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龙泉寺前生
泰山位于今晋源区闫家坟村西,龙山与蒙山之间,属西山山脉。
在千年石函发掘新闻之前,很少太原人知道有这么一座山,更别说龙泉寺了。直到韩石的出现,人们才开始关注这座看似普通的铜山寺。
关于泰山的名字,在沈约的《诗经》中有详细的记载:相传北汉有一位登山家石敢当,以勇猛著称,他居住的山也因此而出名。泰山取泰山与石敢当谐音。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泰山的山脉看起来像一个大太子,所以有泰山之名。
泰山雄伟,林木茂密,山中柏树枫树。美丽的风景吸引着宗教人士在此修行打坐。泰山原本是道教方士修行的地方。据太原旧方志记载,泰山寺始建于唐代景云元年(公元710),原为道教昊天寺。500多年后,毁于金元。直到一百年后的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才重建,但将观音等五座寺庙合并,改为佛寺,名称也改为泰山寺。
还传说当时没有下雨,地方官民来此求雨,找到了汩汩的泉水,认为是有求必应的雨水。龙王赐泉,于是将泰山庙命名为龙泉,在泉水上建龙王庙,雕石龙,泉水从石龙口中流出。
据《清道光年间太原县志》记载,相传原天坛道观于金元年间毁于火。庭院东北角有一块石碑,竖立于唐景云二年(711),也是那段历史最好的实物见证。此外,明代嘉靖《太原县志》记载泰山有龙池,成为泰山庙别名由来的历史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