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经不止有一座长城。你爬过哪一个?
长城
221前,秦始皇灭六国,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政权,转型为帝国。214年前,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人进攻匈奴,占领河套,开始将秦、赵、魏、燕国修建的旧城墙连接起来,在万里中从临洮一直延伸到辽东,故名“万里长城”。在北方修筑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之间用于“共同防御”的城墙被拆除。
汉长城
安溪境内有150公里的汉长城,70座城楼和3座城垣。东起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疏勒河北岸,向西蜿蜒,与敦煌西涧码头相接。汉长城及其沿线的烽火台是汉代河西完整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侵蚀,它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滩上,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汉代长城之一。
北齐长城
北魏、东魏、北齐、北周修建和增建了长城。太常八年(公元423年)修筑北魏长城,西起河北赤城,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修筑北京居庸关,至山西河曲县。
北齐时期建设规模最大。从天保三年(552)到天保八年(557)的六年间,长城大修了五次。天宝五年(554年)“庚申十二月,皇帝北游大肃陵,见山川,必通长城”。天保六年(555年),北齐文宣帝“以180万人筑长城”,“向东入海”。天然林保护第七年(556年),“长城自西河(今山西汾阳)(今山西大同西北)筑于以东,前后东西三千余里,车十里守。其要点是建立州镇,那里有25个”。天保八年(557),“长城筑重城,自库洛坝(今山西省朔县西南),东至坞舒歌(今山西省樊氏平型关东北),路程四百余里”。鹤庆二年(563),三月,“胡失光骑两万,筑长城于紫关,仍筑长城二百里,驻军十二处”。北齐天同元年(565年)“若羡慕北鲁边境屡遭入侵,须有所准备。图书馆堆在东边,不肯出海。它随着山脉弯曲了2000多英里。其间若有二百里之险,或削山筑城,或封锁湖谷,设五十余戍。”今天北京通州区有北齐长城遗址,是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隋长城
隋代长城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特布德格查,长约6.8公里,分为三段。墙为堆土墙,有鱼脊,宽3米至6米,残高0.5米至1米。一些废墟上散落着灰色、黑色的陶器碎片和表面有绳纹的砖瓦残留物。从航拍照片和卫星照片可以看出,鄂托克前旗境内的隋长城位于明长城一、二侧的北面,与明长城的走向一致。
明长城
在明代,从明太祖洪武到明神宗万历,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200年间花费了约200-300万人的代价,建成了总长8851.8km的长城。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的大部分。
南长城
南长城位于中国湖南和贵州的交界处,也被称为苗疆长城,于2000年4月被发现。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北起湖南湘西凤凰县鹊营,南至贵州铜仁黄会营,全长19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