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大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考试要求:
1.商周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的形成:了解“始皇帝”的由来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影响;
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列举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部的建立等史实,了解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考命题方向:
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其中秦、唐、宋、明、清最为重要,考查的重点是官僚体系中各部门的职能。中国古代很多同名的部门,不同朝代的名称和职能都有一定的差异,复习时要注意理顺。
2.常规知识也是考查的重点。很多高考题目注重专题的综合性,比如从秦、唐、宋、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找出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一般手段。
3.高考题目越来越注重与社会生活知识的结合,强调学以致用,体现了新课标下高考命题的新趋势。比如2008年广东历史试卷第一题将农村存在的祠堂与古代宗法联系起来;2007年山东文学第九题从服饰角度综合考察了明朝中央集权加强的情况,所以复习时要注意日常生活知识。
4.高考命题中,以历史地图或历史图片为素材的题目屡见不鲜。所以复习时要注意课本上的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史料,提高对历史地图、图片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并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
5.本单元的考查重点是选择题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但也不排除主观题的可能。
★机组基本知识:
☆一、夏商周的社会政治制度:
1,夏朝:(1)国家权力的产生以国家机器的建立为标志(注意夏朝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权的相关史实)。
(2)夏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商朝:(1)内外役体系:①内役指();2 .对外服务是指()。③它们之间的关系: ()
(2)政权特点:①充满神权(注意商纣王独揽神权的目的);(2)商王对诸侯国的控制有限。
3.西周:
▲(1)分封制:①目的:巩固统治;②内容:省略;③功能:巩固统治,扩大疆域;西周的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注意课本包的情境图解读)
▲(2)宗法:①目的:(见教材);(2)含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是周人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措施;a、内容特点:①长子继承制是其最大特点;b、建立严格的大小家庭关系;c,既是家族等级,又是政治隶属,即“国”与“家”结合;d、角色:(见教材)
(3)礼乐制度:要注意它与宗法制度的关系及其本质。
☆二、秦中央集权的建立
1.背景:(1)春秋时期,分封制的宗法制度被破坏,大国为争夺霸权、兼并而频繁开战。
(2)战国时期,各国激烈的竞争促使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
(3)商鞅变法后,强大起来的秦国结束了割据混战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中央集权的建立:
▲(1)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注意其表现形式)。
▲(2)措施:①建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家”界皇位继承制度。
(2)中央政府机构——三公九吏制(注意三公各自的职责以及这种设置的作用)
(3)地方行政组织——县制
▲(3)巩固或保障措施:①政治方面:制定了一套选拔考察官员的制度;制定严格详细的法律;②经济:统一计量,货币;(3)文化:统一文字,加强思想控制;④军事方面:北击匈奴,筑万里长城。
▲3.建立中央集权的意义:见教科书。
☆第三,集权与分权的斗争
1,汉武帝的中央集权
(1)背景:①汉初诸侯分封导致地方势力扩张,威胁中央;(2)汉景帝采取强制降藩措施,引发“七国之乱”;(3)汉武帝时期,国力逐渐强大,中央有能力加强中央集权。
(2)目的:巩固王权,巩固国家统一。
▲(3)措施:设置中朝,设立秘书处,发布“恩宠令”。
▲(4)作用:①积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局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被动性:权力过度集中导致外戚和宦官独揽大权的局面,导致政局动荡。
2.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背景:五代十国割据结束;吸取上一代的历史教训。
▲(2)措施:①招募精兵:a .设三官司(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掌管兵权;b、设立枢密院控制军权;c、建立帝国军,实行更具防御性的法律,加强中央集权的力量,削弱地方势力,达到“上强下弱,守内弱”的目的。
(2)削实权:a)在中央设立枢密院,将宰相的军权、财权由三司划分;b、地方郡县全部直属中央,削弱藩镇势力;c、法官,代表皇帝监督地方;d、由中央政府派出一名文职人员担任当地县长;e、由中央文官主持地方司法,地方司法权归中央。
(3)赚钱谷:设立转运使,将地方财富大部分收归中央,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3)效果(或影响):
①正面: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负面:a)过度集权带来冗员官、兵、费;b、军队战斗力下降;c、地方财政困难,失去中央政府的作用;d、种下贫穷和软弱的祸根。
☆第四,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1,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演变
(1)隋唐:①三省:中书省——决策机关;门下省——议事机关;尚书省——执行机关(应注意政令从制定到最终执行的部门顺序,明确政令无论是决策还是最终执行都坚持皇帝的意志,从而体现皇权的加强)。
②功能:三省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
②宋代:
(1)设立枢密院和三司,划分宰相的军权和财权;
(2)设副手,知道总理的行政权力;
(3)设“中书门”为丞相府。
(3)元朝:①废三省,立一省(中书省)。
②特点:相对权利再次扩大。
(3)权力扩大的影响:宰相权力过大,不时卷入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和利益之争,造成政治动荡。
(4)明朝:①废中书省,废丞相,权力归六部:a .原因:吸取元朝权贵、内乱频繁的教训;b、影响: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2)成立殿阁大学——仅作顾问和副教授,不参与决策。
(3)内阁的建立(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务讨论(注意大臣权力的变化)。
(5)清朝:①继承明朝制度,设立内阁处理日常事务;
(2)议王之事——处理军务——皇权受到制约;
(3)设南书房(康熙年间)——参与密议,为皇帝起草诏书——中央中书的权力分三部分(内阁、王讨论会、南书房);
(4)设军部(雍正帝时间):A、军部部长起初只参与处理军务,跪着打音符;b、权限扩大后,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事计划,审理重大案件。c .功能:提高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集权的发展趋势(或特点)。
1.在中央政府中,相对权力被削弱,皇权被加强。
2.与地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或者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评价专制主义集权。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整个国家处于皇帝的统一领导之下,皇帝拥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在这样一个独裁社会里,皇帝集教会和国家的职能于一身。他是军事和精神领袖,是行为楷模,是正义大师。他的全能概括了国家的所有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全人类的尊重。他是“天下人之一”,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一面帅气的旗帜。
