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画瓶历史溯源
内画鼻烟壶的起源
内画鼻烟壶是汉族传统民间工艺。20世纪60年代,内画艺术出现了三大流派:北京的京派、山东的鲁派、姚江的粤派。
彩绘鼻烟壶是鼻烟壶的一种,是在中国兴起并发展了200多年后出现的新技术。但内画鼻烟壶一问世,立即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鼻烟壶艺术界独领风骚,并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的盛世之后,与封建王朝一样,逐渐走向衰落和消亡的封建艺术,又异军突起,为清朝中后期死气沉沉、平淡无奇的艺术领域增添了无限生机。内画鼻烟壶是鼻烟壶特有的艺术形式。虽然在内画鼻烟壶出现之前,鼻烟壶就已经令人神往、如痴如醉,但人们对艺术欣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们希望看到更多艺术欣赏价值更高的精美鼻烟壶,内画鼻烟壶就是这种艺术追求的结果。经过鼻烟壶工匠们的不懈探索,终于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更受欢迎的工艺品种——内画壶。
相关传说
关于内画鼻烟壶的出现,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清朝乾隆后期,北京有一个破落的文人,住在破庙里,生活非常贫困。但他对鼻烟上瘾,忍无可忍,于是找出了过去用过的玻璃鼻烟壶。用烟勺找到粘在水烟筒内壁的鼻烟,满足它的欲望。久而久之,就在水烟筒内壁留下了纹理。寺庙里的和尚受到了这种卑鄙行为的启发。他在方便诵经冥想时,将一根弯曲的竹签蘸上彩色染料,放入透明的素玻璃鼻烟壶中,在内壁上作画,从而发明了内画鼻烟壶。
但据香港鼻烟壶研究者梁志航先生考证,内画鼻烟壶是清朝嘉庆年间,由中国南方一位青年画家发明的(见梁志航《中国内画鼻烟壶新面貌》)。这位年轻画家的名字叫甘欢。他把小钢珠、石英砂和少量的水倒入壶中,来回摇晃,使壶内壁磨出一层细纹,墨水和颜料很容易附着。然后用弯竹笔蘸壶色;内墙刷反了。据徐墨石先生考证,甘洹本名甘。他的内画鼻烟壶题材广泛,以水墨为主,以素色为衬。他早期的作品署名是甘洹,后来又有一些署名是甘,比如《俗人》、《半山》、《云峰》、《桓温樵》。据考证,甘欢最早的作品写于1816,他出于某种原因写于1860。
假定
创作内画鼻烟壶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选择透明洁净的原料,如水晶、玻璃、茶晶、胡66和浅色透明的麻豆;其次,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背绘技法。至于原料,在嘉庆、道光之前,中国制造的鼻烟壶大量使用了水晶、玻璃、茶晶、琥珀、玛瑙等。,许多鼻烟壶被制成人们一眼就能清楚地看到瓶子里面的东西。至于背画,在我国也能找到它的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一种印章,就是在印品上,印章上刻的是反字,这样钟出来就是正字了。也有人认为内画应该起源于欧洲的背面。16世纪,欧洲出现了玻璃绘画,这种绘画形式创作的作品成为当时宫廷教堂和大教堂中最重要的装饰作品。背画是玻璃画的一种,是意大利和英国画家发明的。背绘的技法不同于在画布和木板上作画。它必须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纹理画在反面,这样人们才能在正面看到正确的图像。根据1950年英国伦敦出版的18世纪中国出口的艺术品(Jurdan M. Jourdain)...书中介绍的当时欧洲的背绘技法,影响了清廷和广州等地。这可能是当时在中国的一些西方传教士传播的。郎世宁和其他西方画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作的玻璃画是用背面技法绘制的。我国的鼻烟壶制作者,可能正是得益于背绘技术,创造了内画鼻烟壶的艺术。
鼻烟壶是如何在比赛中产生的,目前尚无定论。总之。内画鼻烟壶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牢牢地抓住了使用者的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鼻烟壶的发展,也让国外的鼻烟壶使用者、收藏者和欣赏者大为钦佩。
博山玻璃加料器的历史
淄博艺术玻璃又叫“送料机”。是博山盛产的各种玻璃条制成的工艺品水晶的总称。
相传,远在西周时期,奴隶在炼铜时,发现一种晶莹剔透的物体,冷却后脆硬。因其外形怪异,人们称之为“有色玻璃”。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博山一带到处都是火炉,盛况空前。到了清代,这里一般都会设立专门的机构,为皇宫制作玻璃喂食器。清中叶,博山玻璃送料机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从青岛海运出口,销往国外,年产量达7000多吨。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在北京修建玻璃窑时,派人到博山雇佣工匠,生产玻璃制品所需的条、壶坯也由博山供应。
到目前为止,有2500多种颜色。玻璃雕刻、玻璃花球、玻璃珠和玻璃挂屏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其中琉璃花球创作于清末。它是用熔化的琉璃制成花、叶、花瓣、鱼、虫等配料,然后铺上底料,上面的配件按设计图案嵌在里面,再用软化的水晶料包裹,熔化成所需形状,最后打磨冷却,成为成品。博山玻璃雕刻题材多为山水、花卉、人物、鸟兽,产品有碗、盘、瓶、灯等。
因为喂食器本身晶莹润泽,具有玉石材质的质感。“鸡油黄”,又叫“黄玉”,色泽鲜艳,光彩照人,黄中透亮,犹如鸡油。用它制成的花瓶和其他东西就像精美的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