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有什么特点?
汝窑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解放后定名为临汝县,古称汝州。它是北方第一座著名的青瓷窑。始建于北宋,并火于北宋。耗时短,数量少。器形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似羊脂玉处于半暗沉状态,截取了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临汝窑晚期称为临汝窑。其中“风华”这个名字是宋高宗刘飞的堂号,也有人说是后人刻的。
南宋叶榛《谭斋毕横》说:“本朝定州白瓷有芒,不能用,令汝州作青窑器,故冀、唐、邓、耀州得知,汝窑为先。”说明汝窑正在接受朝廷的任务,烧制汝官窑器,使北方青瓷技术达到全国最高。在制瓷过程中,造就了一种清香的灰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制过程中,采用全釉烧成法烧制的支钉印记,其细小规整的程度是独一无二的。汝窑主要是依靠釉中所含的少量铁,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净的天青,使得汝窑釉面的裂片成为一种装饰,导致烧制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与釉的膨胀系数不一致)从上面可以看出,汝窑采用了南越窑的釉色,吸收了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南宋周惠《清波杂志》曰:“汝窑宫禁烧,有玛瑙粉为釉。”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有玛瑙粉,产生特殊的颜色,有蛋清、天青、粉红等。尤其是天蓝色最珍贵,粉色最好,天蓝色珍贵,有“雨后云破”的美誉。琉璃屋厚如一堆脂,如碧玉,扣如香。釉面沙眼露出蟹爪纹、鱼子纹、芝麻花。汝瓷的烧制,用的是满釉的小支钉。
汝窑是北宋官窑,为朝廷所用。很少在市场和民间流通。南宋时,有一篇文献说:“汝窑...只有回到皇宫才能卖出去,特别难达到”。说明它的价值在当时是非凡的。它的产品,首先最好的当然是给皇室的,不合格的允许在市场上卖,所以汝窑的产品大部分都是用来祭祀朝廷的。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世界上的一个博物馆,没有你是不可能完美的。”自宋、元、明、清以来,朝廷官员就使用器皿和宝物,视之为珍宝,比商、易、更贵。汝州民间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那就是“即使你有财富,也不如汝瓷”。
官窑烧了20年左右,传世品很少,所以东西很少。据目前统计,汝窑器流传于以下地方:北京故宫博物院20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65,438+0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卫基金会7件,天津博物馆65,438+0件,广东博物馆一半,中国香港收藏家罗桂香65,438+0件,日本4件,美国5件,英国私人收藏65件。
因为文献不详,遗址也很少出土,汝官窑入口在哪里?汝窑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者。对汝窑的寻找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80年代才在河南省宝丰县发现。经过中央和河南地方文物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为北宋宫廷烧制的汝瓷御窑口。从1987开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梁青寺汝窑遗址进行了试掘,首次发现了北宋宫廷御用汝瓷窑口,从而为这一重大历史悬案给出了答案。到目前为止,汝窑遗址已经进行了五次发掘。除了与原器相同的完整器和残片外,还出土了一些新器,如镂空香炉、胸钉、琉璃雕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实物资料,为鉴定和鉴赏传世汝窑器提供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和新材料。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相信汝窑会有更多的发现。
[编辑此段]汝窑的历史
