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为什么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国家,或者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那么这个民族的历史就会停留在史前?
史前时期(主要是新石器时代以前)人类的主要特征——“平均主义”决定了部落社会的生产力存在先天障碍。这是因为: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每一个部落成员都作为父亲、丈夫或村庄共同体的一员而工作,工作是亲属关系和村庄共同体关系的伴侣。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活资料和自然资源。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使整个部落成为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生存,平等分享食物。这是人类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决定的。为了生存,我们必须组合成群体,用每个人的力量去对抗自然和野兽。
但由于部落中没有公认的由制度建立的强制权力,也没有对剩余劳动力的剥削,部落成员的生产力很低,每个人的劳动只需要满足个人的食物需求。部落成员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繁衍。在早期人类的观念中,他们并没有对未来进行规划和想象,而是认为世界是静态的、重复的,现在、过去、未来都是不变的。
经过漫长的史前时代,人类利用食物采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入农业时代。采集、渔猎向农业的转变,以及一系列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粮食生产过剩。人类人口中有一部分人不能从事农业而转向其他专业部门,如“祭祀”、“簿记员”、“军事首领”、“宗教显贵”,于是产生了阶级。这些人利用自己的力量(神力、兵力、知识)把自己凌驾于普通农民之上。久而久之,就有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是为了这个阶级的利益。国家的出现彻底失去了人人平等的“乌托邦”,但人类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因为公权力的压迫使得农民除了维持生计还要向国家纳税,商人除了养家糊口还要向政府提供税收。而且有了知识就可以做官,成为贵族就可以享受了。人类生产力向前冲的阀门已经完全打开。
简而言之,余粮的出现产生了阶级,阶级的出现催生了国家的出现。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出现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生产,对剩余劳动力的追求是推动人类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