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的《中国史》和哈佛的《中国史》哪个系列好?

哈佛大学出版社一直想做一部简明、清晰、全球化的中国通史,关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他们找到了国际汉学界的知名人士蒂莫西·布鲁克先生。他邀请了另外三位西方汉学家,历时近10年,共同完成了代表世界中国史研究成果和水准的《哈佛中国史》。

中文版的引进、翻译和出版经历了10年的准备和5年的编辑。

作为哈佛大学出版社的瑰宝,《哈佛中国史》系列记述了中国从秦朝建立到清朝灭亡两千多年的历史。

全书按秦汉、南北朝、唐代、宋代、元明、清代六个时期分为六册。它以清新、紧凑、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起、发展和衰落。

自发表以来,《纽约时报》等近百家媒体争相报道。《文学评论》称赞这套书:“它给哈佛大学出版社带来了最高荣誉,它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中国。”

作者都是学术权威:

蒂莫西·布鲁克(上图左)是世界著名的汉学历史学家。曾在多所大学任教,主要研究亚洲历史文化,是《哈佛中国史》主编。

鲁(上图右)师从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何炳棣,尤其擅长从政治和社会层面研究中国问题。他一个人完成了秦汉南北朝唐朝三卷。

迪特·库恩(上图左)是德国汉学家,专门研究宋代物质文化史、科技史和艺术史。

罗(上图右)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史和城市社会史。他的《清卷》被视为几十年来海外清史研究必读的通俗名著。

四位顶级汉学家从全球视野、跨学科、跨领域讲述中国历史,吸收了地理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气候学、环境史、医学史、性别史、城市史等学科的新视角、新方法、新成果。

这套书在学术界颇受好评。哈佛大学鲍比德教授、史乐民教授,剑桥大学教授,牛津大学戴彼得教授,华盛顿大学易佩霞教授等众多知名汉学家一致推荐。

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数十所著名大学指定这套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

如果说我们所熟悉的《剑桥中国史》是由多位专家撰写的专业性很强的通史,那么《哈佛中国史》则是由一位学者独立撰写,风格一致,定位和体例更接近日本演讲会出版的10卷的《中国史》。

以三本书为例:

早期中华帝国:秦汉

《秦汉卷》不仅讨论秦汉帝国儿童的生活、长寿和健康,还通过儿童讨论“孝”和“政”。

世界帝国:唐朝

到了唐代,作者指出茶、糖等非食品类“娱乐”食品在城市中广泛出现,满足了城市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茶在唐代成为国饮,与一系列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饮茶文化在佛寺的传播。

挣扎中的帝国:元与明

元明时期,作者利用严嵩的《财物簿》、吴的《分家簿》、耶稣会士的罚没物品记录,形象地展示了不同阶级、各类人的经济概况。

通过阅读这套书,历史学习者可以了解世界上中国历史研究的前沿,而普通读者可以在享受愉快的阅读体验的同时,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当蒂莫西·布鲁克年轻时,他问中国历史学家朱维铮:“为什么中国需要外国学者进行历史研究?”

朱先生打了个比方:

想象中国是一个只有一扇窗户的房间。外国学者只能透过窗户往里看,而中国的历史学家似乎能洞察房间里的一切,却不知道这个房间的坐标。而外国汉学家可以告诉我们房间的位置。

从此,蒂莫西·布鲁克在中国史研究上坚定信念,一路走到黑。

在书的封面上,选择最能代表每个朝代的图像或绘画,以表现当时的精神氛围。

秦汉用兵马俑,体现大一统的帝王气象;

敦煌壁画被选入《唐画卷》,展现了当时世界上盛唐帝国的繁荣景象。

元明卷轴上的龙取自明朝嘉靖年间用线绣制的“郑锦龙方布”。

蒂莫西·布鲁克教授从他书中对龙的描述入手,发现历史书对龙的描述越多,国家面临的问题就越多。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外包装采用灰色字母套,烫金图案,经典大气。

中文版出版后,北京大学邓晓楠、、、清华大学李伯忠、张国刚、中国人民大学、夏等20位一流的中国历史学家联名推荐了这套书:

蒂莫西·布鲁克等四位欧美顶级汉学家把写历史看作是把人请进一个房间,让人们观察这个房间里的东西,从各个方面照顾不同的观察者。从微观到宏观,这样的历史当然能吸引每一个大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