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的历史沿革
1913年2月,广东中医两界人士联合广东九山堂势力,商讨筹建广东中医学校事宜。1913年,“省港中医学校筹备处”成立,近代广东著名教育家卢乃桐当选为筹备处主任委员。1924,广东中医学院正式开学。
为方便学生实习,9月成立广东省中医院,1933。
1943,漂流。长安失陷,国破,唯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森林茂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广州沦陷,医院被日军占领。学校搬到了香港。1944,原计划在韶关复课,但因日军入侵,被举报。
抗日战争胜利1945,但医院被改成了省妇幼保健院。
直到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崩溃,医院才得以恢复。
1953,重组。野火不能烧尽它,春风的吹拂可以使它复活。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医院得到了发展。1953,改为国有医院,更名为广东省中医实验医院。65438-0956,在原广东中医学院基础上成立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成为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58医院正式命名为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名医云集,形成了广东省中医界宝贵的学术传统。
1973,郁郁葱葱。可谓光阴荏苒电转,草上霜飞檐走壁。
1973,医院成立四十年。最后,医院被批准建造六层住院大楼和辅助科室的附属建筑。为了建这座楼,全院紧急行动,自己挑水泥、搬石头、磨地板......大家搞突击劳动,不计报酬,不计休息时间,值班不补假。到1975,医院历史上第一座住院楼,是他们用自己的肩膀建成的。虽然文革时期工资往往难以保证,但那一代人始终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1983,改革。直到退潮时河岸变宽,没有风吹动我孤独的帆。
1983,建院50周年。沐浴在改革的春风中,省中医院启动运行机制改革,果断破釜沉舟,建立责任制,提出“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推出门诊为病人选医生、开设夜诊、午诊、优诊、快诊、周日门诊等一系列服务措施,医院门诊量快速增长。
1986新门诊大楼竣工。
1987,医院门诊量首次突破百万。
1988,下塘诊所成立。
1990,天河诊所成立。
1992,住院楼第一栋投入使用,同年5月,与日方合作开办“广东省高叶结直肠肛管疾病防治研究中心”。10年6月,医院被评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
1993,飞跃。更上一层楼,看得更远
1993,建院60周年,医院成为“国家级示范中医院”。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向我院提出了“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的目标。
1994,罗崇伟门诊成立。
1997年,二沙岛分公司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由于医院建设改变了传统模式,体现了“为病人服务”的人文理念,二沙岛分院成为中国医院建设的典范,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媒体誉为“开启了中国‘酒店化’医院的先河”。
1999,医院被评为“全国百强医院”。
2002年,广州慈善医院建成并委托我院管理,成为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
同年,与原珠海市中医院合并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在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珠海建成。
2003年,慷慨。学者不能不成为弘毅,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抗击非典的胜利中,广东省中医院29楼新门诊住院综合楼投入使用。
2007年,广东省中医研究院成立。
2007年,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投入使用。
2013,广东省中医院诞生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