从盛唐开始,汝州下辖的临汝、宝丰、鲁山等地,粘土丰富,林木茂密,从栾川坡上的沿河店,到东南的罗泉、桃沟、梁青寺,直至鲁山段店,方圆百里之遥。方解石、钾长石、长石砂岩、叶蜡石、萤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和应时等主要原料分布广泛。1988年9月,在鲁山县段店古窑址也发现了碎琉璃汝瓷罐,为唐代早期产品)。勤劳智慧的汝州人在用泥土制作陶器器皿时,由于烧得高,制作出了与以前不同的陶器制品。表面光滑细腻,色泽迷人,世所罕见。激发了汝州陶瓷人的智能技能,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使这一发现越来越成熟。
物产丰富的汝州,本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文化积淀源远流长。贞观之兴,使汝州经济空前繁荣。汝州陶器的发展促进了陶瓷业的繁荣。汝州制瓷业的繁荣表明,早在古代,汝州制瓷技术就已经先进。
汝瓷位列中国宋代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定窑五大名窑之首。杨迪大业初年(公元605年)产于河南临汝,临汝名汝州,故名“汝瓷”。
汝瓷最早烧于唐朝中期,著名于北宋。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断,繁荣前后不过二十余年,因此弥足珍贵。汝瓷较为罕见,全球仅存65件,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卫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博特博物馆、日本大阪东洋陶瓷博物馆、美国克利福德、圣路易斯等著名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
65438年至0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的实验和研究,1958烧制出第一批豆青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青釉通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人的一张名片。
汝瓷以珍贵的玛瑙为釉,色泽独特,被誉为“玛瑙是传世之釉”。随着光线的变化,釉色如“雨过天晴,云开雾散”般绚丽、润泽、古朴。器面小而开有蝉翅,称“梨皮、蟹爪、芝麻花”。北宋时,你的瓷桌上常刻着“风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也曾刻过“蔡子”这个姓氏作为纪念。自宋、元、明、清以来,朝廷官员就使用器皿和宝物,视之为珍宝,比商、易、更贵。它被称为“汝瓷虽然很有钱,但还是不如它好”。
根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的推断,“宋微宗崇宁五年至哲宗元佑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重金在汝州制作青瓷,因为定州的白瓷太鲜艳,统治者认为没用,就下令汝州制作青瓷。汝瓷从此被选为皇家珍宝,也被称为官方瓷器。
北宋时期,北方烧制青瓷的中心在汝州(当时属直隶州,即今汝州市)。当时(公元1102 ~ 1127)汝州下辖佳县、隆兴县(今宝丰县)、鲁山县、汝阳县(益阳)、汝阳县。汝州四方有多处烧青瓷的古窑遗址,形成“汝河两岸百里山水,处处火满”的繁荣景象。南北瓷区;北区从汝河北岸汝州市的张公巷、文庙,大禹乡的东沟、陈家庄到临汝镇的黄姚。二是从北汝河南岸的延河店,向东南方向延伸至罗泉、桃木沟、梁青庙、梁洼,直至段店,方圆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窑址。鼎盛时期有300多座窑子,遍布内乡、益阳、新安、黄河以北。这是汝窑生产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
汝州东北部烧制略具装饰花纹的青瓷,釉色极润翠绿,为早期产品;南方烧制,多以印花或雕花装饰,在透明的艾草釉下若隐若现,但制作时间可能晚于南宋;市区出土的新窑具多为汝窑,多为天青汝瓷。汝瓷还生产天目瓷、白瓷、花瓷和茶釉瓷。
唐代汝州下辖的临汝、宝丰、鲁山等地粘土丰富,林木茂密,大量方解石、钠长石、长石砂岩、叶蜡石、萤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应时等主要原料分布广泛,为汝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汝州北部唐墓出土一件碎琉璃汝瓷碗)1988年9月 在鲁山县段店古窑址也发现了破碎的青釉汝瓷罐,这是唐代早期的产品)。 北宋年间,官府在汝州设窑,其制品称为“汝窑”。“汝窑”出现时期的越窑衰落后,产品主要是宫廷御用,只允许归还的部分出售,最近尤为少见。汝窑胎质细润,多如烧香灰。透过釉底略呈粉红色,区别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出淡淡的天蓝色,有的略深,有的略浅,但又离不开天蓝色的基本基调。你的釉汁明亮润泽,充满了豆绿、粉绿、月光白、绿等等。通体薄片,底部有芝麻粒和微小的支钉,是灼烧的痕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汝窑串纹”和“洗”是古陶瓷中的稀世珍品。
