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因明代驻军而建,因蓝岩而得名。是由军城防演变而来的山地军城,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古镇建筑基本保存完好。青石铺满小巷,木质建筑早已重修,还有些当年的影子。规模并不宏伟,但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平添了不少历史沧桑。
在这600年间,不知道换了多少代人,也不知道几易其主,这座古镇才得以保存。生活在这里的人的面孔变了,这里的民族变了,这里的风景变了,但小镇没有变。
青岩古镇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城墙。说起长城,人们首先会想到北方巍峨的长城和盘山的雄姿。长城,中国西南边陲小镇,不会存在于记忆中。但是这里真的有一段长城。
我一到,首先看到的是盘踞在山坡上的长城。这种感觉就像看到了万里长城北境的景观。坚固的墙是由一块块石头砌成的,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墙。如果没有周围的环境提醒我这确实是在南方,我肯定会以为自己到了北方。
这条长城属于明代长城的一部分,是明朝初期在西南地区修建的一座防御工事,其格式与其他长城基本相同。整个城墙依山而建,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陡坡。坡道和平路的有效结合,将地形利用和通信需求发挥到极致。墙上挂满了旗帜,风一吹,就有一种旌旗飘扬、战鼓喧天的紧迫感。
如果是当年,这个地方一定经历过血战。冲锋的号角声,武器碰撞的声音,战士们战斗的呐喊声混杂在一起,隐约可闻。
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寺庙、牌坊、名人旧址众多。历史上青岩古城四门内外有八座牌楼。现在只保留了三个牌楼,即南门外的“周媳妇刘节孝坊”,南门内的“赵坊”,北门外的“赵坊”。三座牌楼的建筑造型基本相同。
每一座牌楼都有吸引眼球的故事,都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信仰。
然后走进古镇幽静曲折的通道,古朴宁静的感觉扑面而来。除了城门墙,青岩古镇小巷两侧的所有墙壁也都是石头砌成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古镇历史的见证。整个古镇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经过数百年的冲刷和打磨,路面上的青石板早已熠熠生辉,如同一面镜子,给街道带来了独特的时空感和神秘感。
这里有很多影视作品的场景,比如大家熟知的《找枪》。此外,许多影视作品都在这里拍摄过,如《雄关漫道》、《秘密任务》、《徐霞客》、《青岩古镇》、《夜郎王》、《阴阳关阴阳梦》、《代课老师》、《我爱你》、《最大限度的大赦》、《西瓜是圆的》、《小城之恋》、《长征》、《我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