公八年》中有一段著名的话,阐明了“姓”与“氏”的关系和区别:“天子建德,生于姓,生于地,诸侯因以为族,以字为谥号;官有立功,必有官家,城亦如此。”意思是皇帝分封诸侯,按出身赐姓,分封土地称姓。诸侯以字为谥号,后人以字为家号;世代立功为官职者,以官名为宗族号;也有以封地为家号的。这里的家号是“石”。

姓氏的出现晚于姓氏,是姓氏的产物,即姓氏的分支。姓氏约定起源于宗法社会,盛行于周代分封制。郑樵《同治宗室序》说: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一分为二,男称其姓,女称其姓,所以各有不同,贵人有姓,低贱有名无姓...所以他们结婚了,所以他们同姓,不同姓。不同姓氏的人可以结婚,不同姓氏的人不可以。“也就是说,在先秦时期,姓氏不仅是部落、宗族的徽记,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起初,石是一个同姓部落的名称,后来它逐渐演变成一个由部落首领继承的头衔。父系社会传说中的英雄称号都是尊称,如炎帝神农、黄帝轩辕黄帝、太昊伏羲、少昊金田。

这种“贵贱之分”的风尚,在从宗法社会到先秦的历史舞台上颇为流行,形成了“同姓不同姓,多姓”的社会格局。如神农氏原是姜姓部落的始祖,但其后人有、朱融、齐、陆、沈、徐等氏族支系;黄帝轩辕氏是姬姓的始祖,但他的25个儿子却分成了12个胞族(宗族)。太昊伏羲族,少昊金田族,原是东方凤凰族的首领,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凤凰即凤鸟),其后人有范艳、玄鸟、丹鸟、青鸟、白鸽、双鸽、、“五雉”、“九夫”。

这样,随着宗法制度的确立和姓氏的形成,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所取代,一切血缘关系都由父系来确认。因此,母系氏族的解体和父系氏族的兴起成为姓氏演变的重要里程碑。

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很难详细了解夏朝的姓氏。但据史书《夏本纪》和《世本氏》记载,为项氏,后分为氏族。以国为氏的宗族有:、游户、游南、秋勋、桐城、包、费。

商朝是典型的奴隶制王朝,国家机构已经形成,“归土史明”正式成为产生姓氏的主要方式。商朝皇帝的儿子有皇位继承权,而某地的私生子则有“当地人姓”的分封权。一些向皇室建功立业的功臣和向商朝投降的藩属部落,也根据其社会地位被授予相应的藩属国和封地。所以商朝的姓氏比夏朝大大增加,商朝出现了“八百诸侯”。《史记·殷本纪》、《世本》中记载的姓氏有几十个。如殷、赖、宋、支、史、萧、李、孔祥、、、崇、周、齐、耿氏、魏、嵇、阮等,都以国为氏,其中不少还沿用至今。在《尚书·盘庚》中,殷商贵族最常见的称呼总是叫“庶人”。这里的“庶人”二字,是氏族社会时期大氏族的旧姓,由“退位”制度传下来。与全体人民相对,原意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贵族阶级,是“由皇族宣誓”的。后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这些贵族阶层失去了原有的采邑和地位,成为普通百姓,但却保留了原有的姓氏,成为今天姓氏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后世老百姓的典故。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封诸侯,杀当地百姓。据史书记载,周朝消灭了商朝的99个下属国,投降了652个国家,从而为周初提供了广阔的疆域。这种大分封制对商代原始小国格局意义重大,显然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而大包大揽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姓氏的出现。周朝成为“姓”最多的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诸侯的激烈兼并为姓氏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特定的条件。

周朝的封建国家和国家的建立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周自称是天子的长子,从天上赐给他土地和臣民,并有绝对的权力分封十个地方的臣民。据史书记载,周初71诸侯国分为40个同姓(姬姓)诸侯国和31个异姓诸侯国。这些被封的诸侯尊周为大宗,是* * *天下的主宰者。在自己的领地上,诸侯们也把封地和食邑让给了同姓或异姓的卿大夫,卿大夫尊君为宗主,又一次把封地让给了同姓或异姓的庶人。这样从上到下,一个姓氏的分支越来越多,新的宗族越来越多,形成一个姓氏多于一个姓氏,甚至一人多于一个姓氏的局面。如同姓诸侯都姓姬,但因陆、郑、魏、金、吴、禹、霍、郭、关、蔡、巴等分封,诸侯以国为名,形成新的宗族。此外还有多种形式,如以市为姓、以爵位为姓、以宗族为姓、以技艺为姓、以姓氏为姓等。特别难理解的是,同一个贵族一生中被封过多次,还有一个人不止一个家族的情况。如鲁后人展鸟,因祖上的字展而得詹氏。因封于刘而得刘家,死后谥号得惠家。公孙阳因为是爱国国,所以叫魏阳,因为被商封为商鞅,也因为是爱国民族的孙子,所以叫公孙阳。再比如,晋国大夫屠呦呦一生有九个称谓:君子堂、隋集、伍子、君子堂、隋伍子、、范伍子,其中是封建城市,秀才是官职,季是官阶,吴是谥号,是名。

