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油画的作者和当时的背景。
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根据中共宣传部和文化部的指示,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央美术学院领导蔡若虹、蒋丰、王朝文具体组织实施。参展艺术家是来自北京和华东地区的数十位著名画家。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强大的画家为展览制作了近100幅画作。
这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盛事,画坛各路诸侯的精品不仅在此次展览中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还有不少作品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甚至有些作品后来在中国美术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比如地道战,毛主席延安整风,抢上海大桥等等。
后来在总结中,大家一致认为好的作品很多,但是反映共和国成立的氛围不够。
当时谁也无法预测,这个结论为历史巨著《开国大典》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博物馆研究员李仁才对笔者说:“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没有一幅关于党的历史的画作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PRC)的成立明显不合适。当时革命博物馆的展厅确实需要这么好的作品。”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幅油画:《开国大典》。
走进中国美术史的艺术殿堂,人们不难发现,从商周到秦国的统一,从唐朝的建立到清军的入关——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开始,都没有流传至今的关于开国大典的历史画,但创作出一幅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巨幅油画,是何等的气魄!
中央美术学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著名教授董·。
他多次为领袖和英雄画像,并参加了开国大典,在那里他写下了“当之无愧”
应该说这是一个公平的选择,也是一个历史的选择。
董在艺术界早已名声在外,他的作品多次受到徐悲鸿、艾中信等著名画家的称赞。
董出生于浙江绍兴。杭州艺术学院毕业后,赴湖南、越南河内深造,后赴西南、西部、西北学习创作。他曾经在敦煌临摹壁画三年。他的素描和油画技巧在同行中很有名气。
1949年初,北平解放时,董创作了一幅水粉画《北平入城》。
虽然不清楚《北平入城》的成功是否与董创作《开国大典》有关,但董在革命题材创作和人物绘画方面的功力确实在业内有口皆碑。
当时,董以此写生请教了徐悲鸿、艾中信、蒋丰、吴作人、罗等画家。
值得一提的是,从素描中,我们可以看到董有两个创造性的突破。第一张是素描除了毛主席侧身站在中间位置附近,其他* * *都站在画面的左三分之一处,而右边是广场人群,所以按照一般构图规律,左右空隙的布局似乎是不平衡的。另一个是按照正常的视觉规律,毛主席的右前侧应该有一个天安门门的红柱。
艺术界同仁对董大胆的构图构思感到惊讶和欣赏,认为第一次突破增加了* * *与广场上的人的对比效果,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更能突出喜庆的气氛。第二个突破被认为是极其大胆的。如果去掉这根柱子,广场会更开阔。反之,如果这个栏目画出来,就比较繁琐了。
为了稳定大局,还邀请了几位建筑师,大家都理解并赞同他。著名建筑师梁思成评论说:“图的右边有一根柱子没有画出来...这在建筑学上是一大失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大成功。”
很快,董就投入到了真正的开国大典的绘画创作中。
两个月后,巨幅油画奠基仪式结束。
《开国大典》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掀起了“中国风格油画”的艺术思潮
开国大典建成后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厅。
画家艾忠信曾做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色彩设置,从人物到场景,其风格足以体现一个大国的风范。董处理主要人物左侧不到一半的宽度,这不仅是大胆的技术,而且重要的是,他了解构图的整体情况...《开国大典》的大色很好理解,看似简单,但红、蓝、金(流苏、菊花)是刻意安排的。它描绘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庄严而温馨的场景……”
一些著名画家看到这幅油画后,都认为它是一幅难得的画。这幅画经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后,在艺术界和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徐悲鸿看完《开国大典》后非常激动,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董圆满完成任务,值得一百分。”但同时他也用西方油画的传统标准做了后半段评价:“因为缺乏油画特色,也要扣五分。”
这里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风格。但这正是很多画家认为的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传统的油画是用灯光和色彩来创作的,这幅画就不会有这么热烈的气氛。
艾忠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开创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格。这是一种新的油画类型,成功地继承了盛唐装饰壁画的风格,体现了民族绘画的特点,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至此,画坛掀起了董一直倡导的“中国油画风格”。开国大典无疑成为了这一理论的典范,这一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1953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登了油画《开国大典》。也是在这一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开国大典》印成成人画在全国发行,发行量达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