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唯物史观?

1,历史唯物主义:

又称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上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立的。

用“历史唯物主义”一词来表达这一观点来解释历史事件的发生:“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最终原因和动力都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化,是社会划分为不同阶级以及这些阶级之间博弈的结果。”

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要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焦点。马克思的历史观跨越社会学研究和历史学研究,从阶级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

2.主要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负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走向了共产主义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已经走过了前三个阶段,正处于第四个阶段(越南、古巴、朝鲜等。声称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87年中国十三大,中国政府宣布他们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断言初级阶段至少是100年)。

扩展数据:

1,历史观的定义: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在唯物史观诞生之前,人们总是从上帝的意志、杰出人物的思想或者某种隐秘的原因,即从某种精神因素来解释历史事件,解释历史的发展。其结果要么是对人类历史的曲解,要么是对人类历史的完全漠视。

资产阶级历史观以“人”的观点来解释历史,这与中世纪以上帝的意志来解释历史的神学观点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个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特定社会关系而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性的人,或者说是失去感性存在的神秘的“自我意识”。

从这样一个抽象的人出发,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必然归于人性的善良或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和人们想象、思考的事物来解释历史,因此不可能正确认识历史和历史研究的对象。

2、历史唯心主义:

这是一种将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最终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也被称为历史唯心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的历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基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这一基本观点,把人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心主义掩盖了历史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在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前,历史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历史往往被歪曲,狭隘的生产规模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片面的理解。

直到现代无产阶级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而出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得以创立,社会历史的研究才第一次有了科学的基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历史唯物主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历史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