宋周惠的《清波杂志》、陆游的《旧学寺笔记》、的《武林往事》、的《石浦》、欧阳修的《归田集》、赵的《葛沽要略》、汝州志等都记载了汝瓷的初情。“汝窑宫内禁止焚烧,里面有玛瑙粉作油(釉),只有朝廷捡回才能出售。最近特别少见。”宋代诗人在《谈斋》,明确提出“定州白瓷癞而不可用,令汝州作青窑器,冀、唐、邓、耀州皆知,汝窑为先。”赞。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朝南迁。由于长期的战争灾难,汝窑被毁,技艺失传。元明清民窑虽然继续烧制,但由于种种原因都失败了。民国27年至30年(1938年至1941年),资本家李少初试图模仿汝瓷,在汝州蟒川延河店汝窑旧址建窑,但也未成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原会长冯献明说:“汝窑的釉色最难仿制,比定窑、钧窑、耀窑的釉色难多了,不易仿制,所以没有传世真品。”正如清代巡抚孙浩在一首诗中所说:“青瓷上无雕,非袁氏始耕。名君当年进贡绍兴,瓶瓶灯色动。官哥配得上你,当时声音的价格。菜虫是杯具之蛾,人难以久留。金盘玉碗堪称人间珍品,土中提炼。窑烟寒,野煤长春。”诗人高度赞扬了汝瓷,但也表达了他对失去汝瓷的感受。
汝官窑遗址在哪里?这是一个大悬案。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汝州、贾立安、鲁山、宝丰、宜阳、新安等10多个县市发现了许多窑址,都属于民窑系统。
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最终在宝丰县西大营镇梁寺村南河边的梯田上发现了汝官窑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内涵丰富。窑具和瓷器碎片堆积如山,厚达2 ~ 3米。最厚的超过6米。窑址附近盛产玛瑙石,是汝窑特有颜色的釉料。烧出的青瓷色泽鲜艳,开口美观。宋哲宗元胡时期,在庆陵镇设立巡检司,负责坑的治理。在试掘过程中,出土了20多件皇家汝瓷,包括鹅颈瓶、肩折壶、窄颈小口瓶、碗、盘、洗涤用具、壶、茶盘架和盖子。这一考古新发现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发现了北宋五大名窑汝窑遗址。
【编辑此段】汝窑的釉色
碧蓝如天:汝官窑的天蓝色釉色为主。但是在不同的光照和不同的角度下,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普通的体验,在明亮的光线下,颜色会变成绿色和黄色,就像雨后云开雾散,晴朗的蓝天上金色的阳光。在昏暗的灯光下,颜色是青中带蓝,像一片清澈的湖水。原因是汝瓷玛瑙进入釉中,造成斜切片角度不同,大小不同的气泡对光的反射也不同。
面如玉:关键是半透明的结晶釉,对颜色和光线极其敏感,但绿釉能从里面反射出一种红晕。釉面稍厚的地方,会像油脂一样凝固绿色,又像蜡滴融化玛瑙再挂起来。釉面略薄的地方,如少女羞涩的脸隐隐泛红,又如朝露,把薄云微微染红。釉面润泽柔和,清纯如玉,酥油感明显。抚之如丝,温润质朴,亮泽有光泽,釉色似一堆肥肉,恬静淡雅,色泽润泽纯净,纹路晶莹多变。见其绿如玉峰,其美如玉。你的釉面光泽不如关、葛瓷光亮,甚至不如龙泉青瓷。你的釉的光泽,比起御器和出土都有的丁、龙泉瓷的标本,只比后者稍强一点。这说明在釉料中加入玛瑙,你的釉料的玻璃化程度和珐琅质的耐腐蚀性都降低了。
另一方面说明缺乏明显的玻璃质感是玛瑙釉的重要特征;珐琅质厚润,釉色不均匀,长期不平整,有少量气泡,釉收缩。蝉纹:用“蝉纹”来形容你釉面的开启是最生动的。前人用“蟹爪纹”来形容。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汁中棕眼似蟹爪”,意思是气泡破裂造成的釉上棕眼,像螃蟹走过沙滩留下的蟹爪印。二是描述瓷器表面开口的长短,不规则,交错,特别像蟹爪。笔者观点:所谓“蟹爪纹”,就是在一个瓷器开光的主纹上形成一个次纹,形成一个“Y”形(蟹爪),然后在次纹的一侧形成一个次纹,形成另一个更小的“Y”形(蟹爪),...就像树干生出大枝,大枝生出中枝。其实中国画技法中的一种,起源于宋初的枯树画法,叫做蟹钳法。用蟹爪手法解释开瓷主次方向是最简单的方法。但用蟹爪纹来描述你官釉的开光是不够的,因为它只描述了开光的主次方向,而不能描述你官釉中的斜开光。所以有人用“鱼鳞”或“冰裂缝”来形容这方面。所以用“蟹爪纹”、“鱼鳞纹”、“冰裂纹”来解释你官釉的开光,只抓住了一点,忽略了其余。蝉翅纹既有蟹爪纹,又有鱼鳞纹或冰裂纹,是形容你官釉最形象的比喻。
