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迁都」,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先是盘庚迁到殷。
当时商汤建立商朝,定都于博(今河南商丘)。当时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甚至有一年爆发了洪水,实际上淹没了首都。商朝被迫多次迁都。
在商朝的第20个君主,即盘庚时代。潘庚想,这样老是被洪水追着跑不是办法。于是盘庚下定决心,再次迁都殷(今河南安阳)。
这步棋走完了。有了好天气,叛军鞭长莫及,不要打扰。从此商朝政局稳定,诸侯来韩,势力越来越大。
第二,周平王迁都洛邑。
在周平王的周朝,发生了另一件著名的迁都事件。
周幽王,西周最后一个君主,因为在一次篝火晚会上扮演诸侯而死。西周到此结束。后来,诸侯们拥立周幽王的太子伊玖为王,也就是周平王。
西周的都城是濠井(今陕西省Xi市长安区)。因为好景发生了地震,所以荒废了。并直接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于是,在郑、秦、金等诸侯的护卫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
第三,赵构迁都临安。
1127年3月,北宋都城东京在金军的大举进攻下被攻占。北宋的两位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都成了晋军的俘虏。次年三月,他们和后妃、皇族、数千官员一起被押解到北方严寒之地。
史称“靖康之变”。
然而,金军并没有抓住宋朝所有的宗室,还有一个漏网之鱼,就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赵构在南京宣布继位,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然而随着金军的不断追赶。赵构被迫一路南下,最后来到临安(今浙江杭州),确定这里是宋朝的新都。
临安是典型的江南城市,富裕繁华。赵构和他的继任者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00多年。虽然经济和文化变得极其繁荣,但他们的军事能力却越来越弱。最终,南宋政权被蒙古所灭。
第四,明成祖迁京。
中原政权一般喜欢在南方建都。南京是明朝的首都。
明太祖朱迪认为,帝国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为了直接抵御来自北方的威胁,有必要将都城设在北京北部。
这就是著名的“田字保家卫国”。
从65438年到0406年,明朝成祖开始在北京建造宫殿和城墙。由于当时建筑规模大,建筑技术条件差,仅筹备工作就用了11年,从全国各地开采珍贵的木材和石材,运到北京。
1417年,北京宫正式开工建设。三年后,北京故宫宣布竣工。明成祖立即下令迁都。这就是北京紫禁城的由来。
五、顺治迁都北京
清朝是女真贵族努尔哈赤建立的封建王朝。努尔哈赤最初定都盛京(今沈阳)。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人种选择,因为盛京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属于“四通八达,大明西征从都尔壁过辽河,路又直又近;北边三天可达蒙古,朝鲜可从南边清河路进入。”
然而,这一切都在顺治皇帝侵关时改变了。入关后,为了统一全国,必须在关内重新选择都城。因此,顺治皇帝最终选择北京作为清朝的首都。
此举也意味着清朝正式从地方政权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王朝。
6.蒋介石迁都重庆。
1937年,以七七卢沟桥事变为标志,全面抗战爆发。战争只持续了四个多月,民国首都南京被日军攻占。
幸运的是,在此之前,国民政府已经逐渐将国防中心转移到西南和四川。1937 165438+10月12、蒋介石决定迁都重庆。随后,南京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至重庆工作。8月194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还是南京的首都。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以重庆为指挥中心,领导了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重庆作为战时首都,也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