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书院是什么?他们都在哪里?

中国四大学院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目录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包括: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坪山脚下,西有左毅,南有卓尔山,平台周围三座山,还有一条中游水(官道溪),没有了集市的喧嚣,就有了春石的胜利。医院山地面积3000亩,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依山傍水,清幽幽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书院“始于唐,盛于宋,继于明清”,至今已逾1000年。原为唐贞元元年(785年)洛阳人李伯与其弟隐居之地。李伯养了一只白鹿,进出跟随,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博是江州刺史。他在前隐居地建了一个平台种花,编号为白鹿洞。其实没有山洞,只是因为他周围有青山,看起来像山洞。白鹿洞因此而得名。唐末兵荒马乱,雅人们来此求学。南唐开元年间,李善道、朱碧等人在此置田,聚弟子讲学,名曰“庐山造园”。宋初书院扩大,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四大书院。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奉命了解南康军队,到白鹿洞书院实地考察,征得孝宗同意,集资建房,藏书,聘名师,聚学生,亲自讲学,制定了五条教规,即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书院条令》不仅体现了朱以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敬事、知行、至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700年的书院办学模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至此,白鹿洞书院达到全盛时期,号称“中国第一书院”,“文人文风一时风华正茂,一时风雅”。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学习理学的重要基地。元末,白鹿洞书院毁于战火。明代最早的维修是在正统元年(1436),成化、弘治、嘉靖、万历也有维修。清代白鹿洞书院仍有多次修缮,继续办学。19年底,中国政治经济剧变,出现了教育改革热潮。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帝下令改革,改书院为学堂。光绪二十九年白鹿洞书院停办,东田由南康府(今幸子)中学管理。宣彤二年(1910),白鹿洞书院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校。从宋代到清代的700年间,白鹿洞书院一直是中国宋明理学的中心。陆象山、王阳明等人都曾在此讲学。书院的厅堂亭台雄伟,错落有致,师生欢聚一堂,宛如学城。国民党时期,蒋介石准备请南昌中正大学接管白鹿洞书院,但没有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和维护白鹿洞书院。1959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成立于1979;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白鹿洞书院作为学术研究机构成立。1990,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成立。目前,白鹿洞书院已经形成了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园林建设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1928年,胡适来到白鹿洞书院,大加赞赏。胡适称赞白鹿洞有两个原因。第一,“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也是‘四大朝拜派’之一”;第二,朱的《白鹿洞规》“简单明了,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他在《庐山游记》中有一个著名的结论:“庐山有三处古迹,代表三大趋势:(1)慧远林东,代表中国“佛”“中”的大趋势。(2)《白鹿洞》,代表了近七百年来中国宋学的大趋势。(3)牯岭代表了西方文化入侵中国的总趋势。白鹿洞书院的自然风光极其优美,四山环绕平台,古木参天,古桥穿溪,溶洞独具特色。现在已经成为文化旅游的一面好镜子。院内松柏秀美,花草争香,环境幽静优美。博物馆的藏品反映了庐山的历史和文化辉煌,包括本地出土和外地收集的古代青铜器和古陶瓷,唐宋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刘公权、米芾、黄庭坚的书法拓片,明清时期著名画家唐寅、郑板桥、朱耷的书画卷轴,最珍贵的是《五百罗汉》、《血书华严经》和水晶珠,均为国家一级文化珍品。白鹿洞书院在儒家理学的指导下,依托风水宝地庐山,依靠历代学者和热心教育工作者的精心培育,获得了不同于寺庙式的州、府、县学校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令人向往、探索、追求。这也正是它一千多年来充满生机、灵魂和魅力的原因。白鹿原书院在现有建筑中沿官道西由西向东串联而成,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原书院、燕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石头或砖木结构,屋顶是人字形的硬峰,颇为典雅淡泊。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后一座山峰岳麓山下,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初年。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朱栋以尚书为潭州刺史。鉴于长沙岳麓山黄豹洞下寺庙众多,环境幽静,他接受了刘骜的建议,在原有僧院的基础上创办了岳麓书院。新成立的书院分为五个报告厅和五十二个宿舍,其中报告厅是教师讲课的地方,斋厅是学生平时学习和住宿的地方。岳麓书院的格局,中间有讲堂,东西有一系列的房子,流传至今。有5个报告厅和52个自习室。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云被任命为潭州刺史。一方面,他继续扩大书院规模,增设图书馆和“礼堂”(又称“孔子堂”),并“塑十哲像,画七十二贤”;一方面积极争取朝廷对岳麓兴学的支持,以促进书院的更大发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第一次向岳麓书院赠书,其中有《说文解字》、《易经》、《史记》、《玉器》、《唐云》等儒家经典。