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有哪些戏曲?

温州南戏最迟产生于宋光宗王朝(1193),距今已有800年。温州人写的赵贞女、王魁,算是“第一戏”。明代《永乐大典》所收张协状元,也是南宋温州人所作。诞生于宋元时期温州的九三书社,是我国最早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的民间艺术团体。1968上海嘉定出土的明成化刊本《刘知远大白兔》也是“永嘉书社人才”所撰。最早将真实故事搬上舞台,利用舆论的力量促使地方官员“杀死江心寺恶僧祖杰”,是元代温州人的一大创举。《琵琶记》是元初瑞安人高则成的作品,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明珠。它的诞生将中国戏曲剧本从内容到形式都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后世中国戏剧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温州戏剧的历史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温州人率先创造了唱唱结合、以故事表演为主体的“南戏”。这种独特的戏剧形式,把中国民族文化的表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是温州人首先利用“书友会”这一社会文化团体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和戏剧活动家;第三,早期的南戏作品大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使得中国戏曲在幼年时期就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大众性;第四,温州南戏的出现,特别是高则成《琵琶记》的出现,从内容到形式都为中国戏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清末民初瑞安洪仁秉文创作的戏曲作品多达36种,其中大部分都渗透着“爱国主义”的创作思想。同时,他也是中国寓言剧和科幻剧的开创者。温州人善于利用丰厚的历史积淀,于上世纪末启动了“南戏新系列工程”,改编了一些南戏经典剧目,在改编中注重现代意识的运用,使一批古老剧目重获新的辉煌。2000年,举办了为期六天的“南戏国际研讨会暨南戏新系列展览”。让全国同行刮目相看。第二是戏剧优势。清代以后,温州地方戏经过长期的筛选和演变,形成了高腔、昆曲、瓯剧、和声四大剧种。就曲调而言,有正反乱奏、和声调、徽调、滩黄调、时调。外国戏剧包括京剧和越剧。高腔因其因循守旧而早逝,其他剧种基本都还存在。比如瓯剧、和剧,都是多声部剧种。上述两种剧种中也存在一些曲调高亢的小剧种。直接继承温州南戏的永嘉昆曲,在发展过程中一度消亡,但最终起死回生。张协冠军在首届中国昆曲节上的演出引起轰动,出现了“到处和大家谈永恒的昆曲”的热闹局面。此后,历届中国昆剧节上演的《杀狗破桂冠》均获得大奖。上世纪50年代,温州瓯剧上演《高集》《吴三春》等剧目,杨和挑印,一度冷清。90年代中期,参演的《餐厅杀人》获得文化部组织的“天下第一团”南方电影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男演员奖。上世纪90年代出道的方汝江、蔡晓秋,如今已成为瓯剧的中坚力量,并多次获奖。越剧是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剧种。温州越剧团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末《柴静集》的演出轰动了全国,并在此后的历次戏剧节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乐清市越剧团曾凭借《文奴归来》迷倒了一批越剧迷,而华·拉脚曾被评为浙江省最受欢迎的演员。上世纪末,因一部新编的南戏《洗马桥》而走红。怀仁堂曾经赫赫有名的瑞安越剧团一度蛰伏,如今却在充实实力,准备东山再起。温州木偶戏历史悠久,明代成化年间就有关于木偶戏表演的记载。80年代初,平阳木偶剧团的《发条》在全国木偶戏中获得优秀表演奖。1992创作演出的《水金曼山》再次获得全国优秀话剧奖和优秀表演奖。石的《蓝星之歌》(后改名为《幻雀岭》)把布袋戏的操作技巧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京剧在温州民间的普及程度,在其他城市并不多见,相关章节会有详细介绍。第三是受众优势。虽然戏剧的观众每年都在减少,但是青少年和戏剧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但温州的剧场观众毕竟是历史积淀,看戏已经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虽然数量有所下降,但也不会完全抛弃他们熟悉的民族文化传统。只要引导得当,失去的观众还是可以回来的。温州市有20多个京剧、越剧的业余组织(票房),每周都有活动。温州京剧、越剧爱好者在各类全国性比赛中频频获奖。永嘉山区还有一个欧居村,正逐渐向周边扩展。本世纪以来,温州CPPCC和温州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了多次戏剧进校园活动。温州电视台还开设了专门的戏曲频道;文化行政部门还特别支持有关剧团开办周末剧场。这些措施对促进戏曲的普及和培养观众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四是市场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戏剧危机”的呼声中,温州农村逐渐形成了一个戏剧市场。在温州农村巡回演出多年的民间专业剧团约有60个,全国各地许多知名的资深演员都来温州演出。中国传统戏曲市场的出现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温州人称之为“表演者”,即中介或经纪人。民间专业剧团大多靠“表演者”带路。65,438+070多名“演出人员”经有关部门批准进行了登记,并颁发了“农村演出联络员证书”。由于市场需要,农村还有专业户专门装卸露天舞台。他们有一套舞台设备为演出服务。根据表演者的需要,他们可以用专车把设备运到目的地,搭建舞台只需要几个小时。第五是人才优势。温州民间有句谚语:“瑞安是天才,平阳是戏子。”演员和才子并列,可见温州人对演员的重视。从清末到民国,温州的优秀演员,如叶(蒲门生)、杨胜涛(阿桃儿)、邱一峰(小圣水)、高玉庆(大)等,一直为老一辈所称道。杰出的演员如刘寅生、(京剧)、、黄(越剧)、陈茶花、(瓯剧)等至今仍很受欢迎。《当代温州》在编剧、导演、演员、舞蹈家、作曲家等多个艺术门类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数百个。值得一提的是,温州还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作家队伍,如游文贵、俞宗坚、张思聪、张烈、、石等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温州* * *创作、改编和编排了100多部戏剧。在戏曲理论研究方面,温州人才济济。中山大学已故教授董梅侃和王缉思是中国戏剧史研究的绝对权威。郑、孙崇韬、叶长海、等研究温州戏曲的学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温州艺术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南戏讨论集》于10年分七辑出版,约60万字,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1987、2000年,温州两次举办“南戏学术研讨会”;2007年还举办了“高则成诞辰700周年暨琵琶国际研讨会”并出版了论文集,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结论。上面说的五大优势,总结起来只有两个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的四个方面是外部条件或有利因素,而人才能否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发展现有优势是主观条件,是决策的关键问题。展望未来,应充分利用上述优势,珍惜历史,继续挖掘和整理优秀传统剧目;同时,大力开展优势资源的总结、评论和研究;加大力度培养各类戏曲人才;继续办好国剧进校园活动,培养新层次观众;扶持民间专业剧团,使温州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戏曲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