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的后期处理有什么重要性?

一.导言

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书籍就产生了,也就是文字和书写载体的集合。书籍是人类文明浩瀚地平线上最耀眼的明星。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国古代士人以能著书立说为荣,志在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足见书籍在中国发展中的崇高地位。从商代先民在龟甲、兽骨上雕刻符号,到西周在器皿内壁或背面刻字,在石头上雕刻战争、仪式等历史事件,再到竹简、木简、高书。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发明了卷轴书,发明了折页书,开始出现了封面和封底,随后旋风、蝴蝶、背包装、线装书相继出现。随着现代印刷和艺术技术的发展,图书出版业的书籍设计蓬勃发展。

走进书店或者图书馆,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往往让人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看哪一本。我们选择拿起一本书,一个原因可能是被书名吸引,另一个原因是被书的封面和装帧吸引。从一本书的设计风格,我们可以看出这本书是否适合购买它的人。有时我们选择购买一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喜欢它的封面。可以说,现代书籍设计艺术已经从传统的高雅、纯粹的审美转变为强调视觉效果的纯粹艺术表现,从实用、经济、美观的装帧原则演变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本书的设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人说书籍设计是“从一张纸开始的故事”。从最初的选纸到封面、封底、书脊、扉页、目录、内页、页码、页眉的设计,插图的选取与绘制,印刷的完成,特殊印刷技术的选择,合适装帧形式的选择,确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与书的最终效果息息相关。所以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研究。封面以前叫“书衣”、“书皮”、“成文”。书籍装帧包括很多工序,涉及很多艺术领域,但封面是一本书最重要的装帧。封面艺术蕴含着书籍装帧艺术家强烈的艺术情感,与文字所承载的情感是一致的,即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好的封面艺术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触动人心者,先不要多愁善感”。模式形式比语言更强大。它能使不同民族、文化和语言的人交流事物和感情。

第二,古代线装书

虽然纸是在汉代发明的,但当时的书写材料仍以竹木为主,其次是丝绸。在纸上写书,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并没有充分的依据说明在汉代(尤其是西汉)就已经普及。线装书出现在14世纪明朝中期的包北庄。这是中国装订技术史上第一次将零散的书页集中在一起,通过拼接装订成册。

著名学者邓云翔在谈到线装书时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它的载体线装书。没有线装书,就无处阅读,也就几乎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可以说线装书蕴含着浓厚而高雅的文化气息。

线装书的美就藏在简单的封面里:泛黄的宣纸,最右边多种整齐的装帧线条,刻工的字相当有力,间距适中,书法气势磅礴或清丽淡雅,墨色暗沉明亮,整个封面也体现出黄金比例之美。印在封面上的印章,或大或小,或圆或方,为简约的封面增添了一抹亮色。

简单、凝练、庄重、典雅、实用,这种风格也与中国古代讲究实用追求修养和精神层次密切相关。不同时代和地区的线装书,字体和版材的风格会有所不同。透过古老的书籍设计艺术,我们仿佛在昏暗的灯光下,与不同时代、不同年代的古人相遇、交谈。在流通和历史时间之间,我们对历史有着强烈的敬畏。

三、民国书刊设计文化

随着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国内,我国的文艺图书出版在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书刊封面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标题和作者,而是以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反映书刊内容。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装帧也从单一的线装书变成了32开本,成为了书籍版式的主流。

在此期间,封面设计出现了不同的主题。首先是传统的写作题材。民国时期,中国书法或艺术字体的主要封面是行书、隶书、篆书等。这些字体不仅具有传统的美学意义,还富含形式和体积的时尚元素。

