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但人们不知道他还是一个“绿迷”。无论他去哪里,
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但人们不知道他还是个“绿化迷”。无论他到哪里做官,他总是种花种树。所以,他所到之处,都有与绿化有关的故事。
公元819年,白居易贬谪中州(位于四川)为刺史时,见城四周丘陵遍地荒芜,感慨万千,写下“巴俗不喜花,争春人不来”的诗句。
于是他带着为什么不种树的谜团,私下走访百姓,终于想通了百姓不愿种树的奥秘:“远水不解近渴!”他扮成平民,来到百姓中间,劝说百姓平等种树种花,亲自到郊区和百姓一起种树种花。他在诗中写道:“用钱买一棵花树,就种在城东坡;但买花的不仅限于桃、李、梅子。"为了把种下的树苗培育好,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去管理:"每天都是他领着童子仆人,荷锄依旧破渠,挖开泥土掩埋树根,引渠灌溉枯萎的。"树成林后,白居易喜上眉梢,早晚漫步,写下许多闲适的诗句,抒发对山川树木的深情。在他的倡导下,中州的长老们都争相种树种花。没几年就成了背阴之地,改变了穷山荒山的面貌。
公元822年7月,白居易调任杭州刺史。他一到,就带领百姓在西湖筑起长长的堤坝,蓄水灌溉田地。这就是著名的“白堤”。他和人民一起在河堤上种了许多柳树。白居易虽然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仅一年,但他亲自种植了许多刺柏,被称为“百工刺柏”。
由于诗人白居易平易近人,热爱绿化,深得百姓喜爱,“白公龟”更是被当地长辈当作珍宝保护。
白居易在植树和绿化园林方面的成就流传千古。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现在苏州政府和人民已经自筹资金建造了白公纪念碑和白公园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