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生动地教历史?
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两种,一种是兴趣动机,一种是责任动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十一二岁的初中生年纪还小,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意志力薄弱。他们往往是凭兴趣认识事情,有兴趣的人愿意做,没兴趣的人心不在焉。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兴趣动机占据首要地位。所以,历史课是否生动有趣,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让历史课更加生动有趣呢?作为七年级的历史老师,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一,教案体现了一句有趣的老话:(一切)都是事先定好的,没计划就废了。上课也是如此。再有经验的老师,也要上好课,课前认真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想要上一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在写教案的时候就要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筛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比如我们在讲“明代文化”的时候,提到了中国最大的一种书,最大的一个系列的书。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备课时可以收集“解缙巧妙回答皇帝问题”、“纪晓岚巧妙讽刺砒霜”等故事。这两个故事很有趣,学生听起来很感兴趣,于是不自觉地记住了原本很难记住、很枯燥的东西。第二,要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即编顺口溜、玩游戏来表达内容。比如我在讲《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时候,文字太丰富,记不住,就和学生编了一句顺口溜:“让士兵们用一杯酒解气,解决我们的时间。公务员是治安官,也是财政转移代理人。中央有皇军,有强有弱。”同样,在谈到“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时,我也和同学编了一句顺口溜:“废除首相,权力将归六部。设置工厂守卫,镇压和监视。用八股束缚读者。废省,在地方设三司。”这样,通过编顺口溜就可以轻松记住课文的重点内容。第三,要精心设计板书。课文的重点和关键点一目了然,通过阅读来背诵。彩色粉笔标注重点,吸引注意力,强化记忆。这些东西都要在备课的时候精心准备和设计,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二、教学方法贯穿趣味。子曰:“知之者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如知之者。”为了让学生保持“有知识的人”的角色,教学方法必须是创新的、灵活的和有趣的。1.讲故事,与师生讨论,激发学生兴趣。比如“东汉各民族”这一课,可以先讲班超参军的故事;再比如“三国”,让学生讲一些关于三国的故事。因为同学们对三国的故事听得多了,有的同学甚至还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所以讲得有声有色。然后,老师用说话的方式讲了这节课。完成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三足鼎立是如何结束的,为什么会结束”。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讨论,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非常深刻,记忆非常扎实。2.用儿歌、顺口溜、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谈到“以一杯酒赈兵”的内容时,老师先解释“以一杯酒赈兵”中的“释”就是赈济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看课文,回答:这是哪位大臣向宋太祖赵匡胤建议的?学生回答后,老师让几名学生离开座位,指定其中一人扮演宋太祖,其他人扮演石守信等朝鲜将领。此时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因此抓住了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加强北宋中央集权”。如果在此基础上,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被师生们用顺口溜的方式编成:“以一杯酒解士兵,解决问题。公务员确实了解国家,...(前面提到过,略)“然后全班同学都有学习兴趣,学得轻松愉快。第三,在学法趣味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老师教书是为了不教书。因此,我认为老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讲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好历史。比如:教学生如何编顺口溜;教学生如何把枯燥的历史时间、历史人名、历史事件变成生动有趣的内容;教学生如何把复杂的内容简化成简短的内容来记忆;教学生如何思考历史问题等等。这样,学生学习历史,就永远不会成为负担,而是一种内心的需要,上历史课就会成为一种享受。以上三个方面,有趣的教案是前提,有趣的教学方法是手段,有趣的学习方法是目的。总之,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变“我要学”为“我要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