二是“鸳鸯蝴蝶派”学者带来的题材。他们首先颠覆了古书古装一成不变的风格,把才子佳人放在封面上。在1910和1920年代,大多数“鸳鸯蝴蝶派”书刊邀请著名画家专门绘制封面画,而不是现成的照片。在摄影技术普及之前,手绘仍然是封面装帧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在照片封面泛滥的今天,我更加感受到手绘封面的价值。手绘封面在今天可以被称为“失忆的图像”。这类书以消遣为主,封面追求时尚,板块注重审美。封面女郎的照片布满了整个封面、期刊名称等文字信息标记和照片,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标题和主要发表的信息,整体上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种是中西图文混在一起的。有传统风格的洗、简、静雅,也有受西方艺术风格和形式主义现代设计理念影响的“学院派”,表现手法抽象,富有想象力。

在这个阶段,由于新文化运动,闻一多、鲁迅、沈从文、丰子恺等人改变了鸳鸯蝴蝶派的风格。老舍这样描述《理想的中国文学期刊》的封面:“素与花交替,半年素,半年花。素色是淡黄色或乳白色,由著名书法家题写,只是刊名,再写一首诗或几篇散文。

改一次,绝不重复。花是著名画家画的,中西画都可以,不是图案画。换一面,绝不重复。封面涂上玻璃纸,以免接触到字画,每个封面都能让人看上至少几分钟,甚至有人收藏起来装裱成册页。"

在这个中西碰撞、新旧更替的时代,这些艺术体现了一种神韵之美,也体现了设计者极高的修养——对诗、书、画、汉字有着深深的纪念,使得这一时期的书籍开始形神兼备,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第四,现代书籍设计

随着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设计的技巧更多了,现代艺术、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更加广泛和深入。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能简单概括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特点,如果有,那一定是多元化的。

在封面艺术创作过程中,如书籍版式尺寸、字体选择、空间组织、色彩配置、层次关系划分等。,都要求其形式结构的严密性,形式的可视性,美感的规律性。有的书通过强烈的对比产生冲击,有的强调和谐统一的画面感,有的设计动感十足,有的严谨庄重。有不同的装饰图案,具体的表达图像,抽象,和空白空间...

当今世界书籍装帧设计的最高荣誉是“世界上最美的书”。本次评选有四个标准: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字与图像的和谐;二是书籍的物化美,质感和印刷水平的高标准;第三,原始创新,鼓励想象力和个性;四是注重历史的积淀,体现文化传承。可以说,这种世界级的评价标准,也是当今中国图书出版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

有意思的是,获得中国“世界上最美的书”奖的书,大部分都与传统文化有关。比如《诗经》,虽然《诗经》是用西方的方式装订的,但它是特别用中国传统线装书的精神来设计的。封面是刨光的牛皮纸,黑白感觉粗糙简单。右下角有几片竹叶,两只鸟在飞。“详解”“精译”字样做成印章形状,放在封面空白处,平衡画面。既有现代书籍包装的简洁灵动,又传达了中国文化的传统魅力。再如曹雪芹的风筝艺术,采用线装书的古朴典雅风格。屏幕上的虚线让风筝有飞翔的感觉,鲜艳的色彩让整体效果简单却灵动。梅兰芳戏曲历史画集

也是镀金线装书风格。

当然,还有一种书凭借设计创意胜出更多,比如《蚁族》,它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互动空间,留白体现了一种禅意。“不剪”的设计是用羊毛纸做的,没有剪过,读者必须把书剪了才能完成阅读。当然,这类书的封面设计也有其独特之处。

看了很多书的封面,我终于总结出一个规律:其实最好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不需要太华丽的色彩,也不需要太多的画面。简单性、独特性及其思想性是最珍贵的。也是当今众多书籍中最杰出的设计,能让行走在钢筋水泥之间的人感受到一种与商业社会普遍浮躁不同的氛围。另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也需要创新和坚持,让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保持生命力和魅力。

封面书是文艺的百花园,是记忆的化石,是文物,是历史的剪影,是世界的片段,是收藏者的宝藏。墨涛是他见过世间所有的风风雨雨,灯火阑珊,光影掩映,依然有书有衣。这样的风景让人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