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的发展历程
青铜器铭文的特点:
殷周青铜器上的青铜器铭文也称为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时代,以鼎为代表的礼器,以铃为代表的乐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朝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青铜器的制造非常发达。因为一周前铜还被称为金,青铜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青铜铭文”或“吉祥文字”;因为这种青铜器上钟鼎上的文字数量最多,所以过去被称为“钟鼎文”。
金文的应用时间约为1200年,从商代初期到秦灭六国。据容庚的《金文辨》记载,金文共有3722处,其中2420处可以辨认。
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不一。记忆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多为歌颂祖先和诸侯的功绩,也有记载重大历史事件的。如著名的《毛·》就有497个字,涵盖面很广,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与甲骨文笔画细、直笔多、转折方不同,金文的笔画粗、弯笔多、硬块多。
青铜器铭文早在汉代就不断出土,并被学者研究过。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材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最珍贵的资料。
金文的发展
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的去世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青铜器铭文,成为周代书法的主流。因为它被刻在钟鼎上,所以有时被称为钟鼎文。据调查,商代青铜器上刻有类似图画的铭文。后来继续演变,商代末期的青铜器铭文也与甲骨文一致。这种青铜器铭文在周代达到顶峰,并延续到秦汉时期。但商代的器物和铭文很少,秦汉也到了末期,应该算是周朝的主流。
据统计,金文上约有3005个字,其中已知的有1804个,略多于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继承甲骨文,始于秦代小篆。流传的书大多刻在钟鼎上,所以比甲骨文更能保存原文字,风格古朴。
青铜器铭文的全盛时期是周,东移,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趋于完整、浑厚,产生了青铜器铭文的黄金时代;东周的地域特色是各国割据形成的——所以分开介绍。
西周继承了殷末的书法风格,直到成王后才产生了独特的风格,书法风格瑰丽瑰丽。赵穆之后,就变得严谨正确了。
学术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西周初期,从吴王尹柯到康王,由于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周公礼乐,是一个太平盛世,书法家得以展现雄浑飘逸的风格,内容也逐渐拉长,如《大丁羽》就是这一时期最典型的代表作。
赵穆之后,书体逐渐发生变化,笔画由粗到细变得统一。收笔和起笔也由方圆变为圆笔;线条均匀呈方形,书风极其严谨正确。这一时期的代表有格调高雅的颂鼎、格调高雅的大可鼎和有点早期风格的毛公鼎。
东周:东移后,秦迁都雍,继承了西周的故里和文化。正因为如此,春秋战国时期秦的文字与西周的文字是一脉相承的。也正因为如此,当东方国家的文字由于地域特点和文化原因而出现横向变异时,文化落后的秦文字就成为了汉字的正统(即使不考虑中国最终被秦统一、统一文字的事实,也可以认为在汉字发展史上,秦文字代表了汉字发展的主流,而六国文字则代表了支流。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可以分为秦文字和六国文字两个系列。(秦文字是春秋至战国时期,六国文字是指战国时期的东方国家。)一般文献学家也称为“西文”、“东文”。
秦统一六国后,开始规范文字,也就是所谓的“同语文字”。秦代的规范字是以秦文为基础的,秦以后的汉字演变也是在秦代规范的秦小篆和秦篆的日常书写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秦朝“同文不名”之后,六国文字被淘汰,秦文成为真正的主流。因此,秦书是继承西周古文,开创汉魏隶书,乃至楷书的重要环节。它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汉字按照自身内部结构规律演变的一部分。所以就文字学而言,秦代的西文研究比六国更重要,因为它们是汉字的直系血亲,而六国是旁系分支,虽然也相互影响、相互吸收。
秦代的青铜器铭文逐渐走向末路,石刻也不多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法度、秤、石之业刻或铸于铜、铁上颁布于天下。它是《小传》的代表作,其特点是曲线流畅,层次感强,工整多变,气势奔放,也为后人学习《小传》提供了最可靠、最完整的资料。
发展
金文是汉字的一种书法名称,指的是殷商、周代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时代,以鼎为代表的礼器,以铃为代表的乐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中国在夏朝进入青铜时代,炼铜和青铜器制造技术非常发达。因为周朝称铜为金,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吉祥文字”;因为这种青铜器上钟鼎上的文字数量最多,所以过去被称为“钟鼎文”。
金文的应用期约为800年,从商朝末年到秦灭六国。据容庚的《金文辨》记载,金文共有3722处,其中2420处可以辨认。
分类
古代青铜器铭文
金文是中国古汉字的一种书写形式。商,西周,春秋战国。金文有四种,即商代金文(约公元前1300年~约公元前1046年)、西周金文(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东周金文(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2年)和秦汉金文。
商代青铜器铭文
即使商代以前就有青铜器,但青铜器铭文始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之后。刚开始只有几个数字,到一周开始,已经达到200多字了。商代末年,有青铜器铭文的青铜器很多,但描述还很简略,多为铸者或其祖先所忌讳。直到商朝灭亡,只有文章,但当时最长的文章仍然只有四十字。
西周青铜器铭文
到了商代的周朝,金文逐渐繁荣,记载了天帝的大事,如王召南巡、旺姆西征等。
东周金文
自屏东东迁后,铁器逐渐普遍,钟等青铜乐逐渐增多,也可铸于青铜器外部。所以金文记载的不仅仅是王公大臣的事,还有功勋和尺度。此时金文被广泛使用,被称为鼎盛时期。
秦汉铭文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诏令用同一种语言书写,四面八方竖起纪念碑。用的都是小篆,钟鼎上也不再刻铭文,所以金文逐渐没落。直到汉代,人们更多地在铁上铸铭文,青铜器皿已不再使用,所以历史上也看不到青铜器上的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