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鸾花鸟画的始祖(唐)
卞鸾擅长画花鸟、植物、蜂蝶、蝉,以画“残花断技”最为著名。他的绘画特点在唐代绘画史《历代名画》中有记载:“边鸾善画花鸟,极为精美。至于成熟的山花,他一直在写...花鸟代冠,有手迹”。
“栾,京兆人也。少攻丹青,长于花鸟折枝,三绝芳草,无。还是看那个写得轻描淡写,用色鲜艳,贫弱,赢得花的光彩的变态。在贞元,新罗献上孔雀助兴,德宗在玄武厅写了一封信,笔挺的脊背,鲜艳的绿色,鲜艳的金色羽毛。如果声音清晰,应该是复杂的。.....写《玉兰花图》连根苗的形状都极其精细,流传于世。近代折枝折叶排第一。所有的植物、蜜蜂、蝴蝶和蝉在奇妙的产品中并肩生活。”宋代绘画史《宣和画谱》也载他:“善设色,无斧凿痕。”可见他擅长素描和上色。
他的笔法是“手写”和“轻写”,即用淡而利的墨线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再用鲜艳的色彩填充。这种画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笔花鸟画,所以在他的笔下,花鸟植物的形象都是自然的,生动活泼的。再比如他画的《玉兰花图》,连根苗都画了,画得非常精细,显示了他高超的素描能力,所以他的《断枝》在当时“名列第一”。
据宋人记载,他画的牡丹红而淡,色泽润泽,犹如真正的牡丹花像。边鸾的花鸟画多采用中国花鸟画特有的民族形式——“折枝花”的构图形式。但他所使用的“折枝折花”手法却是独一无二的,使画面充满了自然的趣味,让欣赏者回味无穷。
边鸾的一生创作非常丰富。据《宣和画谱》记载,他有33幅作品,多为孔雀、鹧鸪、鹧鸪、白鹇、牡丹、梨、梅、木瓜等名贵花鸟。他还将题材扩展到“野花野菜”,丰富了花鸟画的内容。他为长安等地的寺庙所画的花鸟画在当时很受欢迎。
边鸾以独特的工笔画法创造了自己的花鸟画艺术,成为一代宗师。他一直被美术史家视为花鸟画的鼻祖,对以后的花鸟画家影响很大。如晚唐五代著名花鸟画家刁光印、宋初黄泉派等都直接继承了他的画风。
正如东塘在《画谱》中所说:“唐代的花鸟最为著名。一般擅长设色,丰富多彩。.....要知道花鸟,唐朝边上的栾、、黄,为古今规矩。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花鸟画的艺术成就
边鸾是唐代最著名的花鸟画家,其花鸟画艺术成就被视为唐代第一。张彦远《历代名画志》说“花鸟冠有其笔”,而同时代以花鸟画著称的梁广,则被判定为“笔不如边鸾”。朱《唐代名画录》认为,卞鸾的花鸟画“第一,草木蜂蝶蝉皆在”,唐代其他花鸟画家都比不上卞鸾。后来的学者也很推崇边鸾的花鸟画。北宋的米芾率真洒脱。他对书法和绘画的评论一针见血,有时近乎苛刻。比如他认为赵昌的花鸟画家精神饱满,但对边鸾的花鸟画评价极高,认为“鸾画如人生”。
卞鸾花鸟画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花鸟画技法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卞鸾花鸟画的艺术表现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花鸟画家。《边鸾》在形神塑造方面,刻意刻画花鸟的姿态和神态,形神兼备,达到了“穷羽蜕变,花之辉煌”的艺术高度。他作品中的鸟,姿态万千,灵动自然,花朵妩媚多姿。在用笔设色方面,边鸾“用笔轻,用色艳”,属于工笔渲染的范畴。他从盛唐开始就在笔下养成了轻盈灵动的一面,精致典雅,轻盈健康,沁人心脾;在色彩的运用上,大胆创新,突破常规,可根据具体形象“随时应用”。边鸾作品中清新、可爱、水灵的花朵,在当时乃至后世都深受喜爱。北宋董缇在《广传画跋》中记载边鸾牡丹图:“然色赤淡。如果是风吹的话,光线明亮有光泽,干干净净,但是凝结起来就不一样了。”南宋周觅评价边鸾《五色葵花》:“花皆出类拔萃,数蜂持之,活动奇妙,真奇也。”
卞鸾的《梨花斑鸠图》描绘了两只斑鸠栖息在梨花的枝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世道变迁,《边鸾》原著大部分被毁。据《宣和花谱》记载,北宋时期的边鸾作品仅有33件,但在清代已是“世所罕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考证的《边鸾》原片。既然清代仍可见边銮真迹,那么明人传世的花鸟画作为边銮真迹应该是有一定依据的,可以作为我们评价边銮花鸟画艺术特色的佐证。
其次,拓展了花鸟画的题材。边鸾早年作为宫廷画师,取得了超越民间画师的两大优势。首先,他有机会接触到宫廷收藏的大量花鸟画名作。“贞观,开元之辈,自古天子圣多才,士子博学精艺,寻宝归之,如云。所以故宫的书被称为“大备书”。虽然被“安史之乱”所毁,但唐德宗时期的宫廷绘画收藏仍然非常可观。所以边鸾有条件临摹古迹,传承传统技法,提高花鸟画的表现技巧。二是边鸾经常出入宫苑,有机会观赏和写生禁苑中的珍禽异花。孔雀和牡丹成为他这一时期描写的主要对象。据《宣和画谱》记载,卞鸾以此为题材的卷轴画有《流浪孔雀图》、《孔雀图》、《牡丹孔雀图》、《牡丹银花图》、《牡丹图》等。虽然现今没有边鸾的牡丹真迹传世,但通过与边鸾同时代的《牡丹图》中的扇面牡丹图,我们仍可窥见边鸾对牡丹画的规制。