蟹爪纹描述了瓷器开光的主次方向。
晨星稀:汝窑器釉厚,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之为“晨星稀”。它在光中出现又消失,就像闪烁的晨星。在汝窑瓷器的断面上,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镶嵌在釉层的中下部。在釉上用放大镜观察,中间层的这些气泡是釉层中稀疏的星星,和星星一样大。而隐藏在釉层底部的另一部分气泡,则很难从釉中看穿。汝瓷在其胎体釉之间有一排肉眼可见的气泡,与宋龙泉、南宋御窑等青瓷系统釉中气泡的排列不同,是玛瑙釉的又一特色。同时说明玛瑙的粘性太强,在烧制过程中釉料和胎体中的空气无法正常逸出,更多的被封闭在下层釉料中。芝麻支钉釉满足:。郜琏《尊生八记》说汝窑“底有微芝麻,以赚针”。在物体的底部可以看到芝麻般薄的支钉痕迹,这些痕迹很浅,有小米那么大。汝窑的钉痕大多有芝麻那么大,这在其他瓷窑很少见。
棕眼,釉面气泡在窑中烧制时爆炸自然形成的小洞。
鱼子纹:鱼子纹是指汝瓷珐琅质表面的黄色斑块,不同于的天青釉表面。
鱼子酱花纹的分析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和鱼子酱一样细的小釉面切片。许智恒< & gt“汝窑创建于北宋时期的河南汝州。土脉细润,如铜,厚而汁亮。那些有铜骨无纹的,那些有铜骨有獐的……”。关于汝瓷的片头有各种各样的描述,比如蟹爪纹、冰裂纹、蝉翼纹、鱼子酱纹等等。,不过我觉得蝉翼图案比较合适。而你的瓷釉却是一片红晕,有的像清晨出海,有的像晚霞,有的像风平浪静后的雨,有的像挂长虹,都是美好的形象比喻,有点夸张。说到底,釉上的红点暴露在蓝釉上,像浮在水面上的鱼子。仅此而已。我甚至认为这是汝瓷的缺陷。但对汝瓷来说,还有另一个非典型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铜骨无纹者。因此,鱼子酱图案是汝瓷的典型特征。
“蔡”字碑文涂有紫褐色保护釉,颜色较深。宋代蔡京(1047 ~ 1126)仙游(今福建)人。官至俗,拜太师。蔡京的文具。蔡京是北宋“迷彩苏黄”四大书法家之一,所用的书房等物品都是当地官员赠送的。中国家喻户晓的古代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杨志护送金银担;吴永志上了分娩课。这里的生日程序是,著名的京官梁中书买了一百个金球、宝物、玩具等东西,送到东京,与岳父蔡太师一起庆祝生日。可见当时全国各地的官员都在贿赂蔡京。蔡京乱了二十年。鼓吹“富强”耗尽了国库,把北宋拖到了灭亡的边缘。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北宋蔡京出逃京城时,将平日积攒的金银珠宝、文采珍宝运走,装了满满一船。为了防止土匪劫掠,蔡京还把40担金银珠宝送到浙江海盐的百姓家中。靖康元年(公元1126),宋钦宗降职蔡京为崇信、清远军的节度副使,安置在韶州(今广东韶关),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汝州和宝丰之间是汝瓷的遗址!我希望每个人都更多地了解汝瓷!
[编辑本段]莲花式暖碗
汝窑的莲花式暖碗是用莲花或莲花花瓣装饰和造型的,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流行起来。后来采用了出淤泥而不染的习惯,寓意诚实,被各种器皿广泛使用。此器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线条柔美,典雅美丽。原器皿应配持壶,持壶是温酒器皿,常见于晚唐至宋代。汝窑以前是宫中用的,但由于过烧的方式,其口有缺陷,于是有了“宫中命汝州烧青瓷”的举动。选择汝窑的原因之一是釉面饱满。烧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窑底坍塌。汝窑用的支钉很小,留下的钉痕像芝麻一样。窑底的五个支钉记号也就是俗称的“芝麻钉”。釉上的细纹有“蟹爪痕”之誉。莲花暖碗,造型典雅,釉色柔和不透明,在为数不多的几件传世汝窑器皿中更是弥足珍贵。
“如松窑”粉蓝釉。宋代宗伟时期的汝窑瓷器——青釉瓷,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国宝之一,也是瓷器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代表了北宋整个精美文化的水平。汝窑是单色蓝釉系统。据南宋周惠(清波杂志)记载,汝窑蓝釉是掺入玛瑙粉的,玛瑙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是配釉的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