当时大学生的正式名额是60多个,奠定了学院的基本格局。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秀才石舟担任山长主持岳麓书院后,书院发展迅速,招生名额增至100人,石舟本人受到宋真宗的召见和鼓励。,赐名“岳麓书院”,所以“书院名满天下,鼓不尽,堂不简”。到南宋时,岳麓书院达到鼎盛。著名理学家张牧石主持岳麓书院,其指导思想是反对经科举而利民之学,培养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才。在教学上,提出了“循序渐进”、“学而思之”、“知行合一”、“慎思慎选”的原则。在学术研究上,强调“传道”、“求仁”、“随缘”。培养了吴烈、赵方、尤九言、陈奇等一批优秀学生,湖湘学派的大部分学者也曾就读于岳麓书院。一时间,大批士子来书院学理科难辩,有的甚至“恨不能湖湘毕业”。当时,岳麓书院成为中国著名的传播科学的基地。南宋七年(1180),张慕石去世后,朱、甄等人也对开办岳麓书院、传播理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朱还向岳麓书院颁发了《白鹿洞书院条令》。朱曾两次来这里讲学。当时学生数千人,使岳麓书院有了“潇湘竹思”的美誉,在家乡被称为孔子讲学之地。从元明到清初,岳麓书院因战乱先后两次被烧毁。虽然后来进行了重建和修复,但并没有回到旧貌。清初。学院被取缔了。康熙以后,出于对理学的认可,书院政策有所放宽。康熙二十六年(1687),御书《学达天道》碑随十三经、二十一史、经学讲义等送往岳麓山。乾隆九年(1744),御书《道南正脉》碑送岳麓山,岳麓书院复兴。复兴后的足学园,除了斋舍的反复扩建外,逐渐从私立学园演变为官办学园。随着乾嘉考据学的兴起,岳麓书院往往由一位从事经学研究的著名汉学家主持,研究内容也从理学转向经学考据,尤其是他在王文清主书院期间。此后,罗店单仁导演“只研究经典,启发和引诱落后”。道光年间,巡抚吴荣光在岳麓书院增设“响水学堂课室”,专注研究汉学。岳麓书院的最后一任掌门人是清末湖南著名儒生王先谦。清代,岳麓书院汇聚了一代博学多才、德高望重的大师,培养了王夫之、陶澍、魏源、左、胡林翼、曾国藩、、李、唐、沈周、杨昌济等著名湖湘学者。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延续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改为湖南高等教育。后来先后改为湖南师范学院、湖南工业学院,1926正式命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有“千年大学”之称。岳麓书院自创办以来,就以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著称。书院大门上有“岳麓书院”四个大字,两侧对联为“唯楚有才,兴于斯”。讲堂正中悬挂着乾隆御书“道南正脉”的牌匾,左右墙壁上有“忠、孝、诚、节”四个大字,高1.6米,宽1.2米。左右走廊有清代欧阳正焕所写的“工整严肃”的石刻。报告厅的屏幕正在出版张存的《岳麓书院》。庐山书院占地21,000平方米。现存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遗迹。主要建筑有第一门、第二门、讲堂、半自习堂、教学堂、百泉轩、御书楼、文庙等。分为讲堂、藏书、追思会三个部分。各部分相互连接,融为一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气势。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近四方,而中央,统一太华横横,四塞关河拱神李越九朝,为市,宝伊洛河,三集风雨为山。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市北2.5公里的嵩山南麓,背靠季峻峰,面向双溪河。因位于嵩山之阳,故名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八年(公元484年),称嵩阳寺。唐代改为嵩阳寺,五代改太师书院。宋代理学“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从此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祥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清康熙重建。嵩阳书院历经一代又一代的多次增补和修缮,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密。书院的建制简洁、典雅、大方。松阳书院的学术体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唐代,盛于北宋。直到清末才废除书院制。教学特色:松阳书院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经过近千年的均衡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主要特点是:1。书院既是教育教学机构,也是学术研究机构,是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机构。2.书院盛行讲座制,允许不同的学派和观点进行讲座和争论。3、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设班级,不受地域限制。4.学院注重学生的个人阅读和研究,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提出问题的理论。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5.书院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用渊博的知识和修养教育学生,更用高尚的道德操守感染学生。嵩阳书院是中州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古老的高等学府。宋初,国家太平,文风处处。经过五代之乱,儒生们都喜欢在山里找个僻静的地方聚在一起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朱、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司马光代表作《子简》第9卷至21卷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程,人称“二程”,程颢在松阳书院讲学10余年。他对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讲课感情清新,通俗易懂,传道授业解惑,有说服力。白来的学生和现实中回来的学生都受益匪浅,感觉自己像个春风。康熙辛卯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人,录取名额不足一县一个。只有登封赢了五个。著名的儒者京东就在这里的松阳书院。