出宫之后,卞鸾将自己对更广阔的山野乡村的感情留在了宫墙之外,认识和体验到了更真实的自然。《画史》记载“随时施之极巧,乃五根之画也。”可以看出,边鸾在艺术生涯的后期是向自然学习的,对描绘乡村的花鸟很感兴趣。从《宣和花谱》记载的边鸾作品来看,花木17种,虫、鸟、兽13种。
第三,边鸾花鸟画最重要的艺术成就是创造了折枝构图法。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构图一直是中国传统画论关注的问题。谢赫在《南朝古画目录》中提出的“六法”,其中“商位”是指绘画创作中的构图问题。但“六法理论”只是提出了“商位”这一创作方法,而至于如何通过商位使画面产生美的效果,谢赫并没有系统完整的论述,这需要画家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卞銮以枝入画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开创了花鸟画构图的新格局。朱称赞卞鸾“折枝之花居近代之首”,《太平广记》认为卞鸾的花鸟画“折枝之妙,古无前例”。折枝法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审美意义的花鸟画构图方法,是指在描绘花卉时,只截取最具艺术特色的一段或一部分,近距离展示局部的枝、花,必要时根据画面需要配以鸟、虫等。为边鸾传世的花鸟画,采用折枝构图的方法。
自卞鸾发明折枝构图法以来,唐宋画家纷纷采用,成为一种潮流。郭的《如画》记载了七位画家的折枝花鸟画,《宣和画谱》记载了17位画家的折枝花卉画62幅。
绘画史上的地位
在中国绘画史上,边鸾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他是唐代花鸟画走向独立和成熟的代表画家。元代《画鉴》指出“以唐代花鸟为最著名”,“要知道花鸟,唐代花鸟,宋代徐、黄,都是古今规矩。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清代《画花略》说:“唐代画花者,先用羽毛。雪霁、卞鸾、梁广、余、刁广、、郭、郭干友都以花鸟著称。滕长友、钟胤、黄权父子五代,相继崛起。”
卞鸾花鸟画最直接的意义在于拓展了花鸟画的题材,以成熟的构图方法,诞生了一批以花鸟为主要题材的画家,包括研究卞鸾花鸟并特别擅长着色的扬州人陈数,视花、树、蜂、蝉、鸟、竹为稀世珍宝的魏贤,花鸟鹰工白燕等。以边鸾为核心的这一批画家成为中晚唐花鸟画的中坚力量。他们使纯花鸟题材的作品成为花鸟画的主流,迫使鞍马和动物的作品退居次要地位,标志着花鸟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者徐建荣指出,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经历了五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中唐边鸾的绘画。
边鸾的花鸟画也促成了以“黄家富,徐希野”为标志的花鸟画第一次发展高峰的到来。晚唐五代两宋时期,向边鸾花鸟画取经的画家很多。晚唐著名花鸟画家刁光印、滕长友,都是继卞鸾之后,以花鸟画的精美绝伦而著称。最能体现边鸾风格的作品是《牡丹图》,滕长友传世。假山之上的牡丹枝干,蕴含着折枝的妙法。就牡丹的绘画技法而言,勾线清淡柔和,色彩丰富淡雅,强调色彩光晕的变化,深得边鸾花鸟画之精髓。
五代黄泉师法滕长友、刁光印,继承了边鸾花鸟画的优良传统。《宣和画谱》记载...你画的东西,不要随便乱写。取各家之长,兼得。花竹大师滕长友、鸟大师刁广、山水大师李生博士、鹤大师薛基、龙大师孙瑜。”明代理论家张丑认为黄泉的花鸟画“浓墨重彩,惟妙惟肖,无可厚非,盖边鸾后一人”。到了宋代,“黄家制”因为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成为花鸟画的典范。尽管北宋中期花鸟画有所转型,但仍占据主流地位。北宋后期,宋徽宗大力提倡“黄泉画派”画风,使工笔花鸟画得以延续边鸾花鸟画的艺术内涵,为宫廷画师首选,宋徽宗本人也参与其中。宋徽宗的《边陲六安花鸟鼠图》刊于《支那南画》,从用笔和用色两方面体现了“用笔轻、用色艳”的艺术特色。特别是画面中的老鼠毛,用的是细笔和丝绸,很有质感,生动地体现了边鸾花鸟画和宋代院体画之间的渊源。
对后世绘画影响最深远的是边鸾花鸟画中的折枝构图法。这种蕴含中国传统文化意韵的构图方法,自边鸾创立以来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花鸟画的重要构图方法。虽然画面中只有一朵花的部分,甚至只有一根断枝,但断枝构图法却能让观者产生无限联想,获得独特东方哲学的艺术审美享受。画家在创作中也可以摒弃琐碎的细节,集中描绘花草树木最具艺术感的部分,使笔墨更直接、更集中地表现花卉的感人感情和灵性,产生简洁含蓄的艺术效果。翻阅历代画册,不难发现折枝创作的花鸟画数量远远多于全景构图。无论画册、手卷、扇面还是代表作,折枝构图无处不在。
卞鸾的花鸟画以写生自然的艺术态度、高超的表现手法、新颖的构图方法,实现了基础创作技法的成熟和表现各种花鸟题材的自由。卞鸾的花鸟画不仅开创了唐代花鸟画发展的新局面,而且促进了五代两宋时期花鸟画的全面成熟和高度繁荣。也深深影响了明清乃至今天的花鸟画创作实践,也奠定了边鸾花鸟画先驱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