“规土史明”也有它的习惯规则。皇帝的官阶最高,所以以其朝代的爵位为姓。如周以为氏。候国以国为氏,如齐、鲁、郑、吴。卿大夫以封建市井为氏,如袁姓、薛姓、杨姓等。为皇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技术为姓,如车、涂、陶氏。因为“命姓”是自上而下的皇帝和诸侯给的,所以能封当地命姓的都是贵族诸侯。即使是由专业技能任命的“百工”,也不是普通的平民和奴隶,而是管理平民奴隶的“工头”和管家。因为姓氏可以显示家庭出身和社会地位,是贵族特有的象征和爵位,所以姓氏具有很强的“为贵为贵”的社会功能。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宗族成为周朝最基本的有效组织形式,它的存在、发展、演变和衰落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族研究是理解和研究先秦历史的一把重要钥匙。

这样,以当地人命名的封建宗法制度逐渐取代了氏族社会中单纯的血族制度,氏族习俗被提炼、转化、升华为系统的理论和法律文化形态和宗法制度。从古代宗法社会的宗法制到夏商西周的封建宗法制,标志着姓氏文化的成熟和形成。

从通用姓氏到统一姓氏。

“异姓通婚”和“贵族姓氏”制度历经夏、商、西周,一直到春秋时期都没有改变。到了春秋战国末期,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异姓制发生了动摇。

首先,周天子权威下降,无力分封和控制诸侯,不再有“地氏”的实力。诸侯们越俎代庖,不时成为独立的君王和诸侯。其次是军阀割据,兼并占主导,战争不断。一些旧宗族因为国破或城失而亡,沦为庶人。然而,一些原本地位低下的学者逐渐走上政治舞台,如商鞅、范睢、苏秦、张仪等。他们往往依靠自己的才能做出成绩,成为新的贵族,产生新的宗族。特别是春秋末期,随着“土地整理制度”的破坏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大面积土地私有制的地主阶级取代了长子继承土地臣民的地主阶级。在这股汹涌而混杂的浪潮中,“贵人贵人”的社会功能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不同姓”的制度被动摇了。

秦灭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大量王公贵族沦为庶人和罪人。在秦末的农民起义中,出现了一大批普通百姓,甚至罪犯奴隶和屠夫,如汉高祖刘邦、淮南卜、淮阳侯韩信、舞阳侯范蒯等。,都成功推翻了暴虐的秦朝,建立了新的王朝,自称帝王,等级为诸侯。社会变化如此之大,过去的旧贵族变成了老百姓,过去的老百姓上升为暴发户。《闺土史明》的宗法制度已经消失,《名闺记》的社会功能也消失了。姓氏作为一种宗族符号,与姓氏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姓氏成为了一种只显示个人与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所以秦汉以后,姓氏是杂合的。也就是说,郑樵在《同治宗室序》中说:“三代(夏、商、周)姓氏一分为二,男随姓,女随姓。所以不要贵...姓,所以不结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不要结婚,要看地。”

这种组合姓和混合姓始于汉代。见司马迁《史记》,第一个有官方文献记载的。比如史书记载,司马迁称秦始皇为“赵氏”,汉高祖刘邦为“刘氏”。秦汉以后的姓氏就不一样了,要么姓,要么姓,要么两者都有。这种姓氏组合的结果是,原本用来表示贵贱的姓氏完全融入了原姓,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姓氏的数量和内涵,形成了今天姓氏的主体。

从先秦时期的异姓到秦汉以后的通用姓和统一姓,是姓氏演变的一个重大转折。至此,姓氏制度基本定型。历代虽有变化发展,但基本遵循“姓统”的格局,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