后为秀才,九任谋士。正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松阳书院名声大振,四面八方的学子摩肩接踵,成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之一。医院里的汉风白凤将军被称为“稀世珍宝”。松阳书院有三棵古柏,西汉元六年(公元前110年)被封。汉武帝刘彻巡视宋岳时,见柏树参天,郁郁葱葱,遂封他为“将军”、“二将军”、“三将军”。将军柏高12米,厚5.4米。树斜倚着,树冠厚实大方,就像一把大伞遮住了晴空。第二棵将军柏高18.2米,厚12.54米。它的树皮虽然斑驳衰老,但却生机勃勃,枝干挺拔。树干下部有一个南北向的洞,像门道一样,树洞里可以容纳五六个人。两根巨大的树枝像翅膀一样弯曲,左右伸展,形状像展翅的鹰和想要飞翔的金公鸡。每当山风吹来,枝叶摇动,如响,丝竹之声犹存。明朝末年灭了三个将军。柏木将军的年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该树自被封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先生留下了赞美的诗句:“松阳有柏,人间三千年。”经林业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大的柏树。细心的游客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二将军柏比将军柏大得多。为什么被命名为“第二”?这里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传说,感人至深。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吟诗作赞,给人留下了灵感。雄伟的将军柏为松阳书院增添了历史沧桑感和强烈的感染力。门外的大唐碑被誉为“嵩山碑王”。全称《宋阳关纪圣德圣碑》,刻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纪念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这座纪念碑宏伟壮观,雕刻精美。整个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描述宋阳观道士孙太冲在唐玄宗李隆基炼丹。李执笔,裴炯篆八股文。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体态端正,刚劲适中,发式飘逸。唐代碑重80余吨,仅碑帽就重10余吨。在古代,人们是怎么给它戴上这么重的碑帽的?千百年来,所有来松阳书院的游客都不得不提这个问题。在民间,“直隶唐碑”的传奇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成为欣赏唐碑的重要内容之一。松阳书院在我国历史上以理学闻名,文化底蕴深厚,景观独特。群山环拱,溪水潺潺,松柏参天,环境幽雅,景色最清,石建筑闻名文明。书院的主要文物是西汉的“将军柏”和唐代的“大唐碑”。松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道荟萃之地,但却是历史最久、最负盛名的地方。嵩阳书院后为儒学圣地,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八年(公元484年),名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服务僧人多达数百人。杨迪大帝时期(605-618),改名为嵩阳关,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寿二年(1035),定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名人教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火,元、明、清三代重修加建。鼎盛时期拥有1750亩以上的学习场地,学生数百人,藏书2000余册。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建立学校。经过一千多年的书院教育,完成了这个过程。然而,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书院将永载史册。在古代,松阳书院并不是简单的指一个院落,而是由一个主院和周围的几个单体建筑组成,地域分布比较广阔。一般来说,建筑分为五个院落,从南到北依次为大门、第一殿、讲堂、道观、图书馆楼。除了我们在松阳书院看到的建筑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天光云影阁、观澜阁、川上阁以及位于松阳书院东北逍遥谷石蝶溪的松阳书院别墅——君子阁。仁智阁等建筑在三公市南、七星岭以南,书院西北的玉珠峰下。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因为商丘在唐代叫睢阳,北宋景德三年(1006)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为南京,是当时的四大都城之一。商丘濒临汴水,交通便利,出差频繁。自隋唐以来,它已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城市。宋代应天府书院设置在商丘繁华闹市。应天书院位于商丘老城区东部。它的前身是晋代后期杨云开办的一所私立学校。之后经过其学生齐的努力发展起来,学生“不远千里来”,“远近学者归”。北宋时,政权开放科举,应天书院人才济济,参与科举的学生多达五六十人。在宋真宗,宋州(今商丘),宋太祖赵匡胤发迹的地方,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升为南靖。1009年,宋真宗正式授予该院应天府书院的称号。在宋仁宗,应天书院于l043年改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此后,在曹诚等人,特别是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书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学家晏殊出任应天知府,并聘请著名学者王铸为说书人。王铸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应天府书院在他的主持下“名扬天下”。仁宗景祐二年(1035),天府书院改为付雪,颜姝聘请因丧从绥阳退休的范仲淹任教。范仲淹在教书期间,写过《南京书院提名状》。当时应天府书院是中州一大学府。《宋史》记载:“五代以来,天下之学废,自颜姝以来,学术兴。”大中祥符二十余年,应天府书院学生“陆续毕业,惟贾逵之豪杰,于一太哥,遮遮掩掩,不曾间断”。明郑德六年迁城,应天书院也迁到此地——城内中山二街以北。有大成殿、明伦殿、月牙池。孔子及其弟子的牌位立在原来的大成殿,明伦殿就是学校。这两座建筑都是依山而建。大成殿是祭孔的地方,明伦殿是考试的地方。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