(1)正面效果
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负面影响
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是残酷的;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绝对主义,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大臣、大臣不惜代价;宦官的专制权力和外戚对政治的干预是君主专制的伴生物;明清资本主义出现后,也抑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当时许多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从此,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远远落后于西方,从而为日后被动挨打埋下了伏笔。
★六。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①中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两大内容——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②秦中央集权的确立;
③隋唐三省六部;
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2.困难:
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②中央集权的特点、历史作用、评价及发展趋势。
③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的关系。
④如何全面理解三省六部制?
⑤明清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影响。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试要求:
1.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了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了解雅典民主的主要内容以及民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注意内容及其在维护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高考命题方向:
1,将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制建设与现代西方政治文明联系起来,考察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史;
2.比较雅典的民主政治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民主政治,分析两种不同文明形成的原因,说明古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3.将罗马政体的演变与罗马法的形成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日益完善的罗马法的社会根源;
4.将中国近代以来对民主的探索与希腊罗马民主法制联系起来,考察民主法制的普遍价值,理解中国民主政治的必然性。
★机组基本知识:
☆一、爱琴海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1,爱琴文明:
(1)含义:指分布在爱琴海诸岛及其周边地区的青铜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克里特文明的特点:出现了君主制、象形文字和宏伟的宫殿建筑。
(3)迈锡尼文明的特点: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君主国,伴随着皇宫、卫城、宏伟的皇家陵墓和无数刻有文字的泥板的出现,军国主义、好战。
2、古希腊城邦:
(1)含义: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几个村庄。
(2)地理环境:
山多地少,三面环水,港湾众多。
②影响:A、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海军强大;b、大规模向外殖民扩张,形成多中心的古希腊世界。
(3)特点:小国寡民,各州长期独立自治。
(4)政体类型:
①划分依据:公民大会中公民参政权利的大小。
②类型:贵族、民主、君主、寡头、暴政。
③古希腊城邦的本质:是城邦公民集体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国人的民族组织。
(5)意义:城邦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形成过程:
(1)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贵族取代了君主制,为政治制度向民主演变准备了条件(注意贵族和君主制的区别)。
②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
(3)公元前509年的基督教改革最终在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权(注意改革中的措施之一——陶片流放法)。
▲2.特点:人民主权,轮流执政(注意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通过城邦的三大机构:公民大会、500人议会和人民法院)。
▲3.重要性和局限性:
(1)含义:
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集体管理形式和民主运行模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调动了雅典人的积极性,促进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局限性:
(1)雅典民主不同于现代民主,它只针对公民集体,而非公民不能享有民主权利;
(2)雅典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它残酷地扼杀和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三、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1,古罗马政体的演变:君主制-* *与制度-国家元首-君主制(注意古罗马政体的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罗马法的发展:
(1)渊源:早期习惯法: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损害了平民的利益。
(2)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
①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
②目的: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3)功能:内容广泛,条文明确,使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③完善——查士丁尼法典(或查士丁尼民法典):
①构成:《查士丁尼法法典》、《查士丁尼法概论》、《查士丁尼理论汇编》、《查士丁尼新思想》。
②意义: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一个完整的阶段。它对人类行为做出了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它是世界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的古代法律,成为维护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4)注:复习本课内容时,要联系本节教材后面的“知识链接”,联系现代社会的相关知识,明确罗马法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四。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1,强调:(1)古希腊城邦制度。(2)雅典民主;(3)罗马法及其影响。
2.难点:(1)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影响;(2)雅典民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罗马法对现代社会的影响。