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是历史上未竟的“阳山碑材”工程的始作俑者吗?

600年前,在南京的明故宫里,有三位明朝皇帝相继向世人发号施令。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第四个儿子朱迪,他的孙子,建文帝朱云山退休的第四个儿子。阳山碑的始作俑者会不会在其中?公元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朱云山改国号为文健。性格温和的文健在坐龙椅的第一年就被迫卷入了战争。四年后,文健皇帝被他的叔叔朱迪夺走了王位。在文健统治时期,他总是担心如何保护皇位。显然,他没有时间为祖父立一座巨大的纪念碑,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那么阳山纪念碑的发起人会是朱迪吗?

由于《国志》中没有阳山碑的记载,研究者不得不抛弃正史典籍,另辟蹊径进行相关考证。好事多磨和一些研究者发现了一部明代关于阳山的游记《游阳山记》,作者是朱迪信任的院士胡光。胡光在游记中明确记载,永乐三年秋,因修建孝陵碑和都城东北阳山的石头,获得了一份好差事。它有14英尺长,不到三分之一宽,两英尺厚。在游记中,胡光不仅描述了开矿的时间、地点和原因,还描述了当时施工的盛况,如民工居住的茅草棚、采石现场的喇叭声等。

阳山碑确实是朱迪为朱元璋所选的神力功德碑。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篡位者朱迪为什么要为不同意他继位的先父立碑。而且规模如此宏大?有人推测,武力坐上王位的朱迪为了掩人耳目,决定为父亲立功勋碑,因为巨大的功勋碑将是一次无与伦比的自我宣传。但是,如果这个解释能够成立,就会带来一个更大的问题。为什么朱迪最终放弃了如此重要的项目?北京故宫有一块大石头,长10米,宽3米,厚约2米。据史料记载,这块石头是明朝嘉靖年间在北京郊区房山大石窝采集的。花了两万民夫28天,花了11,000两银子。

如果仅仅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推测,阳山碑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已经可以画出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但对于阳山碑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它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远非北京故宫的中台阶石可比。或许,作为一国之君,朱迪并没有考虑预算问题。是因为项目本身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吗?经计算,阳山上三块石碑的总体积达到11543立方米,总重量为31147吨。面对如此巨大的石头,如何运输简直不可想象。在北方又苦又冷的地方,人们沿路挖井,把水倒进冰里,然后用坚硬的冰的光滑表面拖运重物。然而,位于中国东部的南京没有冰期。而且,这么重的石头即使运到北方,冰本身的承载力也不够。看来工匠们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南京的冰面上。

三块石碑下,有一些刻意凿出来的洞,没有具体的形状,似乎是为了某种目的而预留的。研究人员推测,这些洞应该是古人故意留下的,准备放圆木进去,然后用滚圆木的方式将石碑运出山外。然而,远不止如此。时至今日,明墓中的碑、碑体、碑座,三者浑然一体。这三块比孝陵碑大几十倍的阳山石碑一旦运到孝陵,就会按照这种模式相互重叠,也就是说抬碑还有一个严峻的任务要面对。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600吨桅杆吊装设备已经是陆地起重工具中的顶级设备。数万吨石碑的吊装和重叠是不可想象的,现代吊装技术也无能为力。那么在600年前的明朝,以当时的工程水平能做到吗?答案似乎只有一个,不可能。一个更令人困惑的问题马上出现了。作为阳山碑工程的发起人,朱迪以他的智慧和人生阅历,应该知道阳山碑的这三种材料是运不走的。

有人认为,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他在思考另一种策略,因为当时很多朝廷官员都是前朝的文官。他打算在工匠辛苦挖碑的时候组织官员观看,因为文官是皇帝宣传功德的最好工具。可见,朱迪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朱迪需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形式。也许从一开始,他就根本没打算完成这个项目。他知道没有结果,但在阳山碑刻工程中,他是辛苦的。他奉皇帝之命出发,但突然停下来。是因为朱迪的政治意图吗?在人们现有的考证材料中尚不得而知,这个谜仍有待后人去探索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