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事件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意义是什么?

1,背景

1931 08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撤出东北,退守山海关。

1933 10月1日,关羽抗日战争爆发。同年65438+10月3日,山海关失陷。

2月21,1933,热河抗日战争爆发。同年3月4日,承德沦陷,热河抗日战争失败。张学良辞职出国考察。

6月,1935,11,直罗镇战役中,红军死伤俘虏东北军精锐109师6000余人,伤亡仅800人。张学良部队在战争中的失利以及随后与* * *产党的停战对峙,导致蒋介石亲自到Xi安督战。

由于中国爆发了大规模的一二九运动以及后来的两广事件,强烈地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日抗倭的决心。

2.时间:1936 65438+2月12。

3.地点:Xi安。

4.人物: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

5.后:1936 12二月12为了劝说蒋介石改变既定的“以和为外”的国策,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Xi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委主席、西北反匪总司令的蒋介石,史称“Xi安兵谏”。

6.意义:Xi安事件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变化的枢纽,从而结束了十年内战,基本实现了国内和平。Xi安事件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扩展数据:

“Xi事件”的策划者是杨虎城。

1936 12月12日凌晨,Xi临潼的枪声拉开了被美国作家斯诺称为“历史大峡谷中的一次大飞跃”和中国近代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的“Xi事件”的序幕。时任西北“剿总”副司令的张学良和十七路军总司令兼Xi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率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以“谏”的方式扣留了国民政府军委主席蒋介石。

“Xi事件”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共同发动的,但谁是领导者这个看似清晰的问题,张学良自己的回答却是模糊的。

1956 15二月15张学良奉蒋介石之命回忆“Xi安事件”时,回忆说:“Xi安之变,杨虎城是个好牵线,他不过是个陪衬。”他在1957中写道,“把Xi安事件的惨痛教训告诉全世界”,并说:“我是Xi安打土匪的主要伙伴——杨虎城将军...他很热衷于抗日,不愿意打土匪。”

但是,到了晚年,张学良改变了主意,说:“Xi安事件...可以说他(杨虎城)是主角,但名义上,我是主角。当然,我有责任。"

说:“其实,杨才是主角。想法本身是杨虎城提出的,发射过程是杨虎城做的。”

百度百科-Xi事件

人民网-杨虎城的孙:爷爷是“安事件”的真正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