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授课制的历史意义
班级授课制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广泛兴起于乌克兰兄弟会学校。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标志着班级授课制理论建构的完成。我国于1862年采用班级授课制。当时,史静文同博物馆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显然,这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有研究者认为,班级授课制实际上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适合工业化生产,目的是培养更多更好的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班级授课制确实有其积极的意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教学成本,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成为可能。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不利于因材施教,以牺牲人的个性为代价。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显然,班级授课制可能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的信息社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实行小班制。在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小学和初中的班级规模都是20-30人,但在中国大部分地方,目前还没办法做到。在婺源,一个班还是60人,虽然反复要求初中一个班不能超过50人。
作者:婺源王
链接:/p/8806b8c53a86
来源:简书
简化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