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南泥湾》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

歌曲《南泥湾》反映了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的历史事件。

歌词:何敬之

作曲:凯尔

篮子里的花很香。听我唱歌。

唱着唱着,我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是个好地方,好地方。

好风景来自好地方,好风景来自好地方。

庄稼遍地,牛羊遍地。

往年的南泥湾到处都是荒山。

没人,现在南泥湾。

和往年不一样,不一般。

就像今天的南泥湾,和往年不一样。

不再是旧貌换新颜,而是陕北好江南。

陕北江南,繁花似锦。

开车满山跑,学南泥湾。

江南无处不在,是的。

学生产,359旅是典范。

我们上前给模特送花吧。

我们上前给模特送花吧。

扩展数据:

65438年至0943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逐渐达到高潮,359旅作为“生产模范”在边区更是声名鹊起。这一年,延安军民精心组织慰问,把文艺节目带到南泥湾,告慰359旅全体官兵。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负责准备文艺节目时,有人认为要排练一个与359旅有关的节目。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主创人员终于构思出一种名为“摘花篮”的秧歌,由8名女演员摘下8对花篮,配合幕间休息在舞台上表演。间奏的最后一段歌词叫《南泥湾》。

诗人何敬之接到为这一集作词的任务后,结合自己对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特别是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深刻理解和体会,充分酝酿,一气呵成地写出了歌词,凯尔采用陕北民歌的模式为其作曲。

秧歌《采花篮》在南泥湾慰问演出中深受359旅全体官兵的喜爱。王镇高兴地走上舞台,与节目演员握手并合影留念。《南泥湾》这首歌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