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民族文化介绍
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就有“马坝人”、“柳江人”等古人类在此居住,并发现了许多可靠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文化遗址。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广东阳春杜石仔遗址上层文化层,出土的贝壳为300年前的14900(注:邱立成等:《广东阳春杜石仔洞穴遗址发掘》,考古1982,第5期)。),突破万年大关,可圈可点。与这个时代类似的,还有广东封开黄岩洞遗址(注:邱立成等:《广东黄岩洞遗址发掘<考古1983第1号》)。>、广东英德(原翁源)清塘遗址竹屋岩、仙佛岩、吊竹岩、黄门岩等遗址(注: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翁源清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65438号+0961,65438号+01。)。在广西,有柳州白莲洞遗址上层文化层,距今14至12900 150年(注:周国兴:白莲洞遗址的发现及意义,史前研究4号1981)。),也是在一万年以上。这些遗址的共同特点是叠加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层上,粉碎工具与磨石斧、矛并存。以制作石器为主,打磨只到刃口,堆积了大量的螺壳和兽骨。其中英德清塘遗址还发现了低温、手工、绳施、织纹的砂质粗陶和泥质软陶片。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来到八九千年前的广西桂林竹皮岩洞遗址(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等。:广西桂林竹皮岩洞穴遗址试掘,考古1976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等:石灰岩地区碳14样品年龄的可靠性与竹皮岩遗址的年龄问题,《考古学报》,第2期,1982。)和江西大源仙人洞遗址(注:江西省文管委:江西大源仙人洞遗址试掘,考古学报,第2期,1963)。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1976 12。)。值得注意的是,朱皮岩与仙人洞遗址相隔千里,但文化内涵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锤磨石器并存,有低温粗陶片、穿孔砾石、螺壳堆积等。这说明在全新世初期,大约1万年前,中国南方已经开始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其转变的动力是人类从采集经济向早期的花园和刀耕火种农业转变,开始了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华南古越人先民得天时地利人和,成为新石器时代的开拓者(注:黄崇岳:华南新石器文化领先与滞后的初步研究,东南亚考古学论文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1995版。)。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还没有发现一万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在中华民族古代史中,有“神农区耕制陶”之说(《太平玉兰》卷八三三,引自周树)。这个古老的传说将农耕的发明与制陶联系在一起,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象征。
考古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逐渐孕育出农业文化。农耕和制陶是中华民族先民的发明创造,也是后来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使中国成为农业、陶瓷和丝绸之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发展了粟文化,见于仰韶文化遗址。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稻作文化发达。这些地区正是古代楚人和越人生活的地区,也是农业史学界确认的从野生稻到人工栽培稻的稻作农业最早起源。20世纪70年代初,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7000年前的稻作遗存,以及“干栏”房屋遗存和木桨(注:浙江省文管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1978+0号。)。这是古越先民对早稻文化的重要贡献。1988年秋,湖南澧县蓬头山发现八千多年前的稻作遗存(注:裴安平:蓬头山文化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农业考古,第2期,1989。)。湖南是传说中的“三苗”活动区,以后的楚人和越人都和三苗有关。
中国南方的古越民族地区无疑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四五十年代,华南农学院院长、著名农学家丁颖教授就提出了中国水稻栽培起源于华南的理论(注:丁颖:《中国水稻栽培起源》,中山大学农业专刊,第7期,1949。)。据农业界调查,晚更新世至21世纪,我国南方有最丰富的野生稻分布(注:全国野生稻资源调查协作组:中国野生稻资源调查与考察,中国农业科学1984第6期)。)。这些野生稻成为古越人祖先在新石器时代交替时期从事采集经济的重要来源,进而发展为刀耕火种、锄耕稻作文化。4000多年前,在粤北曲江“石霞文化”遗址的中下层,发现了大量的农具和稻作遗存(注: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曲江石霞墓地发掘简报,文物7号1978。),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进入相对发达的锄耕稻作农业阶段。广东佛山、博罗等地的汉代遗址或墓葬中出土了许多“雷区”水田模型和牛模型,表明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华南古越地区的稻作文化一直在向先进的耕田农业发展。
陶器的发明和发展是农业人民的重要历史贡献,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器适应了农作物的熟食和农耕民族的定居生活。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彩陶,如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黑陶。在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几何印花陶器最具特色,其繁荣时间约在距今3500-2200年,即商周至汉初。经过解放前后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几何印花陶器、双肩石斧、分段石杆是存在的,分布范围从长江下游到东南沿海、华南,与古越民族及其先民的活动区域重合。可以说,几何印花陶器是古越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几何印花陶器与原始釉陶、原始青瓷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曾经对中原华夏人的商周文化产生过强烈的影响。几何印记文化问题引起了中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的广泛兴趣,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由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该馆馆长彭先生撰写的《中国南方古印陶》(文物出版社,1987版)是一部佳作。该书汇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南方几何印花陶器的起源、发展、分类、衰落、流传、工艺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他还将几何浮雕陶器视为一种文化现象,论证了南方古越人是几何浮雕陶器文化的集大成者。我们基本同意他的观点,不用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