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华个人观点

他研究过历史,也谈过历史,但俞大华直言要下定决心选择历史作为自己的终身专业。“但幸运的是,我不需要自己拿定主意。我爸妈帮我选的这个专业。”

于大华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十几岁的时候,因为父母的关系,他读了很多书。“我相当偏爱。我爸爸是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经常借很多书回家。一般来说,他们拿回来什么我就看什么。”看似无知的余大华接触到了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17岁时,父亲主动为他报了历史系。“我当时也没什么想法,就让报纸报道了。”

和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那个时候的余大华是偏科的,高考数学成绩只有9分。他开玩笑说:“很多年后,我做噩梦,说要考数学,我立马就醒了。”当时班上很多同学都报考了外语系。“因为外语不用考数学,所以我没加。”尽管数学成绩很低,但俞大华还是以其他科目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名为辽宁师范大学的辽宁师范大学。在这所大学工作了20多年,他仍然记得他第一次来学校时的样子。“那时候没有围墙,校园里长满了杂草,还有红薯地,比现在的条件差多了。”于大华至今还记得当时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他感慨地说:“在你迷茫的时候,老师会帮助你,鼓励你,这样你才能走下去,受益终生。”

后来考上了山东大学研究生。他也是那一年唯一被另一所学校录取的研究生。所以他读研快结束的时候,母校的老师都鼓励他回来教书。再次返校,于大华当了助教。“大学生上课自由度相对较大,老师要靠本事让学生不逃课。”1987,他第一次教学生,差点被学生踢出教室。“那个班的学生只比我小一点点。我一进教室,他们就开始跺脚,嘘。”但是十分钟后,起哄的学生安静了,现在还是很有成就感。“应该说,我写完题目后,他们就安静了,因为我的字写得很好。”很多年后,一个学生跟他说:“我当时说想把我弄走,可是我说得很好就放弃了。”在《百家讲坛》中,俞大华讲述了中国近代史。选择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离我们比较近,很多主题对今天的中国仍有影响,能引起今天人们的共鸣。”。但也不算太近,很多事情今天的人都不明白。“他把这段历史看作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能被感动的人太多,发人深省的事太多。比如洋务运动提出的自求富贵,我们现在也在提。"

在叙述中,于大华坚持简单说明。“不要以为所有的学生都能听懂我们用中文说的话,要理解的东西很多。”同时,他强调幽默的必要性。“幽默是人类的基本素质。学生反映俞大华上课不累,能让学生在一起。”这些也是他挑战观众手中遥控器的法宝,所以他给自己定下了尽可能放手的标准。有人认为他的东北口音有失偏颇,“有一股浓重的压舱物味。”对于这种质疑,于大华表示理解,“但我一直是这么说的。”更早的时候,阎崇年以《清十二帝》系列确立了《百家讲坛》、《镇宅之作》的地位;现在,于大华再次出现在百家讲坛上,讲咸丰帝。有网友称之为阎崇年的《清朝十二皇帝》。虽然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但是站在央视讲坛,做清史专家,还是有一种同台的感觉。“颜崇年是我的师辈,我读过他的书。”俞大华说:“我和颜崇年老师不一样。他说的清朝十二皇帝是每个皇帝两次发言的长度,而我说的是每个皇帝10到15次发言。两者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我想继续说溥仪之后的皇帝”——俞大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据说你高考的时候数学只考了9分。是真的吗?

于大华:确实是真的。30年前的高考和现在不一样。数学只考了9分,几乎是零分,但是其他科目都接近满分,所以考上了大学。当然,这件事可能会对现在的孩子产生误导。其实数学还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学。

记者:为什么选择谈论皇帝,尤其是清末的皇帝和历史?

于大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创造了历史,但皇帝在历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系列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都是围绕着皇帝产生的。讲晚清的历史,是因为它离我们比较近。很多主题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有影响,能引起今天人们的共鸣。

记者:对于溥仪的研究,很多人认为你是别人研究的转述。你怎么想呢?

于大华:我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我自己也做了很多研究,可能没有一些学者那么多,但是我也发表了很多论文。虽然它不是最好的,但它也有许多自己的成就。

记者:以后还会继续解释皇帝吗?未来有什么打算?

于大华:溥仪说完了,我还想继续解释皇帝,说说同治和光绪皇帝。其实乾隆以后,清朝就开始衰落了,只是延续了一百多年才灭亡。原因和故事很多,晚清皇帝各有特色,仔细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