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宜宾的历史?

宜宾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居住在现在的市中心区、南岸区和九洲区。这里依山傍水,土地开阔,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原始人捕鱼、狩猎采集、耕种生活。据发掘资料显示,共有7件石器,包括3把石斧、1把石锄、1个粉碎器、1把石铲和1把刮刀。磨制石器的制作工具有八件,其中石斧七件,石一件。

从上述生产工具可以看出,斧子、锄头、敲击器、铲子和刮刀都是用于伐木、耕作、采集和狩猎。说明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从事生产劳动,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楚威王(昌王*《华阳国志》作《香清王》)使将军庄踏江(即乌江上游),略西黔中”。有可能从这里经过,到达云南和巴基斯坦,以武力决定归属于楚国(后来的云南王)。当时,这里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博”人的聚居地。

秦汉时期,这里“汉人众多”,“移民(僰人)逐渐被排斥”(季芹)。王召时,蜀郡太守李冰在南安(今乐山)“削崖开水道”后,沿河东行,在距宜宾二十里的赤岩山蜀王冰柱处烧石,使大滩打开,水流通畅,航运无阻,到达“博道”(今宜宾)。

秦惠文为王时,灭蜀,治郡,此处称“伯道”。道属于县级地方政权,受县监察。《汉书·关白公卿表》说得很清楚:列侯吃的郡是国,太后、皇后、公主吃的是城,还有说道的蛮夷。“县、路、国、市是同级地方政权机关。宜宾当时被称为“陶”,因为那里有蛮夷。宜宾当时也是中外杂居之地,但少数民族以僰人为主,所以在“道”上加了“僰人”二字以示区别(以区别于雅安地区的“严道”、松潘地区的“绥边道”、汉族地区的“滇边道”、“岗边道”)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受命知“武赤道”(史记·西南夷列传)。这条路从宜宾出发,经过高县、筠连,进入云南昭通,南至曲靖。因此,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用《扩地志》说;“五尺道在朗州”(今云南曲靖)。秦始皇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东至海朝,西至陶涛仲强,南至北界湖口,北至河间,阴山至辽东。”(秦始皇史记)。北户指“越南郡”,即今天越南中部的地区。秦朝的中央官员和使节都要经过宜宾,然后是云南、缅甸、越南。这条“乌池路”其实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的国际通道。“武池路”只开了十几年,秦朝就灭亡了。

汉承秦制,宜宾仍称“伯道”。但是,秦朝的“五尺道”心领神会。这个国家对官员相当无知的事情已经被抛弃到了极点。《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兴、汉兴皆弃本国而兴蜀。巴蜀人可能会偷商人,抢走他们的马、马和牛。这样,巴蜀就富了。”《索隐》:“张仪说微塞也。以穆卡水为蛮界。”建元六年(公元前1.35),汉武帝设立犍为县,大致包括四川的内江、乐山、宜宾,贵州的毕节、遵义,云南的昭通。其中云南和贵国的土地是汉武帝的,宜宾地区泸州以东的土地是巴郡割的,其余是蜀郡隔的。(见《华阳国志——八志》第39页)。可见当时宜宾的政治地位有多重要。高中最后六年(182之前)建博导城;建元六年(前135),“汉武帝有感而发,‘与夜郎道相连,自夜郎浮取南越’”,令碧老路县令使南通碧老路,耗时无果,唐萌(原番阳令,今拜阆中将军)南下伐之。是凿石开亭,接南中,到了建宁(指宜州郡治所曲靖)两千多里。山路很宽,超过三四英尺深。它的凿痕仍然存在。”(《水镜·朱江·水月》)。这就是在“五池路”基础上建立的“南一路”,比“五池路”更大更成功。最后让夜郎王彬服从命令,改犍为郡。

匈奴在北方的建立对汉朝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汉武帝“致力于匈奴,而止西夷,独立南夷。夜郎做了两个郡的队长,自己做了香蕉。”《正义》解释:“陵前自守,渐为其郡。”他又说:“元光六年(前129),在南邑设邮亭。”华阳国志南中志;“南丰县(今云南省镇雄)自养,南广有八亭通平邑(今贵州毕节)。”可见,宜宾历是川滇黔沟通的通道,是西南的咽喉。

汉昭帝元年(前86年),宜宾仍属犍为郡,辖博导(宜宾)、江阳(泸州)、舞阳(三台)、南安(乐山)、资中(资阳)、府(合江、叙永、古蔺地)、牛十二郡。

王莽曾经改赞西顺,但郡民不服,他改了待遇。

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任命铁锋乞助,建立戎州,即以铁锋为州刺史,治地仍为宜宾。

唐贞观六年(632),在此设巡抚公署。杜融、郎、昆、屈、谢、李、曾、苟、吴、殷、匡、哲、宗、米、姚、魏。肃宗干元元年(758),即墨府64。天宝元年(742),归南溪县管辖。

北宋第四年(1114),由于苏轼的建议,容州改为叙利亚。(《郁芳胜览》云:“绍盛四年(1097),荣{亡于苏联,今却统一,国号荣,实为奇耻大辱。请改名字。”)

元代,元大都十八年(1281)升级为徐州路。

明洪武六年改为徐州府,直至清朝。

民国后称宜宾,为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