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为什么会造成儒家思想的裂变?

现代“新儒学”是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条件下,随着近代西方文明传入中国而产生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儒家是指马一浮、梁漱溟、张俊立、熊十力等人所倡导的新儒家。广义的新儒家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以来所有关于儒家改革的理论。

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是新儒学的准备阶段,主要表现为儒生为了自强,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被动地接受西方文明的一些内容,“学为体,用西学”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思想。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是理学的萌芽阶段,主要表现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日益成熟的托古改制的社会改良思想,即以儒学来解释改良思想。代表作品有《大同书》等。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理学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孙文的《从古》一书中。在学习西方民主经验和反思西方弊端的基础上,孙文模仿儒家制度,创立了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分离的民权理论和五权分立的政体理论。在《建国方略》中,穆模仿制定了非常详细的“会议”、“议案”等程序和规定。在《国民性讲座》中,恢复“忠孝、仁、信、和”等儒家道德是振兴民族的基础;在《民权》讲座中,用儒家的“圣人庸愚”观念来解释真平等和假平等的区别。在民生讲座中,儒家倡导的大同被视为民生和社会主义的代名词。

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儒学的开端,主要表现在梁漱溟、张俊立、熊十力打着“新儒学”的旗号进行的儒学研究。新儒家的政治基础是当时官方的三民主义意识形态中含有儒家思想。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理学的活动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新儒家的目标是在融合中西文化的前提下阐释和发展儒学。代表作有梁穗怡的《乡村建设》和贺麟的《儒学新发展》。主要成果是熊十力继承了王陆的薛鑫和冯友兰的“新儒学”所建构的“新儒学思想”。总的来说,理学基本上是以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基础的,是在儒家受到广泛批判的时候出现的。这一阶段的理学在意识形态研究领域做了一些探索,对社会发展尤其是政治改革没有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