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关于刘和珍和鲁迅和318大屠杀的信息。

刘和珍,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出生于1904年3月,死亡于1926年3月。

刘和珍,祖籍河南,出生于江西南昌。1918,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五四时期,我和同学一起参加示威游行,不顾校方阻挠,带领女师生组成宣传小组,宣传抵制日货。后来学校组织了学生自治会,尖锐地批评了当局束缚学生的封建校规,迫使学校取消各种禁令。1921,女老师率先剪了短发,两三天就让100多人剪了短发,其他女校也纷纷响应,开创了江西女子剪发的新风格。同年冬,发起成立进步团体“觉社”,并任《江西女师范周刊》总编辑。1923年秋,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后升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当选为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4 165438+10月,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无理拒绝学生提出的辞退不称职教师的要求,并声称要处理她和其他领导人员,引起学生强烈不满。5438年6月+次年10月,学生自治会通过了开除杨荫榆的决议,但因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的阻挠和破坏,决议未能明确。5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五七国耻追悼会。杨荫榆试图主持会议,但遭到她和许广平等人的拒绝。于是她恼羞成怒,决定开除这六人,激起了学生的愤慨,女师大趋势愈演愈烈。8月10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宣布解散女子师范大学,并派出400多名武警和流氓三次闯入女子师范大学,强迫学生离校。她亲自带领学生誓死奋战,通电各行各业:“此身可死,此志不改,威武则誓死为校烈士。”最后寡不敌众,被拖出校门,关在潮湿的小屋里,依然不屈。11年十月,北方革命运动兴起,政府官员纷纷出京段。30日,女师大学生返校,发表复学宣言。65438+2月11,班级正式开班,300多人在她的主持下举行了庆祝复学斗争胜利的大会。1926 3月12日,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国军,引起北京各界极大愤慨。18日,北京市总工会、总商会、学联等180多个团体和各校5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全国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土匪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要求驱逐英、美、法等八国使节,并在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当时她正患感冒,伴有呕吐,完全没有理会。她担任女师大游行的指挥,走在最前面。当她走到段的政府门前时,被她的卫兵开枪镇压了。当场死亡47人,受伤200余人,为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她在21岁时被杀。4月1日,鲁迅先生撰文悼念刘和珍君,称赞她是一个“刚毅刚毅,百折不挠”的“真正的勇士”,是一个为中国而死的青年。

鲁迅

(1881—1936)

中国是现代伟大的作家和翻译家,新文学运动的创始人。育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一个破败的封建家庭。

年轻人受到进化论的影响。1902赴日留学,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改变民族精神。1909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委员,在北京大学和女子师范大学任教。

1918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的笔名首次发表,猛烈地揭露和批判了吃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前后,他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沿,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期间,先后创作出版了《呐喊》、《坟墓》、《流浪》、《野草》、《晨花》等专辑,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民主的思想特征。其中,发表于192112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反动当局通缉,南下厦门大学任教。1927 1去了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4·12”事件后,他愤然辞去在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 10到达上海。从1930开始,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同盟、中国左翼作家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迫害,积极投身革命文艺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在文艺界积极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杂文,这些作品被收入《正义集》、《三闲集》、《二心集》、《南戏北动员》、《花边文学》、《桀骜亭杂文》等专题集。鲁迅的一生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领导和支持“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文学团体。《民族新报副刊》、《莽原》、《奔跑》、《翻译》等文学期刊主编;对青年作者的热情关怀和积极培养;他收集、研究、整理了大量的古典文献,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老的文化遗产,编著了《中国小说史略》、《中国文学史大纲》、《唐宋传奇集》。

1936 10 6月19死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