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论文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不能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早期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是以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国家为目标的,没有考虑到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路线,所以注定要失败。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对外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军,工人阶级、学生、民族资产阶级等新的社会力量已经发展起来;工人阶级已经取代资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绝大多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通过实践教育,确认了中国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确定性;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的领导,我们才能有效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并拥有光明的未来。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建立这一全新的政党制度,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愿望。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成功发展的道路,是因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铺平了道路。
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的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第一节:第三党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
邓领导的第三党,其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大革命失败后出现的一个既区别于又介于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派别。其对中国出路的探索主要体现在邓发表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政见》、《中国向何处去》等一系列文章中。
关于第三党的具体政治主张,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第三党的政治主张是在总结和反思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这可以从其对国民党政府性质的分析和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的看法中看出。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已经成为“旧势力的化身、军阀的工具、人民的敌人”、“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的联合政权”。这是正确的。同时也批评了中国共产党,说:“* * *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组织主要是资本主义,所以想用共产主义革命的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我们反对用错误的药方——共产主义革命来摧毁一切现存的经济组织。.....* * *只想利用农民来掠夺农民,建立一部分工人专政,但是我们想...建立平民政权。“(1)不同意* * *的根本原因是观察大革命的实践,得出“共产主义革命”不适合中国革命的情况。这些批评有正确的成分,也有错误的成分。
第二,第三党讨论了中国革命的许多根本问题,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它看来,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封建势力占统治地位的阶段,或者说处于前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势力支配中国,中国社会处于复杂的局面。”。因此,中国革命“必将以农民和工人为核心,而其他一切受军阀、官僚和地主压迫和剥削的成分将包围农民和工人,形成广大的革命群众”,“对外担负起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的任务”,“对内清理中世纪的残余,创造新的社会秩序”。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族的平民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者、封建军阀和地主,以及依靠前两者为生的暴利和反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是“老百姓”;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夺取政权,“建立以工农为基础的平民政权”;革命的方式“必须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发展”;中国的革命应该分两步走:首先是建立平民政权,然后是实现社会主义。
以邓为首的第三党对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邓小平接受了马列主义的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理论,但没有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和模式。他主张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独立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形成了系统的“平民革命”理论。
第三,第三者的理论的确深刻、系统、精辟,但在实践中却遭遇了挫折。不可忽视的原因有二:一是革命的领导。邓把“平民革命”的领导责任委托给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第三党),这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也是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根本区别。第二,第三方的探索成果还停留在理论上(文字上),没有完全付诸实践。同时,理论上也存在很多缺陷。邓充分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但反对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并把希望寄托在投机性的“造反”上。这就决定了“建立平民革命军”的失败。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邓也主张“耕者有其田”,但他并不赞同中共以强力手段解决土地问题。
这样,国民革命失败后,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共产党的反思和探索极其鲁莽,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然而,由于坚决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革命力量继续增长。第三方在探索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其中很多是正确的;但其“平民革命”因不重视或没时间搞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而受挫。随着邓的不幸去世,第三党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其正确的理论和主张更加难以付诸实施。
近代中国人的探险史。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自己封建统治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各个阶级、阶层、政治派别为国家探索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斗争和探索,是打着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旗号;对内,反专制、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斗争与探索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
1.地主阶级抵抗(改革派)
背景与命题: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地主阶级的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从“上天朝国”的美梦中觉醒,开始关注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和抵抗侵略的途径。他们的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由于清政府的腐败,闭关锁国的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效果不明显。
评价:地主阶级抵抗集团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中国积极探索强国之路,抵抗侵略,以挽救民族危亡。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2.地主阶级的西化
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内政外交如何解决诸多危机上意见不一,形成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持清朝的统治,即“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洋务运动因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破坏、势力分散而破产。
评价: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向西方学习,决定了它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然而,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付诸实践。它引进了西方现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诱发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的现代教育始于新式学校的建立。促进了西方政治理论和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企的建立对抵御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农民阶级
背景与命题: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推动革命深入,颁布了《天朝天目制》。通过这个计划,我们要建立一个“耕者有田,食者有饭,穿者有衣,用钱赚,处处不均,无人挨饿”的理想社会。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性,以及土地的统一分配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统一入圣库,这一计划因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而未能真正实施。
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是反封建的革命;提倡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是落后的,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平均分配土地,把生产生活资料统一到圣库,这是乌托邦。
4.资产阶级改革派(改革派)
背景与命题:早期改革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种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提倡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实际效果:从《在公共汽车上写作》到社会政治运动再到百日维新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其最大的成就是对资产阶级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思想。
评价: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也是爱国的,因为它将改革思想与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但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进行改革和政治改革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65438+2009年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和竞争,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法庭”。这时,民族资本主义又发展起来了,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命题: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理论为革命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和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篡夺。
评价: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6.资产阶级激进分子
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并不彻底。北洋军阀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鼓吹该方案为“民主”和“科学”。具体来说,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在西方民权、平等和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包括倡导民主和科学。
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于是爆发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发起的。它有巨大的贡献,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与群众结合起来,把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也回避了当时反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没有直接提出反帝任务。
启示录3
中国资产阶级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武装,缺乏革命政党和武装力量的支持。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固有弱点,使他们不可能完全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由于缺乏一个深入的启蒙过程,人们不了解民主和共和的精神,所以他们不能建立一个有组织的、团结的和强大的革命党。他们也不敢深入发动群众,所以总是缺乏群众的支持。辛亥革命和民国初年移植西方民主共和制度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共和方案救不了中国,先进的中国人还需要进行新的探索。
工人阶级
1919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它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长达29年的艰辛探索。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理论。
党的十七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启示录4
只有在中国这个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理论的武装下,在中国新的发展道路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在四川地震救援工作中,中国* * *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把救援人员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地震中的每一个幸存者,真正体现了尊重一切生命、注重心理关怀的人文思想和仁爱之心。
标签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有志之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我对国情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只有* * *才能救中国的信念!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朽的牺牲,这使我深感责任重大。当代社会要求我们有宽广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也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迷茫,不迷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青年人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