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伦理的秩序是“礼”的秩序?

因为礼貌是维持秩序的有效手段。

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其核心是教导人们培养自律精神,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在治国理政、管理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作用。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法治理念的传入,礼治不断受到批判。今天,学术界对礼制文化进行了重新研究和重新审视。学者们认为,去其糟粕,对构建社会秩序、道德教育、实现社会和谐具有独特的价值。仪式是一种社会规范。

礼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仪式活动,是祭祀活动的规则和程序。《说文解字》中说:“业户各司其职,故蒙神赐福。”因为仪式是由祭祀演变而来的,所以人们对仪式的态度是敬畏的。同时,这种规范体现了对同宗的崇敬和信仰,因此更容易被遵守。

随着社会的发展,仪式从一种宗教仪式规则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仪式中蕴含的秩序和等级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仪式对秩序的影响是双重的,即规定了现实的社会秩序,强化了人们对秩序的认同。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原则是由外在的强制秩序确立的;另一方面,礼仪在人们心中内化为道德,违反礼仪就是违反道德,道德控制和教育着人们的行为和观念。

因此,仪式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法律规范。礼是用来规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的。礼使人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时,礼貌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善良自律。通过礼仪的教化,将社会规则内化为人们内心的道德标准,通过让人们认识和遵守礼仪来实现“治国、定国、定民”的作用。仪式承担着社会规范的基本功能。首先是建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在礼所构建的社会中,人们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等级来确立自己的地位。这种地位秩序是不能随意破坏的,否则人家做的就是“非法侵入”或者“非礼”。二是明确社会中每个个体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社会中各种职位的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三是促进社会成员的正确行为和自我修养。礼对个体道德的提高和人性的陶冶有着重要的作用。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对人民进行礼义教育,就一定会提高人民的道德自制力,从内心深处遵守社会规范,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秩序和道德是礼的追求。

礼作为传统社会维持秩序的有效手段,具有很深的封建落后性。它强化了等级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平等观念格格不入。“业主平等,老少有别,贫富皆称”。礼仪所建立的等级秩序是不可违背和逾越的。这种等级秩序以国家权力为中心,强调服从和特权,而忽视了对人自身价值的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人权和自由。“礼”以其复杂的等级制度强化了王权至上,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维护社会和谐,重视道德教育,对今天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借鉴意义。

礼仪以一定的礼仪规范和社会习俗为基础,使社会各个阶层以一定的方式形成一个整体,呈现出良好的秩序。礼界定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制定了相应的行为准则,在分化的基础上建立秩序,明确了每个个体的责任意识。人在社会中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言行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只有每个人都遵守礼仪,社会才能实现和谐。例如,孩子应该孝顺父母,学生应该尊敬老师。在当今社会,每个公民也应该树立秩序意识,认可并遵守社会规则,不做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积极承担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才有坚实的基础。

礼仪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并不是完全强制执行的,更多的是通过内化转化为人类的道德意识。礼仪强调人的自觉,礼仪的外在表现是循规蹈矩的行为,需要内在道德观念的支撑。《礼记》说:“圣贤为礼而行,使人有礼貌,从禽兽中认识自己。”可见,礼强调的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转变。传统的礼仪规则维持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但这种制度的实现不是严厉的惩罚,而是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可以避免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危害。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除了外在的强制性法律,还有很多内在的自觉的道德约束。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按照社会规范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并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和检查自己,不断提高道德境界,整个社会就更容易实现规范和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